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文化创意产业和将创意思想运用于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及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与效应,并对此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增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经济已步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再结构的过程”(Manuel Castells,2003),文化要素和人的创造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这种主导要素的变迁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加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意力经济、体验经济等侧重于吸引力和人本感受的经济切入点不断涌现,强调文化底蕴和认同感的各种创意便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发展的这种内外驱动,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和“未来产业”。
  旅游产业也逐步进入软要素驱动阶段,在旅游者需求动态变化的发展背景下,旅游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型旅游产品推出的速率和频率逐渐加快,创意的力量日显突出。创意能够将自然和人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本(王慧敏,2007),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多地依靠文化资本等软性要素的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文化创意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文献研究
  
  (一)国外文献研究
  对创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人们对创新问题的探索。熊彼特(1912)认为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罗默(1986)则认为创意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动力。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创意国家”文化战略,1998年,英国文化体育部正式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使得创意产业的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部门成为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随后世界诸多国家都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也逐渐得到学术界关注。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意产业及产业边界(Howkins,2001;Michael Keane,2006)、创意产业的作用(Richard Caves,2002;Nicholas,2005)、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Angela,2005)、创意产业创新机制(Handke,2005)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Howkins(2001)认为创意产业就是产品都在知识产权保护内的经济部门,Richard Caves(2002)指出创意产业建立了一条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下构建新的产业构成的通道等。但国内外对创意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Grey Richards和Crisp Raymond(2000)提出了创意旅游概念,强调互动性措施对创意旅游的重要性。
  旅游创新研究一直为经济学家所关注,Sheldon(1997)研究了新技术对传统旅游创新的影响,Mattsson(2000)对旅游企业创新的组织与管理进行了研究,Halager(2000)研究了旅游创新的空间组织与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等问题,Vermeulen(2002)对创新理论在旅游业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应该说,创新理论是创意经济最有力的理论支撑,尽管创新不等同于创意,但从创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建立在人的创造力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创造也蕴含着创新的基本理念。
  
  (二)国内文献研究
  国内对创意产业(又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在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及介绍、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的探讨、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等方面。在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兴起背景的介绍(金元浦,2006;沈山,2004;胡晓鹏,2006;姚东旭,2007;荣耀明,2005;等)、创意产业前景的展望与发展的倡导(丁俊杰,2006;奚建华,2007;等)、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厉无畏、王慧敏,2006)、创意产业与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厉无畏,2006;周蜀秦、徐琴,2007;熊凌,2004;佟贺丰,2005;魏鹏举,2005;王缉慈,2005;莫建伟,2005;齐勇峰,2005;周振华,2003;等)、创意产业的空间集群特征和创意人才的培育问题(王缉慈,2006;丁俊杰,2006)、创意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厉无畏,2005;花建,2006、2007;刘丽、张焕波,2006;陈楚,2007;李玉敏,2007;张秋平,2006;邓达,2007;吴俐萍,2006;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及其外部性对供给政策的影响(海江、谭翔浔,2005;李庭新、李书,2005;秦霖、邱菀华,2004;等)等方面对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出现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之后,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学者们主要对创意旅游产业的概念(厉无畏、王慧敏、孙洁,2007)、创意产业对旅游产业发展借鉴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冯学钢、于秋阳,2006)、从供需两方面分析创意旅游的形成条件(冯学钢,2008)、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意模式(王慧
  敏,2007)、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营销整合(杨劲松,2006)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三)国内外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研究不足
  国内外对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大多从产业的宏观层面进行,或者就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某一环节进行整合研究,缺少从产业全程价值链的视角,研究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本质。
  
  三、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的本质是结构主导型的发展,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以市场拓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以消费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下,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资源的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可称为旅游资源。新兴的视觉经济和注意力经济告诉我们,旅游业在资源外延上具有无限性,存在于各类有形物质载体和无形的活动内容之中,只要旅游者有需求,就可以看作旅游资源,就可以通过创意挖掘而融入到旅游产业链之中。
  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助于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为重塑旅游地的产业品牌打造良好的基础。旅游产业是一种资源依托型的产业,尽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旅游、虚拟空间旅游等新型的旅游形式,但其仍然是建立在或实或虚的旅游“资源”基础之上。因此,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存在的前提,也是旅游品牌构建的基础,各种资源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决定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在强调旅游文化性体验的今天,丰厚的文化品味——文化品类的丰富、文化风格的独立、文化形神的精美等,构成了旅游品牌的内涵基础和品牌竞争力的核心。
  
