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药残留及其危害的思考

来源 :新学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药是把双刃剑,可防虫治病除草,在保障和提高作物产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农药的功,随之而来的是滥用农药导致的农残超标,农残超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视。“农残超标”这个话题更应当引起农资人的重视,使用农药就会产生残留,这是不争的事实,杜绝超标应是农资产销企业应做的事情,要杜绝超标,就需要产销企业做好农药安全使用的指导工作,而不能一味以“高效”做为目的, 更应兼顾“低残”,控制好用药种类、用药时期、用药浓度、安全间隔期等影响农药残留含量高低的因素。
  关键词:农药;残留;危害;控制
  1、简介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 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 代谢物、 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农残剥离器 可以降解 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
  2、发展
  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是含砷或含硫、铅、铜等的无机物,以及除虫菊酯、尼古丁等来自植物的有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 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等类农药。农药尤其是有机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对人体健康的 严重威胁。
  3、产生原因
  3.1方法单一。缺乏正确使用农药的基本知识绝大多数农户仅用农药进行防治,原因很简单: 杀虫效果好,见效快。还有部分农户不讲究用药技术(如白粉病打叶的正面,霜霉病 打叶的背面,不能在晴天正午打药),一旦认为防治效果不佳,就加大用药量,结果 使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当有了抗药性的病虫害又在危害田间的蔬菜时,就施用更大的药量来防治。如此恶性循环,蔬菜的农药残留就会大大增加。更严重的是有的农户还违章在蔬菜上使用禁、限农药,用药后,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还未到就忙于上市,这样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就更大了。
  3.2结构错误
  对使用无公害农药的认识还不够,目前影响蔬菜质量的农药主要为杀虫剂类农药, 在此类农药中又以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主,即三个70%:使用 农药中70%的为杀虫剂;杀虫剂中70%的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中70%的为髙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部分农户认为使药后马上见效的农药就是好农药,而低度的、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价格高、效果慢,是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这样对蔬菜的质量也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
  4、残留农药
  4.1残留种类。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 而包括DDT在内的有机氯类农药难以降解,则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见有机氯农药污染)。根据残留的特性,可把残留性农药分为三种:容易在植物机体内残留的农药称为植物残留性农药 ,如六六六、异狄氏剂等; 易于在土壤中残 留的农药称为土壤残留性农药,如艾氏剂、狄氏剂等;易溶于水,而长期残留在水中的农药称为水体残留性农药,如异狄氏剂等。残留性农药在植物、土壤和水体中的残存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来的化学结构;另一种以其化学转化产物或生物降解产物的形式残存。
  4.2残留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 不同植物机体内的农药残留量 取决于它们对农药的吸收能力。不同植物对艾氏剂的吸收 能力为:花生>;大豆>;燕麦>;大麦>玉米。 农药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分布量的顺序是:根>;茎>;叶>;果实。
  4.3导致原因。导致和影响农药残留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农药本身的性质、 环境因素以及农药的使用方法是影响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
  4.3.1农药性质与农药残留
  现已被禁用的有机砷、汞等农药, 由于其代谢产物砷、汞最终无法降解而残存于环境和植物体中。
  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和它们的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稳定 ,在农作物及环境中消解缓慢,同时容易在人和动物体脂肪中积累。因而虽然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毒性并不高, 但它们的残毒问题仍然存在。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施用后,容 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分解。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存在着部分高毒和剧 毒品种,如甲胺磷、对硫磷 涕灭威、克百威、水胺硫磷等,如果被施用于生长期较短、连续采收的蔬菜,则很难避免因残留量超标而导致人畜中毒。
  另外,一部分农药虽然本身毒性较低, 但其生产杂质或代谢物残 毒较高,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属致癌物,三氯杀螨醇 中的杂质滴滴涕,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的主要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等。
  农药的内吸性、挥发性 、水溶性、 吸附性直接影响其在植物、 大气、水、土壤等周围环境中的残留。温度、光照、降雨量、土壤酸碱度及 有机质含量、植被情况/ 微生物等 环境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药的降解速度,影响农药残留。
  4.3.2使用方法与农药残留
  一般来讲,乳油、悬浮剂等用 于直接喷洒的剂型对农作物的污染相对要大一些。 而粉剂由于其容易飘散而对环境和施药者的危害更大。
