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54Pt46纳米薄膜的结构与磁性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O2〈0001〉基片上制备Fe54Pt46薄膜,并经过650℃原位真空退火1h.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原位真空退火后,样品发生了无序-有序相转变,得到了面心四方结构的L10-FePt纳米薄膜。样品的有序度为0.92,晶粒尺寸约为10nm,样品平行膜面的矫顽力为0.8MA/m,当磁场与膜面的夹角为50。时,矫顽力达到最大值,这与(111)面为能量最低面相符。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的噪声水平曲线提取算法,研究了国内地磁台站记录到的莲花、莫拉克和茉莉等台风的地磁效应数据.结果表明:Z分量特征频率为0.05~0.2 Hz的IMF信号噪声水平曲线在时间上稳定反应了台风活动性,而值得注意的是,台风主要影响较远距离地磁台站相对记录的噪声水平曲线.这种"远大近小"的地磁效应模式,可能与作者最近提出的关于"第三类脉动"的猜测有关.
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强震应变释放存在起始—加速—平稳—高潮—调整的阶段性特征.结合两个活动期M≥6地震时序特征和应变释放的阶段性特点,将华北地区第三活动期划分为4个平静幕和5个活跃幕,将第四活动期迄今划分为4个平静幕和4个活跃幕.认为两个活动期相应活跃幕在时间进程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了一个地震活动期内的强震活动规律,可以对比并预测未来的强震活动.
根据对位场迭代法向下延拓的研究,提出可下延异常的逐次分离过程,并以此来阐述迭代法向下延拓,揭示迭代法向下延拓的物理实质.同时也可用于说明迭代法向下延拓的收敛以及噪声干扰
本文提出了强震成因的外核对流上升体顶托说,根据强震前时纬残差的大振幅摆动的观测结果,在一些假定之下,可估算得到外核上升流的速度可达到100 m/s,比板块运动要快8个量级,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城附近发生了MW6.3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欧洲空间局共享的ENVISAT ASAR卫星资料,生成了3幅独立的同震位移图像.采用当前流行
利用UV/O,法对糠醛废水中的乙酸进行光氧化降解实验.讨论了pH值、光源、阴阳离子等因素对乙酸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压汞灯(400W)为光源,对500mL浓度为8mmol/L的乙酸溶液,在温度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电压下电场诱导组装的酶/聚电解质多层膜表面酶分子的聚集拓扑形貌, 研究了膜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随操作电压变化的关系以及酶在膜表面聚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