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教育是指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逐步达到学生争取自己成功。它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这也正是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把成功教育寓于英语教学当中,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 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
积极的期望要求是实施成功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用新的观念看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这种期望要求包括远景性和近景性两种。远景性的是指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在多方面成功;近景性的则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努力后能达到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我市沂南县优秀英语教师祖庆涛是寓成功教育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典范。作为教育者,他信奉“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学期开始他总是把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积极的期望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一一落实到学生中去。包括强调对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学能力培养的理由和愿望、信心和信任;包括对整个学期学生自我管理范围、学习内容的布置,学习策略的指导;包括各阶段应完成的各种类型的作业的具体要求,以及老师检查、学生互查、学生自查的规定、操作方法、补救措施等等。积极的期望要求明确提出后,祖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帮助、鼓励学生去实现这些期望要求。而学生在这种自身潜能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的氛围中,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便充分表现出来。他们大都能像老师期望的那样,坚信自己能管理好自己,坚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老师的期望要求,形成了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因此,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课内课外一个样,都能自觉努力地去做他们分内的事,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发现和发展。然而,目前还是有许多英语教师,责任心“太强”,整天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上让学生听他讲,课后让学生照他说的做,生怕离开自己便天下大乱。而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就怨学生不努力。其实,这里的责任并不在学生身上,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往往直接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师既然不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及自律能力,自然不会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律的机会和条件;而从学生的角度看,不被教师信任,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远远比考试成绩不理想更让人难于忍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潜能自然不被发现和发展,由情绪压抑转为厌学便不在少数,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成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 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
成功教育的“成功”,含义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成功”不同,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义:(1)成功的下限的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3)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4)成功总是相对于基础而言,是没有终极意义的,是无止境的;(5)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为此,教育者应该确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受教育者人人都能成功,处处都有成功,时时都可以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勤反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增强成功的信心,培养获得成功的能力。从而使教育者的愿望和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使学生的浅层次需要更为强烈、充实,并不断向深层次扩展,推动学生积极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进而步步前进,实现自己的理想。
笔者曾经在一所普通中学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工作认真,备课上课从不马虎。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月,由于学生、家长怨声载道,学校不得不暂时把他调离讲台。理由很简单,说他眼里没有学生,对学生的回答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且措辞尖酸刻薄,仿佛不这样“真理”就得不到捍卫。由于在他那里学生总是碰得一鼻子灰,因此不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厌恶上英语课,更有甚者装病逃课。所幸的是,这位教师在经历了这场“被炒”风波之后,能自我反省,加强学习,总结沉痛的经验教训,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第二个学期他重新登上讲台,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完全改变了先前被动的局面。课堂上,他有效地营造轻松、和谐的合作性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都给予肯定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百般呵护。课后则深入到学生中间,摸清每个人的特点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如进行英语手抄报展示,单元情景剧表演,英语歌曲学唱大赛,答记者问活动等等。在开展这些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了成功,往往能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研究,广泛吸纳,不断充实自己,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现和发展。同时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创造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对英语学习也从不喜欢、排斥到喜欢、热爱。发生这种质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和条件,帮助鼓励学生尝试成功,促使学生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启动和形成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则是这一质变的关键。
三、 实施鼓励性评价
教师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只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部分,要想使教育获得预期效果,还有赖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鼓励性评价。实施鼓励性评价,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尽可能以赞扬代替批评,以多赞扬代替多批评。
赞扬对学生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促发学生有益的行为。在赞扬声中,无形地传达了教师的价值观、是非观和美丑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这些观点的内涵,便会逐渐遵循这些内涵去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纲的实验证明,当批评减少而赞扬增多时,人所做的事会增多;相反,比较不好的事因受忽视而萎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B.F.斯金诺通过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鼓励不仅仅是奖赏,他还是和某些行为的发生相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进某种行为重新出现的趋向。当动物的大脑接受到鼓励的刺激,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行为就发生了改变。因此,老师不管是热烈的鼓掌、热情的喝彩,还是只言片语的赞美、微笑点头的认可,在学生那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学生的言行,许多时候并不尽如人意,要想从中寻找太多值得赞美的东西并不那么容易。尽管如此,教师也应该努力地去尝试。笔者曾在一次全市青年教师评优课上目睹了这样生动的一幕———初一教师拿字母“Aa”请一个主动要求发言的初一学生回答,而学生大声说“阿(汉语拼音发音)”。当时,我真替这位青年教师捏了一把汗,担心她的批评会挫伤眼前这个渴望成功而又远离成功的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位始终微笑着的女老师,绕开了问题的内容,表扬学生发音准确,嗓音好听,有磁性,有魅力。末了还说:“Yes. In Chinese it’s a, but in English it’s Aa.”当时,课堂上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这时我注意到这位同学也笑了,脸上呈现着几分自豪。也许正是因为这位老师鼓励性的评价,激励了全体学生,这一节课同学们发言踊跃,思维活跃,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这节课也被评为优质课一等奖。对此我颇有一番感触,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得到一些积极的提示,诸如“你做得很好,不过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信息,就会使他增强自信心,在潜意识里肯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从而感受到喜悦和自尊,因而在现实生活中迈上成功之路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成功教育是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教育改革,是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变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通过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和学习的效率。