  任何一个农药品种都有其适合的防治对象、防治作物, 有其合理的施药时间、使用次数、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安全间 隔时间)。合 理施用农药能在有效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农药对农副产品和环境的污染,而不加节制地滥用农药,必然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   4.4其他方面。农药进入河流、湖泊、海洋 ,造成农药在水生生物体中积累。 在自然界的鱼类机 体中,含有机氯杀虫剂相当普遍,浓缩系数为5~40 000倍。
  5、农残危害
  农药进入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 ,造成食物污染, 危害人的健康。一般有机氯农药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很慢, 累积时间长。有机氯在人体内残留主要 集中在脂肪中。如 DDT在人的血液、大脑、肝和脂肪组织中含量比例为1:4:30:300;狄氏剂为1:5:30:150。由于农药残留对人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如日本对农药实行登记制度,一旦确认某种农药对人畜有害,政府便限制或禁止销售和使用。世界各国都存在着程 度不同的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会导致以下几方面危害。
  5.1影响健康。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 物会导致人、 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 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 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5.2影响农业。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 导致药害事故频繁, 经常 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中残留的长残 效除草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5.3影响贸易。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农药残留问题高度重视, 对各种农副产品 中农药残留都规定了越来越严格的限量标准。许多国家以农药残留限量为技术壁垒,限制 农副产品进口,保护农业生产。2000年,欧共体将氰戊菊酯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 10毫克/千克降低到0.1毫克/千克,使中国茶叶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
  6、农残控制
  6.1栽培措施。一要选用抗病虫品种;二要合理轮作,减少土壤病虫积累; 三要 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清洁田园,合理灌溉施肥;四要采用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杀灭病菌; 五要采用灯诱、味诱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比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 等;灯光诱杀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及金龟子等害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专用性诱剂诱杀。
  6.2生物防治。充分发挥田间天敌控制害虫进行防治。首先选用适合天敌生存和繁殖的栽培方式, 保持天敌生存的环境。比如果园生草栽培法,就可保持一个利于天敌生 存的环境, 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其次要注意,农作物一旦发现害虫为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化学农药,而应优先选用生 物农药。常用生物农药种类有:BT生物杀虫剂和抗生素类杀虫杀菌剂,如浏阳霉素、阿维菌素、甲氧基阿维菌素、农抗120、武夷菌素、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昆虫病毒类杀虫剂,如奥绿1号。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如灭幼脲(虫索敌) 、抑太保。植物源杀虫剂,如苦参素、绿浪等。
  6.3慎选农药。农作物生长后期,在生物农药难以控制时,可用这类农药进行防治。 适用的农药主要有多杀菌素(菜喜)、安打、虫酰肼(美满、阿赛卡)、虫螨腈(除尽)、氟虫腈(锐劲特)、 伏虫隆(农梦特)、菊酯类、农地乐、除虫净、辛硫磷、毒死蜱(新农宝、 乐斯本)、吡虫啉(蚜虱净)、扫螨净、安克、杀毒矾、霜腺锰锌(克露、克丹)、霉能灵、腐霉利、敌力脱、扑海因、嘧菌胺(施佳乐)、 甲霜灵、可杀得、大生M—45、多菌灵等。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3911、呋喃丹、 甲基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等。农药在使用中要注意,选用对口农药,适时使用农药。严格控制浓度和使用次数,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法。注意不同种类农药轮换使用,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7、如何减轻危害
  7.1浸泡。将买回来的蔬菜浸泡几分钟再 冲洗。或者你可以用苏打水浸泡蔬菜 ,这样可以中和农药毒性。
  不要使用普通的洗涤剂清洗果蔬,洗涤剂本身含有的化学成分容易残留在果蔬上,对人体健康不利。最好的的办法是使用专业的活氧机进行清洗,有效除去率达98%。
  7.2盐水洗菜。用5%的盐水洗菜 。
  7.3削皮。类似黄瓜、茄子这一类的 蔬菜,一般来 说农药用得比较多 , 这类蔬果食材可以直接削皮再吃。
  7.4高温加热。
  高温加热也可以使农药分解。一些耐热的 蔬菜,比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使农药量下降30%,再经高温烹调, 就可以清除90%的农药;
  7.5 阳光照射。
  阳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 农药被分解、破坏。 据测定,蔬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等农药的残留量可减少60%左右。
  7.6淘米水浸泡。
  在实际生活中,淘米水是比 较常见的,去除农药残留效果也较好的“良方”。淘米水呈弱碱性,可以中和农药成分,减弱药效;淘米水中含有的淀粉,也具有较强的粘黏性。所以,用淘米水侵泡、冲洗蔬菜,简单方便,易于实施,成效显著。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必要执行政策之一,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三农政策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道路中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我县新农村建设以及土地流转管理,规范我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计。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问题; 解决方式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
