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r-TNFα质粒的构建及基因-放射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pEgr-TNFα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联合放射治疗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效果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TNFα cDNA插入pcDNA3.1质粒的多克隆位点,用:Egr-1的启动子替代pcDNA3.1质粒的CMV启动子,构建成pEgr-TNFα重组质粒;建立小鼠B16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在不同时间测量肿瘤体积,并检测照后15d部分免疫学指标。结果 pEgr-TNFα基因-放射联合治疗后第3~15天,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单纯基因治疗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小鼠脾脏NK细胞毒活性、IL-2分泌活性、腹腔巨噬细胞TNFα和IL-18活性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 pEgr-TNFα基因-放射联合治疗抗肿瘤作用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和单纯基因治疗组,同时可以减轻放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鼻咽癌和结直肠癌树模型,探讨和比较两种癌癌变过程中多基因、多阶段、多途径的发生发展模式。方法 根据118例结直肠癌和140例中国南方鼻咽癌比较基因组杂交的数据,利用Desper等建立的软件,分别构建结直肠癌和鼻咽癌的树模型。结果 结直肠癌树模型提示,-18q和+20q可能是结直肠癌变中的重要早期事件,并且-18q先于-17p出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鼻咽癌树模型提示,-3p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