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IP银行”赋能中职动漫专业重构的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适合中职学校动漫专业开展IP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生态”新策略:凝练动漫专业校企合作的经验及资源,校企联合创办“IP银行”,以类似银行储蓄的方式,吸收学生最宝贵的创意设计储存在银行里,放入特定设置的储备池(或称库),实施教学改革优化学生的IP创新能力,重构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可行的产教融合方式升级校园创新创业新体验,探索适合动漫专业开展IP创新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最终形成一套相对科学化、简明化、艺术化、易操作、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动漫专业;产教融合;IP银行;教学改革
  一、重构中职动漫专业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的学习生态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体,在全国率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央已批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东莞市处于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间节点,更确立了东莞市全球先进制造业的中心地位。从当下的IP经济发展趋势看,IP,原指知识产权,是一个权利法律概念,但近两年随着国内不断出现火爆的IP影视、IP游戏、IP动漫、IP音樂、衍生品等等,国内对于IP的认识逐渐成熟,IP已成为一种国内新兴的经济模式和重要的经济载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其中创新创业与IP经济深度融合,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扩大就业、改善社会纵向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对动漫专业提出“重构”的教学改革要求。笔者曾于2013年主持课题《中职学校动漫专业漫画课程项目化教学行动研究》,该课题历经多年的教学改革,完成了一系列成果,并收获了职业教育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二等奖”。笔者认为,该奖项既是对我校动漫专业已取得成果的高度认可,更对动漫专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深切的期望和要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实践过程中,我校的动漫专业在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培养、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对口实习与就业等多方面均已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职学校动漫专业办学典范。如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赋能动漫专业再次发展及创新,持续培育及再造,成为我校动漫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值得研究探索的关键问题。
  结合《关于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新要求,教育部将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化,促进书证融通,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我校动漫专业于2020年5月获批广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技术节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此为契机,以“IP银行”为核心的动漫专业教学改革为抓手,深度实施动漫专业的重构显得迫在眉睫。
  产教融合背景下,我校的动漫专业校企资源高度集中,产业链相对完整,可凝练打造成“IP银行”,探索学生IP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实现重构动漫专业教学体系的目标,主要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原生内容创新能力强。原生内容体现了IP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潜在价值,也是IP资源的核心价值,是产教融合进行IP全产业链开发的重要基础。
  第二,合作企业的IP互通能力强。我校动漫专业的校企资源丰富,以东莞市影朝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在3D动漫模型开发、设计、衍生品等领域独树一帜;以东莞市鹰尚影业有限公司为例,其在影视剧改编、短视频创作等领域独具一格;以广州骨狸动画制作有限公司为例,其在动漫动画设计、特效制作等领域实力雄厚。三家企业落户于学校动漫实训中心,兼顾核心课程教学,具有高效的IP互通能力。
  第三,IP衍生影响力巨大。学生的IP创新项目经过合作企业多种形式的优化和培育后,IP资源的品牌影响力将获得极大程度的提升,包括提升学生的跨界融合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牌、提升企业的IP衍生价值变现。
  综合看,产教融合背景下,凝练校企现有资源,联合打造“IP银行”,构建专业发展新平台,实施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对动漫专业的课程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包括培育动漫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化学生对IP内容(文创)的追求、增强学生知识能力与市场能力的转化能力、优化学生的能力展示和个性表达的体验。从而助推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校园文化体验的升级,师生风暴合作边界的拓展,形成一大批五彩斑斓的IP内容、影视剧本、动漫模型、作品专利等知识产权宝库,最大化完善中职生创新创业生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一)国内现状简述
