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词义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词义误用的分类
  通过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20名大二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出现的词义误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作者发现学生词义误用可分为以下三类:
  1. 违背“共现”原则
  “共现”原则指可允许的词义横向组合(Lu,1999),即詞与词按照语言习惯构成的组合。学生由于违背“共现”原则造成的语义误用占错误总数30%以上。例如,They are busy catching pictures。《牛津搭配词典》中规定,名词“picture”意为“photograph”,常跟动词“get”“snap”“take”连用,而不与“catch”连用。
  2.违反“选择”限制
  “选择”限制包括“语法原则”和“语义特征限制”。学生作文中由于违反选择限制造成的错误占错误总数的40%左右。例如,
  a) *It exist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此句违反了“语法限制”。“exist”是不及物动词,不能接宾语。
  b) *Many visitors stand out of the main gate of Beijing University。
  此句违反了“词义特征限制”。介词词组“out of(向外)”,有[+动作]这一语义特征,所以这一词组有动态含义,而“stand(站立)”有[-动作]这一语义特征,所以stand是一静态动词,句中“out of”与“stand”的语义特征矛盾。上句中的“out of”可换成静态介词“outside”。
  3.冗余
  “简约原则”(Jackson & Amvela,2000)指出,意义1(meaning 1)和意义2(meaning 2)组合时,意义1(meaning 1)应含有不同于意义2(meaning 2)的含义,否则,意义1(meaning 1)没有必要,即“冗余”。
  学生作文中由于“冗余”造成的错误占错误总数的30%左右。例如,* In my opinion, I think…
  “in my opinion”和“I think”都是指某人的主观态度看法,选择其一使用即可。
  二、词义误用的原因
  学生词义误用严重影响了其写作质量,通过定性分析,下文从学生自身角度以及外部因素角度讨论学生词义误用的原因。
  1. 母语负迁移
  Ringbom (Phillipson, R. et al., 2000)指出‘学习者认为第一和第二语言的语义结构相同,从而把母语的某些语义结构迁移至第二语言,导致语义过度延伸(semantic extension)’。作者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错误占错误总数的30%以上。例如,* It must can improve the university’s image.
  英语学习者错误的语言学习策略是形成母语负迁移的主要原因。学生普遍认为英汉词义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所以在记忆词义时,倾向于使用“直译”(机械翻译)的方法,从而产生汉语式英语。
  2.目标语的负迁移
  形近意异词和同音异义词的误用主要是目标语负迁移的结果。例如,有些学生易混淆‘immoral’(不道德的)和‘immortal’(不朽的),‘weather’(天气)和‘whether’(是否)。造成此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词义的知识掌握不够透彻,不够全面。
  3.训练迁移
  Selikner指出‘训练迁移是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学习者语言使用错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师的讲授,因此教学方法与内容对习得结果有重要影响。词汇教学的一般过程为(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重点单词翻译(3)讲解词汇练习(4)听写。这一过程表明,大多数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词义教学,因此学习者可能习得某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但是不能准确地应用这个单词。
  三、几点建议
  上文分析了学生词义误用的原因,作者认为可以在词汇教学中使用以下方法促进学生对词义的习得:
  1. 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指出:词义由大量语义成分构成。通过对语义特征的分析,成分分析法可以清楚的阐释词义并显示词义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成分分析法可以清楚全面直观的讲解词义及语义关系。
  2.增强学生对英汉差异的认识
  多数学生习惯于用直译法记忆词汇。教师在讲授词汇时应对英汉语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提供典型例句,并教会学生区分英汉语义的策略。学生对英语和汉语相似性以及差异的理解越透彻,他们就更容易采取有效的学习和交际策略。此外,对于母语和目标语差异的认识可以促进学生成为积极的发现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3.讲授词汇短语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发现“词汇不是以单个语素的形式存储于人脑的,而是以短语甚至更大的语言记忆模块的形式存储于人脑的。”(张,2006)这一发现为词义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即通过讲授词汇短语讲解词义。词汇短语包括习语、固定表达等。通过词汇短语习得词义,学生可以避免由于违背选择限制而造成的错误,从而减少学生写作中的汉语式英语。此外,词汇短语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流利性,使学生的英语表达更自然、更地道。
  4.培养学生有效的词义习得策略
  阅读和联想记忆是有效的词义习得策略。阅读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的语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词义,并体会英汉语之间的语义差异,从而在大脑中形成英语语义网,使学生能够欣赏英语的精妙。阅读不仅能使学生习得词形词义,还能使学生掌握词汇的语法特征、典型搭配等。联想记忆是通过词汇在头脑中形成的声音和图像记忆词义,讲授新词汇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声音等帮助学生实现对词义的联想。
  四、结束语
  学生对词义的准确运用是其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词义的习得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因此,对于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程,希望本文能对英语词义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一、FLASH:化难为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会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或突破、解决教学难点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结果是学生的感触仍不深,且容量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出现厌烦情绪。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化难为易,方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讲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一部分,我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FLASH,设计了动画教学环节使学生
期刊
新課程标准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除了自身本有的功能外,还可以开发出其潜在的功能,用来替代课本上传统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会更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感到有些实验效果不明显,说服力不强,因此我大胆创新,反复酌磨,改进了课本上的几个实验,使得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更具震撼力,更容易获得鲜活的感性认识,并且改变了传统实验器材体积小、效果不明
期刊
应用题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收获不高”的现象,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配合不到位,教师上课讲不通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的问题,而应用题题型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部分并不是用简单的算数就能够解决,它需要学生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应用题是学生考试中的重点,所以,授课教师需要找到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战胜应用题难题,帮助学
期刊
一、确定“同课异构”对象  在学期初的化学教研计划中就要确定好本学期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时间、课题、年级、班级。在老师的确定当中,可以选择优秀化学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示范课;可以选择新老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公开课,可以选择新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公开课。时间要与教学进度同步,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后教学设计的修改、具体授课时间。课题的确定当中,要选择大家都觉得学生难掌握的课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教学过程的维度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应体现“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应追求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应立足维度、梯度和相关度进行最优化设计。  人的认知发展由知识与
期刊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最后一点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总是以课本素材为中心,而信息技术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数学教学内容得以跳出封闭的教材,扩展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创设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得构建立体化、多样化、信息化的数学大教材成为可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
期刊
葉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习惯?心理学家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期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习惯有好有坏,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教师想要做好教育,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兴趣,而数学兴趣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进步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新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使传统教学
期刊
一、把“作业要求式的学习”变为“游戏参与式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数学活动区,只有投放游戏式的操作材料,才能让幼儿有兴趣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感知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数学认知能力。  1.创设游戏情境,给幼儿的数学学习加点催化剂  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而对于心理活动情绪性极大的小班幼儿来说,富有游戏情境的数学活动区正是加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活动兴趣的催化剂。下面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