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短句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调歌头·黄河
  大漠送落日,
  浑然自天流。
  浪开五岳三山,
  九曲无淹留。
  潇洒龙门跃马,
  得意壶口咆哮,
  河口一回眸。
  笑看沧桑事,
  慷慨百川收。
  身百年,
  性桀骜,
  无定流。
  平生梦想何远,
  黄土亮蛟虬。
  任你层峦叠嶂,
  无意两岸清景,
  一意向东流。
  曲直是非路,
  当惊无穷秋。
  念奴娇·黄河入海
  草红芦白,
  叶初黄,
  风卷秋空云浅。
  万里奔来书倦语,
  平阔马牛谁辨?
  沉默流魂,
  鹭鸣鹤起,
  波照南飞雁。
  岸边风景,
  四时轮回转换。
  自信厚土长天,
  无言德爱,
  稻花香吹岸。
  钻塔送君高处立,
  已见海涛声喘。
  荣辱难抛,
  功名易老,
  身后红尘远。
  初心曾记,
  再留黄土连片。
  念奴娇·河口秋声
  几声雁叫,
  向南飞,
  河口秋天情绪。
  万里奔来渐向晚,
  岸草凝红无语。
  钻塔舒晴,
  芦花飞雪,
  洁白翻空羽。
  惊鸿群起,
  象云悠荡来去。
  恬静一派清秋,
  氤氲落叶,
  闲散升烟缕。
  轻送阵风消夏暑,
  情侣停杯辞举。
  颗粒归仓,
  感情入梦,
  心事暗中许。
  倦身沉默,
  却闻东海争渡。
  点绛唇天·碧云闲
  天碧云闲,
  大河金水已溶秋。
  轻发兰舟,
  有雁排空走。
  岸草渐红,
  闸蟹应肥透。
  黄河口。
  秋来绿瘦,
  鱼虾趁美酒。
  念奴娇·河口秋色
  铺开画布,
  趁深秋,
  色彩任凭挥撷。
  赤橙黄蓝青绿紫,
  片片厚重浓烈。
  蒲苇溶苍,
  碱芜泛紫,
  鹤起仙姿列。
  蓝高红远,
  大河银淌金泄。
  落日烧溶凡心,
  峥嵘往事,
  烟随红尘歇。
  激荡情懷乾坤大,
  心事无须人说。
  曾几回眸,
  风光已远,
  歌有千千阙。
  徘徊河口,
  倦身依旧如月。
其他文献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泰戈尔  说起来,王师傅当年算是这镇上的名人。  每天早上七八点的时候,梅山镇的人就会看到王师傅穿着那身半灰半青的中山装从沿江路拐个弯走出来。镇上的人没有不认识王师傅的,认识的人看见了都会敬畏又亲热地叫上一声“王师傅。”“王师傅,早哇!”“王师傅,又去照相啊?”还有的妇女抱着娃对身边的人说:“你看
期刊
我是一条鱼,静卧在温热的砧板之上  吸着沁人的氧气,等待人脱下我桀骜疲惫 的外衣  我知道,他们是群善良的人  只要我的肉不要我的命  我窃听着他们的谈话  那杯光斛影的聒噪里有他们的江湖  不免让我想起我的江和湖  我曾游歷过汹涌之浪和止水之静  经历过沸水之泉和深涧之岩  欢度在茫茫大洋,沉溺在清清之滨  迷失在沙河之底,固步在冰封之溪  可我老了,忘记了我只应有七秒回忆  我分明记得,我不过
期刊
雨轻轻地滴落着  歇停的汽车  落满了湿漉漉的枫叶  这大自然的婚车  多么完美。穿过一条小路  我走向熟悉的小河边  这里生长着大片的木槿  透过木槿叶子的空隙——  一只白鹭,站立在河边  优雅,曼妙  它脱离了集体  一副遗世独立的样子  它的自在真美  此刻,我们在同一条溪水边站着  我眼前只有一团雪白的光  我悄悄退回原地  我不想惊扰它,我需要一条  更狭窄的小路  春天和许多事情一样
期刊
梧桐摇曳着绿叶,享受着暖阳的抚摸,此刻,没有嘈杂的言语,天地间,静静的树,沙沙的叶,梧桐树是世界的唯一,禁不住感叹,时光安稳,岁月静好;水轻轻淌着,清澈的流水映着河底的鹅卵石,剔透、圆润,芦苇无忧无虑和着歌,思绪却随水流飘出了很远很远,一路上,芳草怡情,清波融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人生如路,人在旅途,一路慢行,一路风景。旅程中,或是紧追猛赶,或是兜兜转转,或是一如既往,或是走走停停,有回首有