  IP经济也称粉丝经济,其核心是通过粉丝进行商业变现。IP经济的流程一般是先从火热文学作品当中挖掘具有巨大粉丝量的IP,然后通过改编文学作品,进入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范畴,粉丝购买继而获利。从目前来看,电影、动漫、游戏三项是IP运用最多的模式,变现容易,收益较高。总体上来看,IP属于文化产业,内容是其核心,当前IP在逐步泛娱乐化的进程当中,因其具有风险较少、易于营销、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等优势,发展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IP经济对创业者来说一个很好的机会,具备一个成熟的IP,能吸引众多投资人的目光,而投资风险则相对较小。当前IP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进行边融资边创业,以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和《滚蛋吧!肿瘤君》为例,两者都是缺乏拍摄资金,然后通过众筹平台进行粉丝集资拍摄的电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众筹和IP经济有相似之处。另一种模式是最近出现的网红模式,顾名思义,通过网红自身作为IP运营,然后通过电商创业等手段收获经济利益,相比传统创业方式,难度更低,也更容易成功。
  当前IP开发(内层)是最核心的环节,IP开发的中层是根据图文创作,改编成动画片、动画电影,外层又可以称为IP的终结层,主要是游戏制作、周边衍生品等方面。动漫衍生品又可涉及广告、游戏、玩具、家具用品、服装等多个方面,而且动画形象相比真人更具备跨国界、跨文化传播的基础。近年来,收入增长、消费升级带动国内玩具衍生品支出增加,国内玩具消费增长前景良好。2015年,我国家庭平均玩具支出为22.3美元,而市场发展成熟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家庭平均玩具支出分别为180美元、98.9美元。随着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平均玩具消费额将快速释放,将为全球玩具衍生品市场销售额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   (二)国外现状简述
  国外许多IP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沉淀,比如美国迪士尼经典IP米老鼠、唐老鸭和日本哆啦A梦、龙珠、海贼王等现象级IP。随着优质IP的稀缺和价格不断上涨,影游联动和版权转换对IP生命周期和盈利期的延长明显动力不足,票房高原期时代,美日等影视动漫公司积极探索IP衍生品市场,利用自身IP内核,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已沉淀出相对完善的影视、动漫IP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产业链,有些IP衍生品甚至能反哺IP影视、动漫本身。
  美国具有全球最完善的影视衍生品产业链,拥有世界规模最大且数量最多的IP主题公园以及集研发、设计、营销综合规划和布局于一体的衍生消费品经营模式。日本的动漫产业已形成程序化的完整且独特的IP授权盈利模式,IP变现效率全球顶尖。日本动漫产业的起步时间与中国大抵相当却发展迅速,与美国的全产业链布局不同,日本创作和制作企业呈现小、散、多的特点,逐渐形成了销售集团和特色的IP版权委员会模式,加速IP变现。
  三、教学改革的框架设计
  (一)改革的核心內容
  着力重构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翔实的IP商业案例为纵线,以宏观的产业分析为横剖,系统梳理IP热潮背后的产业趋势、资本布局、商业逻辑、价值变现等各个方面,为动漫专业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内容红利时代IP蕴藏的强大商业蓝海。
  加快探索校企共建“IP银行”的运营模式最大化实现IP多元价值。加大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力度,完善IP人才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IP管理平台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实现IP价值垂直深耕,精准培养、优化学生的IP内容并培育学生“自IP、自品牌”的创新创业新体验。
  持续推进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升级。鼓励和支持师生积极投身IP创新,强化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允许学生用IP成果申请奖学金等等。增强合作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校企核心课程深度融合,健全IP成果转化的机制。
  加快升级校园创新创业新体验。跨专业联动,共享“IP银行”平台,挖掘学生群体的IP文创内容,例如小说、漫画、影视剧本、电子发明等等,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创新创业细分领域,倡导价值创造和内容创新精神。
  (二)改革的关键目标
  高质量动漫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涌现。“IP银行”赋能专业教学改革,一批可复制的课程性成果加快推广。
  优质IP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内容、文创型创新创业加快发展,产学研用更加协同,培育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创新的优质IP,实现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的良性循环。
  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升级。校园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更加完善,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平台能力显著提升。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汇集多方资源,成立“IP银行”,行动探索“IP银行”的运营模式(基础、授权、创新、增值、拓展),培育、优化优质学生IP内容,并使其成为连接内容企业与价值变现的桥梁。
  完善课程体系,制定动漫专业IP创新、孵化、构建、运营及营销的课程大纲,以文学、影视、动漫、游戏、音乐等文创领域为立足点,以翔实的商业案例为纵线,以宏观的产业分析为横剖,系统梳理IP热潮背后的产业趋势、资本布局、商业逻辑、价值变现等各个方面,为动漫专业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内容红利时代IP蕴藏的强大商业蓝海,赋予学生差异化发展的最大可能。
