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MSP/OLS数据的呼包鄂城市圈城市扩展分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加速城市化时期, 作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城市用地也以空前的速度、多样的形式在空间上迅速扩展,这些扩展形式由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在空间上呈现出多种组合、结构与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有了长足的发展。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10.64%。到2002年,中国城镇人口为50212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9.09%。53年间,城镇人口增长了44447万人,年均增长838.62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8.4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4个百分点。而在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中部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构建的城市圈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根据中国城市最新经济实力排行榜,内蒙古自治区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3个城市进入全国88个GDP过千亿元城市榜单,居西部之首,已经成为了内蒙古最具活力的经济圈。在城市化研究中应用遥感技术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小尺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变化信息提取和空间扩展动态监测等方面,中观和宏观尺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美国军事气象卫星Defenc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DMSP)搭载的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OLS)传感器为大尺度的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DMSP/OLS传感器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Croft最早将该数据用于城市研究,他指出,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有助于确定人类活动强度的高低。Sutton等在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对比分析后,提出以40%、80%和90%的阈值,分别提取低收入地区、高收入地区和一些特殊地区(如埃及尼罗河地区)的城市建成区; Imhoff研究了夜间灯光数据中城市建成区光斑的空间形态特性,提出在逐渐增加分割阈值的过程中,以城市斑块周长大幅度变化的临界点进行城市区域的提取;Henderson则从更高精度的TM影像中提取城市区域作为辅助数据,与DMSP/OLS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获取适用于从夜间灯光数据中进行城市建成区提取的分割阈值。1992年美国国防部(DoD)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开始使用数码文档,从此将其用于城市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研究领域涵盖城市发展、经济、灾害及环境等诸多方面。我国此类研究开展较晚,陈晋等人较早将灯光数据用于分析中国城市化特征。何春阳、史培军等以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根据夜间灯光数据的自身特点,计算出适宜的阈值用于建成区域的提取。
  本文现有统计资料为基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Arcgis Desktop作为地理信息处理平台,利用美国国家地理物理数据中心提供的DMSP/OLS数据结合2000、2002、2004、2006、2008年城市、人口、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呼包鄂城市圈夜间灯光影像与城市发展中的经济、人口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关系,通过与统计数据对比,按照最小误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呼包鄂城市圈2000、2002、2004、2006、2008年等5个时期的城市化空间信息,重建了城市化空间扩展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并分析判别了呼包鄂城市圈扩展的驱动因子,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描述。
  一、 研究区域与数据源
  (一)研究区域
  呼包鄂城市圈从行政区划上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3个地级市,到2008年底共有3个地级市、2个矿区、15个旗县。土地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的11.16%,2007年总人口66792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27.65%。建国以来,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综合实力显著增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2000年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迈上了更高的台阶。2008年呼包鄂城市圈实现工业增加值1847亿元,GDP达到了4679.37亿元,已达到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水平。人均GDP(PGDP)7.2万元,比1996年的0.68万元增长了12倍。图1为基于统计数据的呼包鄂城市圈2000-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根据图1可以发现:2000年到2008年间GDP(根据当年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按管理渠道分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均呈上升趋势,反应了呼包鄂城市圈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0年-2008年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00年开始呼包鄂城市圈GDP增长呈稳定的攀升状态、攀升较快,2008年GDP(4679.37亿元)是2000年(557.60亿元)的近8.4倍;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年—2003年之间上升比较缓慢,基本呈持平状态,2003年之后出现了迅速攀升。工业总产值与GDP具有同步关系,在2000-2008年间呈稳定的增长状态,2007年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增长幅度45.78%,创历史新高。
