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师生间互相倾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讲课能让学生侧耳倾听,这是每位教师都在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为了让学生课上认真听讲,我曾伤透脑筋。学生上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讲?究竟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倾听呢?这些都引起过我的思索。我认为要让学生倾听老师讲课,教师要先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是双方面的,是要相互尊重的,是要有一种良好的氛围的。
  那么如何在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倾听氛围呢?首先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是对学生尊重的一种表现,会让你得到学生的好感和信任,同时也为学生倾听别人发言作出榜样。教师要善于倾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放下架子,耐心倾听
  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则教学案例。一位老师教完《坐井观天》一课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一段故事。学生踊跃发言,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即使是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一片小手林中,怯生生地伸出了一只小手。老师就点了他的名。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让我们来听听他没说完的话吧。他在日记中写道:……只见高大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小河里流淌着乌黑发臭的废水,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昔日的小伙伴——小鱼、小虾、螃蟹都不见了,只剩下青蛙孤零零的一个,它很害怕,它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又跳回了井里。
  当我读到这个学生日记里的话语时,我的心被完全震动了。这是多么好的想法啊,可他尚未说出就被扼杀了,这完全是教师没有耐心倾听、不尊重不相信学生的缘故。在这里面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由让我想起自己平时教学的情景。平时上课没有听学生讲完,或学生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思路、解法,就用老师的威严匆忙让他坐下,就这样熄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也可能让学生失去了倾听教师讲课的欲望……
  在苦苦追寻让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每次都认真地听学生的想法呢?课堂教学是双向的,既然有教师的讲,学生认真听,也就应有学生的讲,老师认真地听。在让学生倾听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倾听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也不应该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随意打断、甚至阻止学生继续发言,或者强迫学生去听、去说,应该放下架子,让学生感觉像两个朋友交谈,轻松地说出他自己心中的想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是他学习上的知心朋友,自己应当把心里的想法和问题都说给老师听。
  2.注意评价,灵活倾听
  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倾听学生的发言,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教师在倾听中还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学的魅力来自于教师敏锐的课堂洞察力与机敏的教学反应,正确听辨学生的发言,并对倾听获取的信息迅速作出教学决策,可以催生新的教学行为。教师或点头、微笑以示赞同与鼓励,或复述、追问以引起学生重视与反思,或拓展、延伸以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从而推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往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才会出现被问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引导倾听,告诉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因为在“听”中自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自己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倾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因此,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比如新教材中就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以上只是我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所得出的一些管见,希望各位同仁不吝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帮助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尽快地完成角色转换,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本文提出“五勤”教育是医学实习生进入临床阶段后的重要教育内容。  关键词: 医学生 实习 “五勤”教育    医学生从基础学科学习转临床医学实习后,有一个明显的适应过程。从教室走进医院,直接接触病人,接触社会,他们会经历新鲜、神秘和焦虑等多种心理变化。如何让医学实习生尽快地适应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出色完成临
近年来,由于大学和高中扩招,“打工热”的冲击等原因,中职招生面临生源缺乏、生源综合素质低劣的尴尬局面。怎样才能一改当前困境?我们应对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寻找开启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提高管理水平,让他们学有所成。中职学生大多是升学独木桥上的“落水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带着心中的阴影,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有的人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这些学生有着这样两个心理现象:一是失落感强。大多数学生是高
摘 要: 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是中职类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诚信观念的流失,没有责任感和对前途对人生命运的悲观失望,中职学生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职学生 道德素质 缺失 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GDP总量占世界经济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7.3%,经济年均增长超
摘 要: 转化后进生是教师应当从事的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是教师对后进生深深的爱。  关键词: 后进生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后进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差生”是普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群体,也是广大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烂泥不糊墙”“朽木不可雕”。教师都拼命给优等生“锦上添花”
素质教育比传统教育更能培养出社会即时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实用型人才,所以素质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门的特别关注,普通百姓也格外关心。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更是贯穿其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a科之中,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几年来,人们都在翘首期盼素质教育结出的硕果。但实践中的素质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难道就不能并举?  一、发生在学生中的几种现象
我一直在追问自己:小学教育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学是“学生化的校园环境、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课程化的课外活动、社会化的学校生活”的综合,只有这样的小学才像一所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小学生。  一、学生化的校园环境  学校文化元素谁做主?学生。学校建设应从哪个角度予以考虑?还是学生。只有在校园建设中融入了学生的主张,只有校园建设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这样的校园才是学生自己的校
目的:观察火针合牵引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治疗前后疗效评分改善情况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