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llm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书面表述能力发展得较慢,主要原因是语篇衔接手段运用得少。基于此,文章作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了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语篇衔接手段;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5-0066-01
  一、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语篇衔接问题
  写作是书面的文字表述形式,是学习者在吸收所学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写作能力的发展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语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篇组织能力。语篇组织能力即语篇衔接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得较慢,作文在语篇衔接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不懂得对语篇整体性进行把控,不会运用衔接手段和过渡词,作文结构松散、逻辑混乱、文义断裂、中心不明。其实,这种现象和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局限性有关。教师缺乏科学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只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上,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但是不知如何将这些材料有机地、合理地组织起来。
  二、语篇衔接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开展了对语篇的研究。Jackson(1957) 最初提出了语篇衔接概念。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and Hason)随后对此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在1976年合作出版了《英语中的衔接》(Cohension in English)一书,这也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创立。
  语篇衔接理论认为,语篇是由若干语义层面的关系和语法层面的关系构成。大量衔接手段的适当使用可以使语言产生很强的黏合性,从而将一个个独立的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组织在一起,形成有意义、有内涵的语篇。
  三、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运用的尝试
  1.系统介绍衔接手段,学生初步建立语篇衔接的概念
  笔者直接向学生介绍了语篇衔接理论的基本知识,先对衔接手段的两个大类型进行系统的描述:语法衔接和语义衔接;再逐个讲解具体的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并给出了一些适当的段落和语篇来阐释说明,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思维加工和记忆,建立起语篇结构的宏观概念,初步地了解衔接手段的内涵。
  2.阅读教学中验证,学生深刻认识语篇衔接手段的意义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们的精选之作,因此,在教学时,笔者会从语篇结构的角度精讲课文,剖析作者的衔接手段。有时,笔者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赏析课文,了解作者如何通过有效的衔接手段来实现文章的架构和语义的连贯。最终,学生深刻认识到衔接手段的重要性,并利用它們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
  3. 开展必要的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篇衔接手段
  学生一旦理解了语篇衔接的意义、懂得了衔接手段的使用方法,他们就会跃跃欲试。笔者设计了一些从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语篇手段运用练习。通过这些有梯度的写作训练,学生们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衔接手段,写作能力稳步上升。在进步的喜悦和成就感中,学生摆脱了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在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准确灵活地运用衔接手段,是高中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关键。笔者根据语篇衔接理论来指导学生写作,经历了三个递进的步骤,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只重语法的传统写作教学法。
  在此教学过程中,笔者还获得了另外的启示:教师输入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输出。教学内容需结合高中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特征,由关注“教的目标”变为关注 “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知识理论和教学对策,丰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李长忠.语篇的衔接、连贯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25-28.
  作者简介:徐永红(1972—),女,江苏南京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考。文章先是简要叙述问题教学法的概念以及价值,随后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1-0054-02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数学知识,还需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发展离不开资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也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在区域竞争中对资源的争夺、掌控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的流动性加强,这更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使掌控资源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基于区域角度,分析了资源的内涵与特征,进一步指明了区域加强资源掌控的途径。
摘 要:例题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基础,教师通过例题对知识进行讲解可以达到数学知识点的转化与课堂迁移的目的。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理解课题教学背景和例题教学作用上存在一定偏差,导致数学例题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此,文章基于新课标背景先介绍了数学例题教学的意义所在,并进一步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相关措施,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例题教学;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
摘 要: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等责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率,对社会主义高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概况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按照教
摘 要: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文章对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数学是整个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初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