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染料的发明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默刚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正准备将一件旧衣服放进水盆里,这让他感到非常诧异:那件衣服因为掉色已经不能穿了,妈妈为什么还要洗它呢?再说洗衣服不是应该用洗衣机吗?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默默悄悄地走到了妈妈的身后,他这才发现盆里的水居然是蓝色的。“妈妈,你在给衣服染色吗?”默默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啊!”妈妈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身体不自觉地向后仰去,默默急忙伸手去扶妈妈,结果脚下一滑,不偏不倚地踢到了水盆上。
  “哗啦!”水盆里的水全都洒在地上,默默的身体也跟着滑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当默默睁开眼睛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来到了1855年的英国,此刻,他就站在一个实验室的门口。
  正当默默看着实验室的牌子发呆的时候,一个英国大男孩走了过来。他看见实验室门口的默默,并没有感到意外,而是主动打招呼说:“嘿!你是来霍夫曼教授的实验室做实验的吗?”
  “哦,是的。”默默机械地回答说。
  “太棒了,看来今天终于有人和我做伴了!”大男孩笑呵呵地说,“对了,我叫威廉·亨利·珀金,今年18岁,你以后就叫我珀金吧。”
  “好啊!那以后就请你多关照。”默默和珀金握了握手。
  默默跟在珀金的身后走进实验室,不过,自从进去后他就一直盯着珀金看,其他的什么也没做。珀金大概是感受到了默默的目光,他抬起头来,看着默默问:“你打算做什么实验,为什么不去找实验用品呢?”
  “我,我是第一次进这样的实验室,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默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既然这样,那你就和我一起做实验好了。”珀金毫不犹豫地邀请说。
  “好呀!好呀!那就太谢谢你了!”默默兴高采烈地说,“对了,你准备做什么实验啊?”
  “我打算做一个合成奎宁的实验。”珀金解释说。
  经过交谈,默默了解到奎宁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只是这种药在当时非常昂贵,穷人根本就买不起,许多穷人因买不起药而病死,珀金看了非常痛心,因此就想利用重铬酸钾和苯胺来合成奎宁,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许多次实验,但没有一次成功。
  知道珀金实验的初衷竟然是为了让穷人能够看得起病,这让默默对他更加佩服,从此专心致志地和他一起做起实验来。
  珀金将实验步骤稍微进行了一下调整,然后就将重铬酸钾和苯胺按照新的步骤倒进准备好的烧杯里,默默则在一旁观看。过了十几分钟后,珀金才摇头叹息说:“唉,怎么还是不行啊?”
  “珀金,你别急,我们老师经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默默安慰道。
  默默因为不会做别的事,因此主动承担起洗刷烧杯等实验用品的活,他像之前几次一样,想将烧杯里的残留物倒进水池。只是这一次烧杯底部的黑色残渣就像是粘在烧杯上一样,怎么也倒不出来,他只好用刷子刷,可是还是没有用,就忍不住嘀咕一声:“哎呀!怎么刷不掉啊?”
  珀金听到默默的嘀咕声,走到旁边的实验台上,拿起一个装有酒精的瓶子,走过去说:“把烧杯给我,我用酒精试试。”说完,他就从默默手中接过烧杯,将酒精倒了进去。
  默默想趁机参观一下实验室,即向靠墙的一个柜子走去,只是还没等他走到柜子跟前,就听见珀金惊喜的叫声:“哇!好漂亮啊!”
  默默疑惑地转过身去,重新走到水池旁。他意外地看到那个装有黑色沉淀物的烧杯里,此刻装着的居然是紫色液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那些酒精……”
  珀金看着烧杯中的紫色溶液,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一个绝妙的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或许,我可以利用这些紫色溶液再做一个全新的实验。”珀金说完就向门口跑去。
  “喂!”默默看着珀金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大约10分钟后,珀金回到实验室,只是他的手里多了一块白棉布,他一进实验室就把白棉布放进紫色溶液中浸泡。“你是想把它染成紫色的?”默默恍然大悟地说。
  “的确如此。”珀金点点头说,“虽然这个实验无法成功合成奎宁,但是我想,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新型染料也不错,毕竟那些天然染料实在是太爱掉色了。”珀金说话的同时,还不忘指指身上褪色的裤子。对于珀金的这个想法,默默表示赞成。
  接下来,默默就和珀金一起趴在水盆旁等待着,大约过了10分钟,珀金才将棉布从紫色液体里捞出来,默默注意到刚才还是白色的棉布已经变成了蓝色。
  珀金迫不及待地将棉布放到清水里清洗了一下,結果刚刚被染成蓝色的棉布又变成了白色。“哎,怎么不行呢?”珀金有些懊恼地说。
  “我觉得你可以再试试其他材料。”默默鼓励说。
  “嗯,我正有这个想法。”珀金说完立即跑了出去,很快,他又拿回来一块白色丝绸围巾,并将它放进紫色液体中浸泡。
  这一次,珀金捞出围巾后并没有急着用清水冲洗,而是放到阳光下将它晒干,然后才放进清水里进行冲洗,结果这一次,任由他怎么搓洗,那块被染成紫色的丝绸围巾都不掉色了。眼前的一切让珀金兴奋不已,他又将丝巾放进热水里清洗,发现它依然没有褪色。
  接着,珀金又将围巾拿到太阳底下进行暴晒,因为他知道太阳暴晒可以让颜色褪色,结果围巾上的紫色还是没有褪色。
  经过多次实验后,珀金终于确认这种人工染料具有不怕水洗和不怕日晒等优点。“恭喜你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物质——人工染料。”默默衷心地祝贺说。
  “谢谢!这块围巾就送给你了。”珀金将围巾戴在了默默的脖子上。
  “嘿嘿!谢谢!”默默咧嘴笑着说。
