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孕前体质量指数与母婴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1年在全国39家二级以上专科及综合医院分娩的48 867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临床资料。按照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18.5 kg/m2≤BMI<23.9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7.9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Logistic回归评价母亲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过期妊娠的发生率及危险度;胎儿的不良结局: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及危险度;以及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产及阴道助产的发生率及危险度。
结果(1)与正常体质量组相比,孕前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度(RR)分别为0.68、2.29和6.02;妊娠期糖尿病的RR分别为0.71、2.27和4.99;(2)与正常体质量组相比,孕前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巨大儿的RR值分别为0.59、1.99和3.15;孕前低体质量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RR值为1.62;(3)与正常体质量组相比,孕前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剖宫产分娩的RR值分别为0.59、1.99和3.15;阴道自娩的RR值分别为1.45、0.69和0.46。
结论孕前肥胖是许多母亲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前低体质量则会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加强孕前体质量控制宣教力度,避免体质量过轻及过重,可减少母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