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工程分包形式的出现与不断完善实现了对行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进而为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有效控制、提高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综合竞争实力奠定了基础。而要想充分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的优势作用,就需要给予相应的管理工作以充分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施工分包管理工作的着重点,其次为如何落实完善的施工分包管理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对策
前言:当前,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推动下,水利水电建筑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施工项目逐渐增多,为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足,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并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而工程分包形式的出现则为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途径,但是,在实际落实分包形式的过程中,相应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进而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并给水利水电工程埋下了质量与安全隐患,因此,这就要求要针对工程分包落实完善的管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的着重点
1.1施工方案的选择上
以分包形式来落实工程施工内容的过程中,首要问题是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以明确分包过程中的重点,进而为落实完善的管理措施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开展该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中片面强调分包项目作价或是施工进度等问题,进而致使相应承包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利益上,对施工质量等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应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完善的基础。
1.2分包工程队伍的明确
工程分包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实现相应施工人员队伍的有效管理,因此,实际分包工程队伍的选择是顺利落实管理工作的必要基础,只有确保相应施工分包队伍具备相应的资质,且相应的施工人员能力素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才能够为落实有效的管理、提升分包形式下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1.3分包合同的签订
分包合同的签订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有效法律文件,为了避免因合同内容的漏洞而为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需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对整个分包工程所需成本、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等关键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分包队伍资质等的严格审核,确保能够通过有效的预测为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奠定基础。
1.4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
在实际落实施工内容的过程中,要想确保分包队伍能够按照合同的规定,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来提升工程的质量,就需要以完善的监管措施来确保相应工艺技术的有效落实,避免分包队伍因个人利益需求而给工程埋下质量与安全隐患。但是,在相关方面的质量监管工作上,并没有落实全方位的有效监管。
2、完善落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构建完善的分包管理制度体系
具体要求做到:第一,建立统一且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对分包单位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在实际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其融入到项目部统一管理内容之中,形成规范且统一的编制,以严格的制度体系为落实有效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第二,要落实相应的指导工作。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属于利益共同体,分包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所获得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总包单位,所以针对当前分包单位人员素质不足、技术水准低的现状,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协调,在全面落实相应技术交底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落实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确保从根本上提升分包队伍的施工质量,提升施工速度,以降低施工成本,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第三,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体系。结合分包合同中的实际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通过对分包企业的综合考核来实现对其的约束。
2.2综合考虑施工方案的选择并严格把关分包队伍
首先,总包单位要在进行招标之前就落实好相应的规划工作,确保以完善的施工方案来实现规范合同的签订,并为实现对分包队伍的有效选择奠定基础。其次,要实现招投标流程的规范化,并以完善的监察机制来确保这一内容的规范化开展,以确保分包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够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落实施工内容,同时使其在行业中拥有良好的信誉与形象,为相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3实现分包合同的规范化签订
第一,在合同文本的选择上,需要以相应范本为基础,根据分包单位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示范文本,确保合同内容能够实现对双方责任与义务的有效明确,避免因合同不规范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第二,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同样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来落实,确保能够以强有效的审核与监管来规避合同风险;第三,在实际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要强化相应的管理。这就要求要在落实相应合同交底工作的基础上,明确双方权责,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并要针对实际履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以避免违约问题的发生,并要收集好相应的资料信息,确保一旦发生合同纠纷问题能够拿出有利证据。第四,结算与支付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根据合同内容进行落实,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认真履行合同的约定。
总结: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以分包形式来落实施工内容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投入,为实现相应建设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落实分包形式的过程中,需要以完善的管理来确保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投入等能够依照工程规划方案与合同约定内容来进行,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对分包单位资质的审核并实现合同的规范化签订,为全面实现分包施工组织形式的优势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向炜,庄永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的管理[J].四川水利,2012,06:65-68.
[2]吴玮.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总承包管理[J].城市建筑,2012,17:144+155.
[3]鲍喜蕊,张彬,施艳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0:41+5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对策
前言:当前,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推动下,水利水电建筑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施工项目逐渐增多,为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足,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并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而工程分包形式的出现则为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途径,但是,在实际落实分包形式的过程中,相应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进而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并给水利水电工程埋下了质量与安全隐患,因此,这就要求要针对工程分包落实完善的管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的着重点
1.1施工方案的选择上
以分包形式来落实工程施工内容的过程中,首要问题是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以明确分包过程中的重点,进而为落实完善的管理措施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开展该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中片面强调分包项目作价或是施工进度等问题,进而致使相应承包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利益上,对施工质量等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应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完善的基础。
1.2分包工程队伍的明确
工程分包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实现相应施工人员队伍的有效管理,因此,实际分包工程队伍的选择是顺利落实管理工作的必要基础,只有确保相应施工分包队伍具备相应的资质,且相应的施工人员能力素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才能够为落实有效的管理、提升分包形式下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1.3分包合同的签订
分包合同的签订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有效法律文件,为了避免因合同内容的漏洞而为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需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对整个分包工程所需成本、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等关键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分包队伍资质等的严格审核,确保能够通过有效的预测为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奠定基础。
1.4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
在实际落实施工内容的过程中,要想确保分包队伍能够按照合同的规定,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来提升工程的质量,就需要以完善的监管措施来确保相应工艺技术的有效落实,避免分包队伍因个人利益需求而给工程埋下质量与安全隐患。但是,在相关方面的质量监管工作上,并没有落实全方位的有效监管。
2、完善落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构建完善的分包管理制度体系
具体要求做到:第一,建立统一且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对分包单位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在实际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其融入到项目部统一管理内容之中,形成规范且统一的编制,以严格的制度体系为落实有效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第二,要落实相应的指导工作。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属于利益共同体,分包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所获得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总包单位,所以针对当前分包单位人员素质不足、技术水准低的现状,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协调,在全面落实相应技术交底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落实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确保从根本上提升分包队伍的施工质量,提升施工速度,以降低施工成本,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第三,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体系。结合分包合同中的实际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通过对分包企业的综合考核来实现对其的约束。
2.2综合考虑施工方案的选择并严格把关分包队伍
首先,总包单位要在进行招标之前就落实好相应的规划工作,确保以完善的施工方案来实现规范合同的签订,并为实现对分包队伍的有效选择奠定基础。其次,要实现招投标流程的规范化,并以完善的监察机制来确保这一内容的规范化开展,以确保分包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够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落实施工内容,同时使其在行业中拥有良好的信誉与形象,为相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3实现分包合同的规范化签订
第一,在合同文本的选择上,需要以相应范本为基础,根据分包单位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示范文本,确保合同内容能够实现对双方责任与义务的有效明确,避免因合同不规范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第二,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同样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来落实,确保能够以强有效的审核与监管来规避合同风险;第三,在实际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要强化相应的管理。这就要求要在落实相应合同交底工作的基础上,明确双方权责,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并要针对实际履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以避免违约问题的发生,并要收集好相应的资料信息,确保一旦发生合同纠纷问题能够拿出有利证据。第四,结算与支付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根据合同内容进行落实,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认真履行合同的约定。
总结: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以分包形式来落实施工内容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投入,为实现相应建设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落实分包形式的过程中,需要以完善的管理来确保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投入等能够依照工程规划方案与合同约定内容来进行,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对分包单位资质的审核并实现合同的规范化签订,为全面实现分包施工组织形式的优势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向炜,庄永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分包的管理[J].四川水利,2012,06:65-68.
[2]吴玮.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总承包管理[J].城市建筑,2012,17:144+155.
[3]鲍喜蕊,张彬,施艳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0: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