  明确“IP银行”的合作定位及长线运营模式,资源共建共享,显著提高动漫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优质IP为核心,涵盖设计制作、营销推广、出版发行、衍生品开发等全产业人才标准。
  四、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简述
  以重构我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首要目标,以设立“IP银行”为实践平台。以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动漫专业深厚的办学成果为基础,以十二年数十家企业校企融合历程为经验,以移动互联网时代IP经济快速发展为市场背景,实践研究动漫专业学生优质IP培育、孵化的实现路径。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IP银行”作为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稳步实施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动漫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IP银行”实施教学改革,同步打造校园文化创新生态圈“创新+”。以IP内容为基础形成的校园创新文化潮流,借助“IP银行”的平台推动,内容和企业优化得以升级,使得IP内容更加丰富,企业优化更具市场化,激活IP的流通性与变现性,校园文化的创新驱动模式更加多样化,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价值最大化:在IP内容、企业优化和创新驱动的三重包围下,一个升级版的校园文化创新生态圈得以有效建立。
  运用“IP银行”开发的视野和专业的运作,打造中职动漫专业学生的“文化力”和“科技力”。IP银行的重要使命,是用更开放的视野和专业的运作,为学生的创新IP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比如,将无形的IP转化成有形的产品、IP授权对接、IP产品裂变和衍生等等,在学生创新IP和市场运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使成果转化、推动创新走向市场,助力专业升级,促进价值放大。
  五、教学改革的成果形式
  该项教学改革的成果形式较为丰富,视其维度、深度、难度、角度等具体实施效应,可提炼总结的成果形式如表1所示。
  六、教学改革的受益面分析
  动漫专业学生受益。相关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提升,尤其是在IP内容的学习、创新、优化、运营、价值转化等方面,最大化提升专业深化、自主探究、团队合作、项目实施等学习体验。
  动漫专业教师受益。专业教师实施IP课程及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视野得到发展,辅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也将得到增强。
  学校办学品牌受益。一则学校动漫专业的办学品牌实现IP人才闭环培养可持续发展,二则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随着“IP银行”和动漫专业的发展同步深化,学校的办学品牌可随之放大。   合作企业受益。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企业通过“IP银行”的平台深入到动漫技术技能人才的多元培养环节,实现动漫高阶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同时完成IP内容的锻造和选拔,IP的商业价值变现和IP数据库的积累。
  区域行业经济收益。IP经济市场的选才需求进一步释放,本土的行业、企业围绕IP可衍生的资源及人才更加丰富。
  七、特色及创新
  (一)实践探索可循环的动漫专业创新生态圈建设路径
  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渠道多元化、制作门槛大幅下降等特点,以内容为基础形成的动漫专业创新文化潮流,借助“IP银行”的平台运营,内容和教学模式得以升级,使得内容更加丰富,企业指导更具市场化,动漫专业技术技能的创新驱动模式更加多样化,从而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的价值最大化:在内容、企业指导和创新驱动的三重包围下,一个升级版的中职学校动漫专业创新生态圈得以有效建立。
  (二)创新驱动赋能校园新文化的新体验
  创新启蒙的教育作用。学生通过IP创新体验,获得关于创新乃至创业的最初启迪。
  自我能力的塑造作用。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等等。
  思想领域的宣传作用。成功的创新内容、标杆IP、期间的艰辛和知识圈,适合沉淀于广泛的校园文化宣传中。
  实践认知的正面作用。学生在IP孵化期间,通过内容创意、专业知识、社会经验、创新意识等实践体验,進一步深化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业务水平。
  八、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构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总体设计,应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IP银行”赋能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内容、文创型创新创业加快发展,产学研用更加协同,培育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创新的优质IP,实现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的良性循环,以可行的产教融合方式升级校园创新创业新体验,探索适合动漫专业开展IP创新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褚建伟.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与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1).
  [3]张军平.终身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模式与完善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3).