  “默默!快点起来,你怎么在地上躺上瘾了。”妈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默默睁开眼睛,这才发觉自己还躺在地上呢,他急忙站了起来。
  默默后来在网络上搜索,知道珀金无意间发明的这种人工染料被命名为“苯胺紫”,同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人工染料。1856年,珀金凭借此项发明获得了专利,并从此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看来这就是大人们常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默默感慨地说。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周日,默默和爸爸一起去无名岛游玩。他们到达海边的时候,通往无名岛的大游轮已经在岸边等候了。父子二人急匆匆地买了船票,一起上了船。  不一会儿,大游轮就启航了。这是默默第一次坐这样的大游轮,难免有些好奇。他东瞧西看了半天,最后干脆跑到甲板上看海。  “没想到大游轮居然可以跑这么快!”看着被游轮一劈为二的海面,默默兴奋地张开了双臂。  “现在的游轮以汽柴油作为燃料,比以前的蒸汽船确实要快很多。”爸爸解
  
日头早已偏西了,胡同里的光线渐渐变得黯淡,可母亲参加家长会还没有回来,我心里溢满了焦灼和不安。同学王小燕的母亲回来了,我着急地迎上去问:“阿姨,我妈妈回来了吗?”  王小燕的母亲神情复杂地告诉我:“家长会结束后,老师把你妈妈留下了,说要单独和你妈妈谈谈。”说罢,她喜滋滋地夸赞她女儿:“今天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我家小燕,说她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前几名呢!”  小燕手上拿着一根冰棍儿,吃得甜蜜蜜的,露出满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尤其是这个“怒”,有些时候可以带来强大的杀伤力,君不闻“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其实不仅人类世界,但凡动物,大多都会“怒”,这个“怒”在动物里面更多地表现为领域行为。什么是领域行为  生态学家对领域一词曾有过各种解释, 如“领域是受动物所保卫的一个区域”,“领域是动物的一个排他性独占区”,“领域是不允许竞争对手闯入的一块禁地”等等。但有些生态学家对领域的解释则不那么严格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光看得越远,舞台也就延伸得更远更大。舞台是一个人展示自己的最好方式,必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大亮点。七年级后,我参加了一系列英文比赛,这些比赛让我认识到舞台并不只是一个铺着红色地毯的大平台。  端午节前后,我前往上海参加中学生英文原创演讲区域赛。在等候室里,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满耳朵都是非比寻常的英文表达,而不是中文。环顾四周,全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周晨常常给我讲她父母的趣事:西装革履的父亲在外一副威严气派的样子,回家却沦为“妻管严”,不仅洗衣做饭样样精通,还分分钟被要挟睡沙发。母亲则整日鼓捣着黑暗料理逼迫他们笑着吃下去。她讲起这些事来手舞足蹈,一向性格严肃的我也被逗得开怀大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家庭氛围总是沉默的,父亲下班后总是闷在房间里,少言寡语,每次我兴奋地说个什么事他都面无表情,用“嗯”“都是这样啊”之类的话敷衍了事。而母
天际的一抹黑色慢慢扩大,好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机械庄稼,由远及近吞噬了一座座金黄的沙丘。灰色的冷光使晴朗的白天一下子昏暗下来,只有一行行吸尘器大小的机械闪耀着钢铁的色泽。但是等到队列迫近,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光又将四下映成一片白昼,照得人睁不开眼。  这不是查理大帝的军队开进了沙漠,而是一种名叫奥克松斯(Auxons)的机器。它们不需要人类的操作和照料,就能在短时间里占领整个沙漠,把沙漠改造成聚宝盆或者丰
1. 如果你的心真是柔情似水,软得不行,那就先放冰柜里冰冰呗,会硬的。  2. 这本书特别特别好看,所以我一直舍不得看。  3. 经常会从梦中惊醒,因为做了一个“饿梦”,好饿好饿的梦。  4. 你这人没啥特别出众,就是面子够坚固。  5. 我人生中最怕的三件事:第一是怕死,第二是怕生病,第三是怕生病的时候死。  6. 你和他说文明,他给你来野蛮;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无赖。  7. 不要说你不认识
只要想妈妈了,我就打开《诗经》,里面有我劳动一生、挎着竹篮、且歌且行在田野沟壑间采摘野菜的妈妈正款款朝我走来……  在《诗经》里,一个模糊瘦小的身影正歪歪扭扭地骑着白行车,从小路的那头朝我走来,车后绑着一个大麻袋,车把上挂着一个竹篮,篮里装满了叫不上名的野花和野果,那个身影就是我的妈妈。  到家后妈妈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把竹篮递给我,开心地说:“先把花插到瓶子里,然后再吃果子。”然后就开始忙着整理、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我们通过反复温习、咀嚼旧的知识,可以把以前没搞懂的问题搞懂,把以前遗漏的知识重新拾起,从而达到获得新的感悟、新的启发的目的。不过大家虽然都知道这道理,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执行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甚至有些同学只是重复地把已学过的内容读一遍,却没有任何新的发现。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破局”呢?  方法一:充分利用典型题  典型题能快速帮我们提炼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