  (二) 数据来源
  1.本文所使用的遥感影像为4个时相的DMSP/OLS非辐射定标的夜间平均灯光强度遥感影像数据(http://www.ngdc.noaa.gov/dmsp/download/composites.html);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DMSP)是美国国防部极轨卫星项目,由空军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负责管理。该卫星的轨道特点类似NOAA卫星,运行在高度约83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扫描条带宽度3000 km,周期约101 min,每天绕地球飞行14圈,可得到4次全球覆盖图,分别是清晨、白天、黄昏和夜晚。通常来说,卫星传感器获取的主要是地表的太阳辐射反射信号,而DMSP/OLS传感器独辟蹊径,采集的是夜间灯光、火光等产生的辐射信号。DMSP/OLS传感器在夜间工作,能探测到城市灯光甚至小规模居民地、车流等发出的低强度灯光,并使之区别于黑暗的乡村背景。因此,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可作为人类活动的表征,成为人类活动监测研究的良好数据源。目前,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主要用于城镇建成区、城镇扩展研究、社会经济因子估算以及火灾的监测、能源开发等领域。   2.统计数据:所有人口、经济、建成区面积等社会统计数据均来自2000—2008年间的《内蒙古统计年鉴》。
  3.空间矢量数据。
  二、 研究方法
  (一) 利用DMSP/OLS灯光数据提取城市空间格局信息
  由于DMSP/OLS灯光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传感器信号受干扰较大,原始的灯光数据往往不能直接提供城市空间格局信息。如何直接利用DMSP/OLS 快速提取城市空间格局信息,满足大尺度城市空间格局和变化过程研究的需要,一直是当前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利用DMSP/OLS 数据直接提取城市空间格局信息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 类:
  1.经验阈值法。即根据 DMSP/OLS 数据特征和相关背景知识,人为设定阈值,认为灯光强度超过一定阈值的像元就是城市像元。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常见于 DMSP/OLS 数据的早期应用中。
  2.突变检测方法。在一段时间的连续观测中,地表灯光被探测到的频率越高,属于城市类型的概率越大,同时提取的城市应该保持市中心的完整性。因此,可以通过逐渐增加阈值来减小噪声并得到中心相对完整的城市斑块。
  3.基于辅助资料的空间比较法。基本思路是利用相关辅助数据来帮助确定最佳阈值,进而从DMSP/OLS数据中提取城市空间信息。
  本文将采用第三种方法,以现有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快速提取内蒙古呼包鄂城市圈城市用地空间信息,弥补现有统计资料空间信息的不足。
  基本假设
  由于非辐射定标的夜间灯光强度遥感数据中,图像灯光强度越高(灰度值越高)的地方,是城市用地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主要依据下面两个基本假设来提取内蒙古呼包鄂城市圈城市空间信息。
  基本假设1:内蒙古现有的城市用地面积统计数据可以基本反映内蒙古呼包鄂城市圈城市用地的总量特征,因此利用DMSP/OLS灯光数据提取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3个地级市的城市用地面积总量应该充分接近各市现有的统计数据。
  基本假设2:在DMSP/OLS灯光数据1km分辨率的研究尺度下,2000年至2008年间的城市用地基本上是连续增加的。因此,在前一个时期的DMSP/OLS图像上出现的城市斑块,不会在后一个时期的DMSP/OLS图像上消失,首先应该在后一个时期的灯光图像上得到保留。
  三、 呼包鄂地区城市空间格局和过程分析
  对2000、2002、2004、2006和2008年的各市区分别设定不同的阈值,提取各个年份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东胜区的建成区面积,并将提取的结果与统计数据中的各市的建成区面积进行比较,直到DSMP提取的各市区的建成区面积总量与已有的统计数据充分接近为止。继而利用提取建成区面积的阈值分别用到呼包鄂整体上,再次分别提取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的城镇用地面积。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比重建了2000-2008年间的呼包鄂城市圈城市化空间扩展过程。
  具体来说,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在GIS支持下,获取呼包鄂各市区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五个时期的DMSP/OLS非辐射定标的夜间平均灯光强度数据。
  设定呼包鄂城市圈不同年份的城市阈值并计算该阈值下的城镇用地面积,具体的,以某一年为例,设呼包鄂城市圈灯光图像最大灰度值、最小灰度值分别为DNmax、DNmin,呼包鄂城市圈基于统计资料的同期建成区面积总量为US,则呼包鄂这一时期灯光图像的初始阈值DTT初步设定为:
  DTT = int[(DNmax- DNmin)/2]
  在该阈值下,灯光图像中提取的建成区总面积为DMSParea ;比较初始阈值下的建成区面积总量DMSParea与呼包鄂城市圈基于统计资料的同期建成区面积总量US之间的差异,重新设定新的阈值,直到DMSP提取面积与统计资料的建成区总面积US充分接近为止。
  在得到该时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东胜区的建成区面积后,在GIS的支持下,在该阈值下,进一步提取出了基于灯光数据的的呼包鄂城市圈整体的城镇用地面积。然后根据基本假设2,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到了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呼包鄂城市圈的城市化空间信息。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比重建了2000 -2008年间的呼包鄂城市圈城市化空间扩展过程。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得到的研究区各城镇建成区面积与其统计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了11%内,达到了较准确的水平。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建成区面积都有显著的增长,尤其呼包鄂地区整体的城市面积从2000年到2008年增加了近150平方千米。
  四、 影响呼包鄂地区城市扩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过程受到不同时空下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一)交通状况对城市扩展的影响