期刊
标准经费作为部队建设的主要财力,管好用好标准经费,对部队完成以作战训练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强化标准经费供应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一)积极推行经费标准化管理  突出重点搞好保障,在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标准经费保障要坚持优先保障重点方向、重点部队、重点装备,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建设的刀刃上。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经费的管理方式和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并迅速成为传播媒介的新宠。相比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如果使用得当,新媒体同样可以在科技展览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展览  一.新媒体及其传播特征分析  1.新媒体的概念  随着新媒体在社会中不断出现,人们对新媒体的研究和认识也逐步深入,当前,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克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建筑企业和建筑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措施  桥梁垮塌、楼房沉陷等劣质工程虽为数极少,但影响极坏。施工单位如何维护自身的形象和荣誉,确保优质工程十分重要。结合多年来的施工,笔者就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作了归纳,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期刊
摘 要:本文对2007年发生的网络事件进行内容分析,认为网络事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伦理道德、公民素质的关注,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二是对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三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并指出网络事件主题中的四个悖论:理性与非理性;维权与侵权;民间与官方;自由言论与炒作。  关键词:网络;网络事件;主题     所谓网络事件,通常指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某一社会事件或现象在网络上传播,以引起广
期刊
摘 要:辛笛是“九叶”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给现代诗歌留下了不少能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风景》一诗是辛笛的代表作,全诗对“病态”的风景进行了深刻的观察与审视,采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把在铁路上进行的列车和风雨飘摇的祖国命运联系起来进行了整体观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惨痛现实一种深深忧虑之情。它通过平淡的描述和意象的烘托,在作品形象和读者想象之间造成了审美空间地带,使读者以强烈的参与意义进入到作者的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要按照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原则,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从过去单纯的施工管理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从过去单纯考虑工程效益转变为寻求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组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确处理工程与人类、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协调和良性循环。
期刊
摘 要:简述LNG的特性和LNG气化站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和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LNG;气化站;工艺流程;安全措施  城市燃气是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而LNG以其清洁、高效能、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已成为无法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主要气源或过渡气源。LNG气化站又凭其建设周期短以及能迅速满足用气市场需求的优势,已逐渐在我区几个城市建成,成为永久供气设施或管输天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扩数量的增多,加快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不但可以满足城市的基本给水和排水需求,而且对于防治城市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利资源循环系统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工程管理理念、模式、制度、方法,以及施工工艺、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市政给排水施工中普遍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而管理与控制措施的缺失或不完善则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必须引起市政工程管理部
期刊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熟肉制品因其味道鲜美、食用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然而熟肉制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及销售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污染,导致微生物检测不合格。  1、 食品微生物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熟肉制品卫生标准》GB2726-2005  规定,熟肉制品微生物检验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  1.1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