期刊
药王山,杏林  洋 滔  孙思邈耀州故里巍峨的药王山上  苍翠的杏林开满了唐朝的花朵  春天,在花蕊里赞颂孙思邈的功德  药王救治的贫苦乡亲栽植的这一片心意  凝成了医德普照生灵的千古佳话  唐太宗父子的桂冠撼不动为民治病的高尚  色从成道艳,花是悟空紅。杏林里  心血浇铸60卷,实践药方6500个  《千金方》成为史上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清芬温软,鸟鸣杏林,为我们交出满枝  爽朗  太白山精气
期刊
散文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年轻的文体。说古老,就已知的情形来看,至少在西周时期散文文体已经成熟起来,《尚书》的一些篇章,就已经具备了散文的艺术特征。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莫不感情充沛,语言精美,甚至流淌着厚重的诗意,很有美学意境和思想气韵——同时,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这就是散文创作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场景紧密相关,没有凌虚高蹈、远离人间烟火,不曾脱离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倒是强烈地散发着“地气”,和整个社
期刊
二姐是我们村唯一的大学生。  二姐考上大学那年在我们那个山旮旯里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父亲在摆完了一桌又一桌的酒席(其实就是母亲亲手炒的几个小菜),打发了一个又一个前来贺喜的父老乡亲后,在某一天早晨,打起铺盖卷带着他心爱的为他光尊耀祖的二女儿,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中坐着村子毛毛哥的拖拉机一起去小城,然后转火车去省城学校报到。  车到没人处,一向性格沉稳,感情不外露的父亲紧紧抓住二姐的手激动地说:“闺
期刊
老玉米也,黄又黄  养活了爹,养活了娘  养活了一群小儿郎  过了一条河,过了一条江  过了一座小高岗  我站在高岗回头望  地里站着的是我娘  ——题记  当金黄的麦地只剩下齐崭崭的麦茬,娘疲惫的身影会如期出现在地头,点玉米的时节到了。  一九八四年,农村已经实行联产承包,家家户户摽着劲干,这一年是真正的风调雨顺,庄稼都长疯了。娘已经年过半百。她生命中的时光,不是抚养炕上的孩子,就是抚养地里的庄
期刊
许多年后,父亲与迷糊爷爷回忆起村子里的盐碱地时,仍然满怀激动:“出了村子,向东望去,一直到东北的大夯上,那个盐碱,一大片一大片的,冬天里白花花的,盐花浮起一层。”迷糊爷爷显然还要激动,声音也抬高了许多:“再早的时候,那碱场还大呢。我去河套孙回来的晚上,六七里地都是下了雪般明快,一直到进了村子才黑下来。”  是的,盐碱地就包围着我们的小村子。那一大片一大片白白的鹽碱地里幸好有野菜,幸好野菜也是一大片
期刊
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长途奔袭5464公里,穿东营,在利津、垦利两县的空挡岔开双臂,一个猛子扎到了渤海湾。黄河一路征程,汇集了35路诸侯,每年挟裹4480亿立方米流沙之众,造陆面积75万2千多平方公里。  这个古老的摇篮,孕育出了举世闻名的儒家鼻祖孔老夫子。战无不胜、决胜千里的兵圣孙膑。英姿飒爽,不输男儿的唐赛儿。积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