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多元化的策略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课程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理所当然,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最终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元化  情境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一、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就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让学生欣赏新的数学美——对称美。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搜集了很多关于轴对称的图片,美丽的大风车、千手观音像、灵动的蝴蝶、五彩的风筝......通过这些图片,来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由于轴对称而产生的数学美,借助这些美丽的图片,我开始了今天的讲课,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并说出了一些轴对称的特点。这样,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图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课堂学习中,引起了学生对轴对称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度,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自信,最终达到全班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平方根与立方根》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与之前学过的乘方运算、一元一次方程运算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为了照顾部分学困生,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复习,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我进入今天的知识讲解,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要学的知识: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根据平方根的概念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36、81、1.25、0、-4这些数有平方根吗?若有,分别是多少?”这样的概念题型比较简单,我找了学习成绩相对而言比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并让其仔细观察上边这些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出来,这样一来,我通过简单地提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并且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心。然后,我提出了几个相对而言较难的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抢答,这样的活动给了学优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课堂学习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使得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把概率的计算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给学生讲解了概率的基础知识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场正规的考试能不能全凭运气来通过?以数学考试中的选择题为例,一共50道题,每道题有ABCD四个选项,请你通过学到的概率知识来计算一下。”这样,我以学生的考试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生活化的问题进行计算,激发了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在考试中仅凭运气是不可能考好的,教育了学生学习要脚踏实地。此外,我还举了很多生活中运用到概率计算的情况,常见的彩票、双色球等就可以通过概率计算来增加中奖率,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学习概率的主动性提高了,而且也使得生活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改革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与时俱进的多元化教学来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數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来,从而达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其芬.基于HPM的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D].淮北师范大学,2015.

[2]孙庆括.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数学教科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多次问我的学生“哪些科目更适合实施潜能课堂?”学生各执一词,但不管选择了哪科,他们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愿望:渴望严守自己的课堂阵地。  这学期,课改大踏步地走进了我们蔡家坡高中的语文课堂,如今已经初步实现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巨大转变,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由衷地感到欣喜,而且热切地期盼着语文改革的春风能吹开教改的蓓蕾,结出累累的硕果。  关键词:课改潜能 语文  一、潜能课堂
期刊
摘 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与人文一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近百年科学与人文开始逐渐分离,特别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科学的发展却近乎停滞。追根溯源,当前教育的价值取向趋向于科学知识的学习、物质财富的创造,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重文轻理的偏科现象从小学教育贯穿至高等教育,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性发展片面,从而使未来人才创新能力欠缺、交往能力不足、无团队协作观念。
期刊
摘 要: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机智靈活地参与到教学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公民基本权利 课堂教学  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快30年了,从思想政治到思想品德再到如今的道德与法治,我觉得初中政治越来越难教。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充分挖掘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我们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效。就让我从这一节公开课谈起。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期刊
摘 要:只有不学的孩子,没有笨的孩子;只有不会学的孩子,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对学生而言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學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起用,标志着历史教育自我认识发生了一个飞跃,也是对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的一个落实。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可行性原则,在综合分析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设计。  关键词:开发理念 分析评估优势评价  一、要有明确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须明确开发的理念,这样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这里的理念指学校的教育
期刊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创设情景生成问题、活动细化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拓展应用”四个环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取得了富有实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我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
期刊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特别是初中阶段,刚开设化学学科,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利用好手中教材,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尤其是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很难直接领会学习要领,更要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开启化学世界的大门。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安排合理的化学实验,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更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
期刊
摘 要:几何内容占据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大部分比例,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开展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几何思维,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从初中学生几何思维的现状入手展开分析,探讨了培养学生几何思维的几种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几何思维 教学  随着教育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过程中,历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有些学生因为其具有故事性的特点对其非常喜爱,有些学生则因为厌烦历史知识的繁琐背诵而对历史没有好感。值得肯定的是,学好历史能够让学生对国家的发展与形成有着更深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国家忧患意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历史,完善学生的历史观与世界观。史料教学法是当今初中历史中较为普遍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加以利用,使其与历史教学进行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7-9年级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价值”。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一颗明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古人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古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希望,学生有义务认真学习古诗词,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文章就如今初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进行分析,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