  [4]张厚,鞠智芹,刘刚,等.大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教育研究,2015(04).
其他文献
编者按:教而优则研,除了教书育人,名师还肩负着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责任。南粤优秀教师黄雪珍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既照亮他人,又照亮自己——在全力以赴、一步一脚印追逐自己教育梦的同时,不遗余力助人找到教育方向,让青年教师也能如她这般,勇敢而坚定地奔向教育梦。  黄雪珍,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优课”评审专家,江门市第四批名教师培养对象结业综合考核优秀,江门市小学数学兼职教
期刊
编者按: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回归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和学界热议的话题。虽然不同专家、学者由于视角、维度等的不同,对工匠精神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论述,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明确的,大体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协同、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与职教名师的基本特质高度吻合。职教名师是工匠精神理想的“代言人”,职教名师的成长过程正是工匠精神不断累积的过程,
期刊
摘 要:在这几年内,我校在小学低年段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构建了“小学低年段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课堂模式”,改变传统课堂中的灌输方式,采用“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品词析句,让学生动情”“赏读想象,让学生抒情”“拓展延伸,让学生延情”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体验,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实践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坐落于民间艺术之乡沙涌村,这里世代信奉一种龙首鱼身的吉祥物——鳌鱼,且由此衍生的鳌鱼传说被广为传颂,鳌鱼舞更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孕育鳌乡学子的摇篮,沙涌小学一直致力于传承鳌乡文化,将鳌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创新融合到教学中,创立“风物化人,多彩人生”的办学理念,以传承鳌乡文化为切入点,开展个性化、特色化和系列化的活动,班级建设各具特色,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综合素质。  
期刊
摘 要:部分小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等原因,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很有必要。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分析造成该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找到症结所在,然后用爱心、恒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其次要重视阅读在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向学生推荐好书,让学生“以读养德”。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分析;心理辅导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小夕今年9岁,在读三年级,曾经是留守
期刊
策划人:方观生  本期栏目主持人:熊宏华  策划人语:“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本源教学识物明理”的教学理念便致力于做到这样,其主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看中思、在做中悟,有效地打破了学生认为物理学科枯燥又抽象的固有偏见,使学生对身边诸多物理现象怀揣一颗好奇之心,让学生玩出智慧、看出门道、悟出真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注重观察和实验是我们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
期刊
摘 要:少先队与生俱来的政治性和儿童性注定了其活动对于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存在重要意义。《少先队改革方案》和《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工作条例》重点强调了少先队的“自主性”和队员的自主教育能力。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豪山庄小学的少先队活动阵地——蒲公英广播站的活动为例,陈述以队员为中心在少先队阵地活动开展自主教育的具体做法——明晰少先队员的自主意识,落实少先队员的自主实践,重视少先队员的自主评价。  关键
期刊
缘起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2020年的鼠年新春,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宅家做饭做家务,全天候亲子陪伴,探索全新的备课、上课、辅导模式……  作为毕业班的数学老师,我有幸接到为全年级上辅导直播课的任务。选题、备课、调试设备,似乎不难,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主播”首秀。  我在其他老师直播的时候,看到有的学生并不按照要求改实名,更有甚者,在评论区发表与课堂无关的玩笑甚至“污言秽语”。这样的学生还不止
期刊
摘 要: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需求统称为写作学情。作文教学不能仅按照教材编排的作文体系来上课,要在大体跟着体系走的基础上,关注写作学情,以学情为依据设计有效的写作课堂。大胆打破“体系化”模式,根据写作学情设计的微型化写作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写作学情;微型化;写作教学  一、学生写作与作文课堂教学现状  写作在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不可或缺,但是“写作难”几乎贯穿着
期刊
编者按: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致力于培养不惑、不忧、不惧,顶天立地的人。王小玲老师便是这样一位“童心点灯人”,“童心如诗向远方”,是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李季教授给王小玲老师的一本著作写的序言,也是对王小玲老师教育情怀和风格的形象写照。从教二十二年的她,以爱业、爱书、爱人勾勒出一幕幕场景,如星星般闪烁在她的生命长河中。  王小玲,中南大学硕士学位,现任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语文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