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现实主义教师教育范式强调了从实践中学习教学,借助于经验和反思学会教。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三种不同经验中学习,即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从同僚教师的经验中学,从专家的经验中学。基于个人经验的学习,专家引领是不可或缺的,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桥梁,可以促进教师有效的反思和洞察。为此,专家进课堂项目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在大学学科教学法教授及中学教学名师二对一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中,在课堂教学分析软件提供的科学分析结果中开展学习。该项目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专家进课堂,诊断促成长;评课看录像,软件析课堂;教师工作坊,名师指方向;对象吃小灶,刺激科组长;一年八进校,教学换新貌。
关键词:专家进课堂;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个人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缘起和宗旨
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部于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纲要》特别指出:缩小校际差距、改造薄弱学校的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2011年10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主要针对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制定培养的课程标准,将从政策角度对教师的资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该标准的制定,意味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未来将会实行根本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师教育课程将着重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另外,为了全面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面向我国所有中小学教师实施了“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这一计划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此影响下,近年来在“国培计划”等创新的教师教育计划和行动的推动下,我国一些地区和中小学广泛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各种活动。比如,校本培训、教学比赛、观看公开课、听课说课、专家讲座、名师工作坊、学术会议、同课异构以及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研活动。如网络教研、教师博客群、校际协作教研、教师学习共同体、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除此之外,近年来,由中央电教馆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地方教师教育机构与一些国际组织(,公司)合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权益能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相继开展了多种不同形式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型项目。如2003年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2006-2008年教育部又连续三年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和“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携手助学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IBM百间教室项目”“远程合作学习姊妹学校项目”“技术启迪智慧项目”“明日女教师项目”“灾区教师培训项目”等等。
与此同时,国外一些研究显示,近年来在教师教育与教师学习方法研究上正在发生着范式的转变。比如,菲什曼和戴维斯(Fishman
关键词:专家进课堂;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个人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缘起和宗旨
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部于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纲要》特别指出:缩小校际差距、改造薄弱学校的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2011年10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主要针对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制定培养的课程标准,将从政策角度对教师的资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该标准的制定,意味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未来将会实行根本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师教育课程将着重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另外,为了全面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面向我国所有中小学教师实施了“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这一计划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此影响下,近年来在“国培计划”等创新的教师教育计划和行动的推动下,我国一些地区和中小学广泛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各种活动。比如,校本培训、教学比赛、观看公开课、听课说课、专家讲座、名师工作坊、学术会议、同课异构以及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研活动。如网络教研、教师博客群、校际协作教研、教师学习共同体、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除此之外,近年来,由中央电教馆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地方教师教育机构与一些国际组织(,公司)合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权益能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相继开展了多种不同形式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型项目。如2003年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2006-2008年教育部又连续三年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和“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携手助学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IBM百间教室项目”“远程合作学习姊妹学校项目”“技术启迪智慧项目”“明日女教师项目”“灾区教师培训项目”等等。
与此同时,国外一些研究显示,近年来在教师教育与教师学习方法研究上正在发生着范式的转变。比如,菲什曼和戴维斯(Fis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