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又有赖于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我们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能够以和谐的状态出现在课堂上,使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真正达到有机整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多媒体 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具体——表象——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学生一开始难以接受,如利用多媒体软件来辅助教学,学生接受就容易得多。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片,然后利用动画显示一张纸的对折过程,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知道每一部分是整个的多少,再将纸又对折一次,也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一部分是整个的多少,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再将一个圆进行二等分、四等份、八等份等,这样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也是一样,先显示测量一个小学生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再将米尺显示出来,通过线段的延伸以及等分点的着量,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数体现,然后再说明改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这样很形象地使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有了较深的认识
二、利用多媒体,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特别是一些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教师会要求学生多读几遍,以加强印象,结果是他们内容背熟了却不理解意思,教学效果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传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可以利用火箭发射的场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当多媒体播放火箭发射现场倒计时,学生都会跟着数:“10、9、8、7、6、5、3、2、1、点火!”。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强大动力。老师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的时候直接引入新课:“我们刚刚数的数字就是以秒来计算的,比分更小的单位是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转变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在教学工具上主要表现在多媒体的介入,在这种教学工具的带动下,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开始变得多样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传统的靠着平面的黑板转化为由全方位跨学科的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种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处于更加自由、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则建立起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一题多解的问题时,在传统课上只给一种或几种答案,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所有的答案,我们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可以把所有的答案都给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几何的开放型题目做成动态题目,让学生放飞想象空间,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不同答案。学生在这样平等的学习条件下,相互比赛、竞争,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知识。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层练习教学
利用多媒利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多媒体技术在分层教学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制作了分层练习。例如在“分数的加减”这一章节的练习课的课件中,把习题总共分成了容易、较难、难这三个层次。学生从容易入手,每做一题都可以立刻得到评分,并及时的得到鼓励。在完成了基础题后就可以向较难、难这两个层次挑战,这样不仅能使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完成容易的题目,得到鼓励,从而恢复学习的信心,还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增强探索钻研的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多媒体 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具体——表象——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学生一开始难以接受,如利用多媒体软件来辅助教学,学生接受就容易得多。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片,然后利用动画显示一张纸的对折过程,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知道每一部分是整个的多少,再将纸又对折一次,也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一部分是整个的多少,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再将一个圆进行二等分、四等份、八等份等,这样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也是一样,先显示测量一个小学生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再将米尺显示出来,通过线段的延伸以及等分点的着量,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数体现,然后再说明改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这样很形象地使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有了较深的认识
二、利用多媒体,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特别是一些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教师会要求学生多读几遍,以加强印象,结果是他们内容背熟了却不理解意思,教学效果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传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可以利用火箭发射的场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当多媒体播放火箭发射现场倒计时,学生都会跟着数:“10、9、8、7、6、5、3、2、1、点火!”。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强大动力。老师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的时候直接引入新课:“我们刚刚数的数字就是以秒来计算的,比分更小的单位是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转变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在教学工具上主要表现在多媒体的介入,在这种教学工具的带动下,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开始变得多样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传统的靠着平面的黑板转化为由全方位跨学科的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种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处于更加自由、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则建立起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一题多解的问题时,在传统课上只给一种或几种答案,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所有的答案,我们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可以把所有的答案都给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几何的开放型题目做成动态题目,让学生放飞想象空间,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不同答案。学生在这样平等的学习条件下,相互比赛、竞争,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知识。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层练习教学
利用多媒利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多媒体技术在分层教学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制作了分层练习。例如在“分数的加减”这一章节的练习课的课件中,把习题总共分成了容易、较难、难这三个层次。学生从容易入手,每做一题都可以立刻得到评分,并及时的得到鼓励。在完成了基础题后就可以向较难、难这两个层次挑战,这样不仅能使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完成容易的题目,得到鼓励,从而恢复学习的信心,还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增强探索钻研的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