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骨盆切除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适配1例报道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全骨盆切除术后胸廓承重接受腔和交互步态行走假肢的设计、装配和使用方法。方法报道1例全骨盆切除术后患者。接受腔主要承重部位在下胸廓,悬吊依靠接受腔前后方向作用力,行走假肢由接受腔、交互步态行走矫形器的髋关节、假肢膝关节和SACH假脚组成,调节对线,进行步行训练。结果患者借助接受腔直立每次可达4 h,借助腋拐可使用假肢以交互步态连续行走200 m,耗时30 min。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由入院时的41.5分提高到出院时的93分(使用接受腔)和83分(使用假肢)。结论合理选择接受腔的受力位置、悬吊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不同程度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各因子分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选择北京天坛医院运动障碍科住院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6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HAMD评分、统一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Ⅲ(UPDRSⅢ)评分、改良Hoehn-Yahr分级(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抗帕金森药物最大改善率等临床资料。根据HAMD评分分为无抑郁组(n=61)、轻度抑郁组(n=68)和中度抑郁组(n=39)。比较各组HAMD各因子分差异。结果除轻度
目的探索居家远程康复指导模式,及其对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市丰台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康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远程组各120例。两组均接受门诊康复6个月;远程组接受远程康复指导。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t|>14.536,P<0.001);远程组评分高于对照组(|t|>2.200,P<0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及其与House-Brackman(H-B)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并记录患者双侧神经传导速度(NCV)、潜伏期、波幅和口轮匝肌肌群、眼轮匝肌群和额肌群的针电极电图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及其与H-B分级的相关性。结果78例患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成像在量化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痉挛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3月至9月,本院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44例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健侧、患侧及对照组右侧腓肠肌内侧头同一位置行二维灰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微血管成像超声检查,记录剪切波速度(SWV)、血流信号值、羽状角(PA)、肌肉厚度(MT)、肌纤维长度(FL)。结果试验组患侧SWV明显高于健侧和对照组(t>6.346,P<0.01)。静息状态下,试验组患侧FL较健侧和对照组明显缩短(|t|>6.2
目的观察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颈型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接受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经弱链测试寻找弱链接肌群,采用针对性推拿手法和悬吊运动。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量表(M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采用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测患侧斜方肌上束中值频率(MF)。结果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脱落3例。治疗后,两组MPQ和ND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外周血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68例AIS患者为AIS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评估AIS组预后,将AIS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