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泽磊(1990-),男,汉族,江苏江阴人,金融学硕士,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摘要:目前,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使得社会对证券投资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此,证券投资基金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市场中,对投资者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及套利行为的特征,继而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有利于不利两方面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了解这一行业提供参考,也为其投资行为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套利;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影响
  引言
  作为投资行为中的一项证券重要内容,证券投资行为目前市场上广泛流行。早在1997年,政府便已经颁布了有关管理证券投资行为的规定,这标志着机构投资者正式开始出现在了市场中。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到1998年,我国上海深圳两地已经开始在网上发行证券投资基金,这标志着证券投资基金的正式设立,自此之后,证券投资基金便开始在市场上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套利是在证券投资基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的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着消极影响。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及套利行为特征
  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得以与政府对这一投资行为的支持,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影响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同时也一跃成为了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除了政府的扶持之外,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与个人投资者的支持与选择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随着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不断增多及其对投资行为理解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个人投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的,而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方式来进行投资,则可以有效的规避上述风险,对其自身收益的提高具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因此,相对于自身投资来说,目前个人投资者也开始逐渐倾向于选择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投资行为。调查显示,从2005年到2007年,我国证券投资的账户总数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125.7万增加到了2582.51万,共增长了近20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与资产净值增长状况如图所示:
  除此之外,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大。一方面,我国个人投资者出于对投资收益提高的需要,会理性的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及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其进行理智的购买。另一方面,私募基金以及保险基金等领域的投资者也会对证券投资进行进行了解。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影响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套利行为主要包括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以及基金套利等很多种,不同的套利行为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这一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波动。
  二、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不利分析
  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市场稳定性以及市场价格的影响与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三方面,以下文章主要将三方面不利影响展开来进行了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的流动性增加了证劵市场的不稳定性
  以开放式基金为例,首先,根据开放性基金的要求,基金的投资者在需要对基金份额进行赎回时,可以自行的完成交易,而资金管理者对于这一行为只能被动的接受。在证券市场价格对于投资者较为有利时,投资者便会增加所持有的基金份额,而一旦证券市场价格对于投资者不利,投资者便会适当的减少基金份额,此时,为了使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基金管理者通常会改变投资战略,这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十分不利,因此可以说,机构投资者的流动性是会增加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的。其次,宏观经济的低迷会导致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得不到保证,而一旦出现上述现象,股票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的抛售,此时大盘指数也就会相应的作出调整与改变,这对于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性的保证十分不利。
  (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加剧了证劵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效应,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指的是机构投资者迎合市场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去进行投资。总的来说,羊群效应对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首先,在羊群效应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跟随决策者来进行,而不是理性的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这就使得决策者的行为会从整体上影响投资行为,从而加剧了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其次,羊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市场信息,如果市场信息较为良好,投资者一定会受羊群效应的影响而追加所持有的证券,反之则会造成投资者的恐慌,这对于市场价格稳定性的保证十分不利;最后,羊群效应会导致市场上变化过大,此时对于一部分缺乏经验的经理人来说,很可能会受其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
  (三)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
  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所使用的并不是从买入到持有的投资策略,而是会选择选择调整金融工具组合的构成,这就会导致证券市场上需求的不断变化。总的来说,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主要体现在对证券市场趋势的追踪以及对动量交易的了解两方面。首先,对于市场趋势的追踪来说,如果能够在完善的证券市场的基础上来实现,是可以进行的,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证券市场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投资者的这一行为必将会对证券市场造成影响。其次,对于动量交易来说,其核心是为了寻求一定时期内金融工具价格变动的连续性,如果在一定时期内,金融工具的价格成上涨的趋势,此时机构投资者便会对其进行连续的抛售,反之则会对其进行连续的购入,这一行为对证券市场价格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其与金融工具的基础价值向背离,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这对于证券市场效率的发挥十分不利。
  三、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有利分析
  (一)机构套利方面
  作为证券市场上主要的套利者,机构投资者手中所持有的证券量十分巨大,而一旦发生交易,其数量也一定要相对较大,这对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增强十分有利,除此之外,套利交易还会使得市场参与这的套期保值成为可能,而作为衍生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保证,套期保值的出现对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是十分有利的。
  (二)对证劵投资基金的作用
  机构投资者在对大量的证券进行抛售会买入的过程中,一定会使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得到增加,因此可以说,机构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会增加证券投资基金的流量,进而也就会增加其收入。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随着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出现,我国的证券市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总的来说,机构投资者套利行为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积极与消极两方面,首先,套利行为可以有效的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增加证券投资基金的流量,但同时也会使造成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其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机构投资者套利的行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需要金融行业人员必须加以重视的。(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珂.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C].郑州大学,2011(04).
  [2]韩超;位华玲.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套利行为及其市场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9).
  [3]周焯华;黄珂.行为金融视角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2009(11).
  [4]陈国进;张贻军;刘淳.机构投资者是股市暴涨暴跌的助推器吗?——来自上海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11).
其他文献
三年前,他们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回乡之路,青春的旗帜飘扬在广袤的田野.rn他们是中国最小的“官”,他们是中国最年轻的“官”.rn大学生“村官”,这个并没有编入行政序列的
当今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引发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多样性、矛盾性和功利性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因其教育的科学性、长期性、专业性而成为一切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中的失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失范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专业化的要求,教育实践从小学到大
期刊
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环境问题引起了更广泛更高度的重视,碳税应运而生。许多发达国家已实施碳税政策多年,碳税不仅为它们带去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还包括政治效益。基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要体现党的先进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
牡蛎壳味咸、涩,性微寒,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功效.但这里却介绍较少人知的,牡蛎肉的神奇养生效能.
期刊
期刊
制定一整套严谨可行的措施,杜绝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行为,让权力和工程在阳光下运作.形成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机制,项目审批与土地出让、工程招标投标等环节容易滋生权力寻租
施工企业被动发展的问题与风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施工企业的暴利时代已成历史,激烈竞争带来的是利润被蚕食、经营风险与日俱增.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易受国家宏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習習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習的習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習,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良好;学習習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