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精子来源辅助生殖子代情况观察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200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精子(供精/夫精)辅助生殖技术(ART)子代出生缺陷及性别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IVF/ICSI治疗并成功分娩的246例新生儿一般情况和疾病分布,依据精子来源不同分为:夫精-体外受精(H-IVF)组,供精-体外受精(D-IVF)组,夫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ICSI)组,供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D-ICSI)组,比较新生儿性别比及出生缺陷率差异。结果:246名ART新生儿中夫精组和供精组性别比无差异(133:100/92:100,P>0.05),其中H-IVF组与D-IVF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CSI组男婴比例高于D-ICSI组(143:100/50:100,P<0.05);ART新生儿异常体重主要表现为低体重,异常体重儿娩出率(26.0%/29.9%)及出生缺陷率(2.5%/3.2%),夫精组与供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夫精ART新生儿疾病构成为循环系统1例(男)、神经系统1例(男)和唇腭裂1例(女),供精ART新生儿疾病构成为神经系统1例(男)、泌尿系统1例(女)、生殖系统1例(女)和唇腭裂1例(男)。结论:不同供精方式ART新生儿出生缺陷和IVF出生婴儿性别未见差异。
其他文献
世界IC、整机和服务价值链的放大比例为1:7:10,高端整机产品中的硅含量已经大于40%。中国IC设计产业布局的燕子模型内含四个三角,闻芯而动,技术是根,人才是本,创新是魂。创新包括技术
基于对IC测试接口原理和系统结构的阐释,具体针对型号为SL431L的电源芯片,提出改进测试电路的方法,电压测试值的波动范围小于3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