  交通干线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尤其是城镇用地的扩展速度和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存在强烈的导向作用。随着城市中心地区地价的上升,城市用地扩展将优先选择沿着一些交通干道向城郊地价较低的方向扩展。城市内部更多交通道路的修建和改善也使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加快,并使分散的城市空间通过快捷的交通系统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表2是对呼包鄂城市圈内的高速、铁路和省级道路分别做了5Km、10Km和15Km的缓冲区并提取缓冲区内部城市和非城市地区数据,可以发现随着缓冲区距离的增加城市化率在逐渐减小,道路10Km缓冲区的城市化率为最高。15Km缓冲区内的城市化率为最低。在距离道路越远的地区城市化率也就越小。因此交通因子对城市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城市化的比率与交通发达程度有关,也与距离交通路线的距离有关系。通过分析与现实结合,道路对10Km以外的区域城市化的影响程度比较小。   近几年,呼包鄂城市圈以强大的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总量的快速增长,路网规模继续扩大,运输能力显著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技术等级也明显提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继续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支持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通道建设。这些政策的实施,必将有力地促进呼包鄂城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圈的快速发展。
  (二)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扩展的影响
  城市用地的扩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研究大多选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思路,因为城市扩展涉及的因素比较复杂,因而选择定量分析方式,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区域城市化过程的影响。以2000年、2004年和2008年的呼包鄂地区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以城市建成区面积为因变量Y,选择了三大类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I 经济类X1(地区生产总值X11、第二产业产值X12、第三产业产值X13、工业增加值X1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15)
  II 人口类X2(年末常住人口X21、城镇户数X22)
  III 人民生活水平类X3(城镇人均家庭总收入X31、城镇人均消费支出X32、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X33、城镇储蓄余额X34)
  利用SPSS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后,经过相关分析(表3),结果显示,所有因子都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相关性都大于0.8,人民生活水平类和人口类因子的相关系数大多达到0.93以上的高相关。之后,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三类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96.788%、97.701%、97.876%,以此代表各类指标特征。
  五、 结论
  呼包鄂城市圈形成和发展非常迅速,对呼包鄂城市圈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成了近几年城市扩展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2000年至2008年间5期的呼包鄂地区DMSP/OLS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该呼包鄂城市圈的城市扩展情况。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
  (一) 本文在传统的利用DMSP/OLS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化信息时采用统一阈值的基础上,采用了以地级市建成区统计面积所确定的阈值提取全区范围内城市化信息的方法,提取了呼包鄂城市圈5个时期城市化信息,并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的城市扩展信息,结果表明构成该城市圈的3个地区近年来的城市化速度比较快,2008年呼包鄂城市圈的城市化面积为2000年城市化面积的近2倍,平均每年增长约17平方千米。
  (二) 分析表明呼包鄂城市圈发展的方向、速度等受社会经济发展、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交通条件决定了该城市圈的城市化主要方向;社会经济状况是城市发展的内因,推动了城市化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猪炭疽是一种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既会危害其他家畜,也会危害人类健康。病猪临床上主要表现出高热、精神萎靡、食欲完全废绝以及卧地不起等症状,即使临床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病状
猪革拉瑟氏病是由于感染猪副嗜血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任何年龄段的猪都能够感染,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死亡率能够超过50%,而其他年龄段的青年猪、
杂交波尔山羊由于个体庞大,产出的羔羊个体较大,比单县当地的山羊品种产出的羔羊个体大,所以在分娩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分娩的过程是否正常,有几个决定因素,与杂交波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积累和流通。技术的本质是知识,因此,技术转移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的创造、扩散、转移与价值应用的再实现。发展中国家的自立发展,无疑要依赖于来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研发人员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在20世纪,制造行业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增长了50倍,这是管理所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实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贡献;在21世纪,管理需要做出的重要贡献与20世纪的贡献类似,它要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因此,如何针对研发人员的诸多特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当今每个企业的管理者必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畜牧养殖中也会出现一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