(临沂市实验中学)
一、 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
积极的期望要求是实施成功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用新的观念看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这种期望要求包括远景性和近景性两种。远景性的是指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在多方面成功;近景性的则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努力后能达到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我市沂南县优秀英语教师祖庆涛是寓成功教育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典范。作为教育者,他信奉“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学期开始他总是把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积极的期望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一一落实到学生中去。包括强调对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学能力培养的理由和愿望、信心和信任;包括对整个学期学生自我管理范围、学习内容的布置,学习策略的指导;包括各阶段应完成的各种类型的作业的具体要求,以及老师检查、学生互查、学生自查的规定、操作方法、补救措施等等。积极的期望要求明确提出后,祖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帮助、鼓励学生去实现这些期望要求。而学生在这种自身潜能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的氛围中,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便充分表现出来。他们大都能像老师期望的那样,坚信自己能管理好自己,坚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老师的期望要求,形成了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因此,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课内课外一个样,都能自觉努力地去做他们分内的事,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发现和发展。然而,目前还是有许多英语教师,责任心“太强”,整天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上让学生听他讲,课后让学生照他说的做,生怕离开自己便天下大乱。而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就怨学生不努力。其实,这里的责任并不在学生身上,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往往直接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师既然不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及自律能力,自然不会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律的机会和条件;而从学生的角度看,不被教师信任,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远远比考试成绩不理想更让人难于忍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潜能自然不被发现和发展,由情绪压抑转为厌学便不在少数,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成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 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
成功教育的“成功”,含义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成功”不同,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义:(1)成功的下限的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3)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4)成功总是相对于基础而言,是没有终极意义的,是无止境的;(5)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为此,教育者应该确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受教育者人人都能成功,处处都有成功,时时都可以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勤反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增强成功的信心,培养获得成功的能力。从而使教育者的愿望和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使学生的浅层次需要更为强烈、充实,并不断向深层次扩展,推动学生积极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进而步步前进,实现自己的理想。
笔者曾经在一所普通中学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工作认真,备课上课从不马虎。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月,由于学生、家长怨声载道,学校不得不暂时把他调离讲台。理由很简单,说他眼里没有学生,对学生的回答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且措辞尖酸刻薄,仿佛不这样“真理”就得不到捍卫。由于在他那里学生总是碰得一鼻子灰,因此不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厌恶上英语课,更有甚者装病逃课。所幸的是,这位教师在经历了这场“被炒”风波之后,能自我反省,加强学习,总结沉痛的经验教训,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第二个学期他重新登上讲台,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完全改变了先前被动的局面。课堂上,他有效地营造轻松、和谐的合作性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都给予肯定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百般呵护。课后则深入到学生中间,摸清每个人的特点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如进行英语手抄报展示,单元情景剧表演,英语歌曲学唱大赛,答记者问活动等等。在开展这些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了成功,往往能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研究,广泛吸纳,不断充实自己,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现和发展。同时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创造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对英语学习也从不喜欢、排斥到喜欢、热爱。发生这种质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和条件,帮助鼓励学生尝试成功,促使学生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启动和形成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则是这一质变的关键。
三、 实施鼓励性评价
教师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只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部分,要想使教育获得预期效果,还有赖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鼓励性评价。实施鼓励性评价,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尽可能以赞扬代替批评,以多赞扬代替多批评。
赞扬对学生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促发学生有益的行为。在赞扬声中,无形地传达了教师的价值观、是非观和美丑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这些观点的内涵,便会逐渐遵循这些内涵去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纲的实验证明,当批评减少而赞扬增多时,人所做的事会增多;相反,比较不好的事因受忽视而萎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B.F.斯金诺通过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鼓励不仅仅是奖赏,他还是和某些行为的发生相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进某种行为重新出现的趋向。当动物的大脑接受到鼓励的刺激,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行为就发生了改变。因此,老师不管是热烈的鼓掌、热情的喝彩,还是只言片语的赞美、微笑点头的认可,在学生那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学生的言行,许多时候并不尽如人意,要想从中寻找太多值得赞美的东西并不那么容易。尽管如此,教师也应该努力地去尝试。笔者曾在一次全市青年教师评优课上目睹了这样生动的一幕———初一教师拿字母“Aa”请一个主动要求发言的初一学生回答,而学生大声说“阿(汉语拼音发音)”。当时,我真替这位青年教师捏了一把汗,担心她的批评会挫伤眼前这个渴望成功而又远离成功的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位始终微笑着的女老师,绕开了问题的内容,表扬学生发音准确,嗓音好听,有磁性,有魅力。末了还说:“Yes. In Chinese it’s a, but in English it’s Aa.”当时,课堂上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这时我注意到这位同学也笑了,脸上呈现着几分自豪。也许正是因为这位老师鼓励性的评价,激励了全体学生,这一节课同学们发言踊跃,思维活跃,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这节课也被评为优质课一等奖。对此我颇有一番感触,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得到一些积极的提示,诸如“你做得很好,不过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信息,就会使他增强自信心,在潜意识里肯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从而感受到喜悦和自尊,因而在现实生活中迈上成功之路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成功教育是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教育改革,是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变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通过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和学习的效率。
(临沂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