  (二)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交流与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商品日益丰富并趋向同质化,于是商品中“精神性”的观念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一些无形附加物,如品位、感受、感觉、情趣、意味等则更易产生“共鸣”与认同,并大力追求。因此,由创意决定的产品差异性,对创造高附加值的贡献,远远超过产品质量的贡献(厉无畏,2006)。
  旅游资源是生产旅游产品的“原材料”,以创意转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产品和旅游的产业资本,是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产业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的新途径。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旅游产业价值链上的核心价值要素。“旅游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产品创新的多维性,既可以是一种需要大量投资的物态创新,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创意,而后者无疑更具意义”(崔凤军,2002)。“创意”通过对旅游产品层次化、系列化和高品位化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个性化沟通性的服务,促进旅游产品种类的增加、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品品牌的提升,实现产业增值,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旅游产品的创新促使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三)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的创意营销是围绕着旅游者的体验诉求来进行的,因此,其本质上是体验营销。旅游体验营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摆脱思维定势,采用差异化的服务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的需要;其次是人性化,旅游体验营销要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满足顾客内心被关爱的需要,建立情感联系与顾客的忠诚度;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旅游体验活动就是在营销理念的引导之下顾客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顾客既是旅游体验的主体,又是体验营销的产品,使顾客的体验附加值大大提升,实现了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需要从以下层面着手: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思维创造旅游产品;选准旅游营销的载体和突破口,用发散的思维进行营销组合;建立目标市场顾客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
  
  (四)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产业吸引力
  影响旅游产品需求的因素繁杂多样且多处于变动状态,导致旅游需求的弹性大。一方面,创意旅游可以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其强大的辐射力不仅有利于扩大产品与服务的市场,还有助于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旅游消费具有分层的特点,创意旅游模式要通过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用消费来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实现旅游经济的增长。
  此外,创意旅游还有利于培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旅游时尚,突破传统旅游产品的静态和单调,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与消费欲望,来实现对旅游消费的引领,扩大消费需求,这对吸引投资,实现消费需求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2、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3、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
  4、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创新与发展[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5、李美云.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旅游学刊,2008(1).
  6、Goeldner,Charles R.Ritchie,J.R.Brent,Mclntosh,Robert Woodrow.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M].Wiley,2000.
  7、解永秋.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8、曾蓓,崔焕金.旅游营销的新理念——旅游体验营销[J].社会科学家,2005(2).
  9、李秀金.旅游文化创意:载体与产业转型[J].社会科学家,2008(1).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8YBB062),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支持计划项目。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其中,王兆峰为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有企业步入转型跨越期,各项体制、机制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深化和改革。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财务管理,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存的传统观念、固化模式和管理体制依然束缚着财务管理的有效变革,导致财务管理目标不清、信息不畅、监管乏力、素质偏低、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企业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财务管理的自身变革和突破迫在眉睫,只有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入手才能有效地切入症
期刊
摘要:品牌网络商城以其品牌独特性、美誉度、号召力等优势为依托实现潜在品牌拓展消费效应;品牌拓展具有优势和劣势。探索适合国内品牌网络商城品牌拓展商业模式和创新策略,推动品牌网商拓展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和促进拓展产品结构转变,保持品牌网商拓展链良性循环。  关键词:品牌网络商城;品牌拓展;策略  品牌网络商城品牌拓展策略,是企业利用品牌优势在网络商城推出系列产品、换代产品或兼并、收购、控股其他公司的策略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企业的财务决策也是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的条件下制定的。伴随着能源企业深入改革,其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已成为能源企业勘察投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及现状堪忧,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出措施建议,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加强对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全过程监督和控制,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高校项目经费是高校科研能够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科研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高校项目经费在分配、使用等各个环节管理不到位,致使项目经费流失现象严重,导致科技领域的创新缓慢,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概述了目前高校项目经费管理使用的现状,分析加强高校项目经费管理使用的重要性,提出加强项目经费管理使用的措施,以保证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项目经费;高校;管理使用 
期刊
摘要:煤矿企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矿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也需要加强其财务内部控制,有效规范煤矿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程序。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财产安全及数据的完整,要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我国煤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当前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其原因,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单纯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应用而生,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本文将介绍管理会计的产生、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目标,并以煤炭企业为例,说明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在具体应用时主要从财务分析、成本预测和经营预测三个方面来说明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能,社区组织在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东省潮州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突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两大重点,强化社区工作队伍、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工作机制三大保障,使城市社区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本文针对潮州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
期刊
摘要:文章以2008年四川地震为背景,分析我国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系统,并与日本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系统进行比较,寻找我国的差距所在,运用内部控制理论为日后改进提供依据。运用计算机检索日本和我国各官方网站数据库及主流媒体上与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系统相关的信息,归纳、总结和比较两国医疗应急管理机制、法制管理、防范措施和绩效,运用内部控制理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日本注重危机管理,实行联动管理,有较完善
期刊
摘要:基于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安徽省1978-2008年产业结构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存在互馈机制,但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相对于消费结构,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但也不能忽视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VAR模型;协整检验;格兰
期刊
摘要:环境保护日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话语,通过模型求解和比较静态分析,文章集中揭示了监管机构的监管强度、企业的合谋程度与对监管的再监督、监管业绩评价和企业的本质能力等方面的有机联系。研究指出,环保实际上是牵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建设与中、微观角度的社会主体培养是推进环境保护过程中都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环保监管;合谋与防范;动态博弈    一、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