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构建合作学习模式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伴随新课标而来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将合作学习使用的得心应手值得我们来研究。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使用合作学习,如何使合作学习产生理想的效果,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应该注意些什么,本文在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 适合 效果 注意事项
  
  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的发展。
  
  一、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
  
  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二是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合作学习。教师只有明确了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才能去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精心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比如问题如何提出?要求学生做到什么?以什么形式组织等等。三是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四是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角色,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二、合作学习方法的选择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有时又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问题都通过学生去合作完成,那么何时让学生合作完成,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呢?笔者认为学生合作学习一般适合于这样两种情形:一是所涉及的问题的难度教大(如探究型问题),不通过合作学习难于完成;二是所涉及的问题对学生的认知上是互补型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认知上得到互补。为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好合作讨论的问题。
   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用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必须集中主要精力解决重要问题。围绕重点内容的得出展开合作交流,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针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设计一些讨论题,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为生动、具体,从而使知识成为思维的必然结果。
   ⒉新旧知识迁移时用合作交流
  不少知识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似之处,若能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或思维方式迁移到新知识上去,学生更具有探究新知的欲望。此时,如果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去交流,可驱动学生的思维并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交流:⑴直线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公共点的个数、d和r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呢?⑵圆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呢?是否也可以用公共点的个数来定义呢?⑶观察两个圆形模型的相对运动:①两个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有何变化?圆上其他点的位置是怎样的?②涉及到哪些量?③在每个位置时,公共点的个数和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通过交流,学生将已知的内容很自然地迁移到未知的内容上去,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使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致,学得牢固,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依赖于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
  ⒊解惑释疑用合作交流
  解惑释疑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密集性。例如在学完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后,许多学生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为此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回答:⑴切线有哪几种判定方法?⑵切线有哪些性质?⑶将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其两个推论概括成一句话;⑷有哪些常用的辅助线?分别举例说明。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对切线的认识更清楚,更完整了,这也标志着本节知识的融会贯通。
  ⒋解决探究型问题时用合作交流
  探究型问题的难度教大,不通过合作学习难于完成或者得不到比较完整的结果。这时候学生迫切希望得到协作,此时安排合作学习,学生定会全身心地投入。
  ⒌矫正错误用合作交流
  教学中难免有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此时,若能抓住这类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交流,然后有针对性地矫正错误,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普遍学生认为只要a2+b2=c2,就有∠C=90°;反之则∠C就不等于90°。为此,教师可设计这样的练习:判断具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这种由学生自主纠错并探索得出的结论显然比教师的直接灌输更有意义,多了一次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的机会。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更正错解,可深化知识,增强了辨别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三、组织学生合作学生的几个注意点
  
  ⒈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合作小组”;
  ⒉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要使得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提出的问题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⒊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羊式”的,要组织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
  ⒋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总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特别要注意的是绝不能让合作交流去“牵”着学生走,不要以为交流多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的参与率就高了;更不能用合作交流代替一切学生的独立思考。否则,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质量就会下降,合作学习也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合作交流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需要时合作才是合作的最好时机。
  
  参考文献:
  1.《终身受用的学习策略》作者 温斯坦中国轻工出版社
  2.《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作者 刘胜康中国社会出版社
  3.《素质教育理论与之践精要》作者 柳斌北师大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必将开拓现代化学教学新思路。    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的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化学教学中融合科学思想与人文教育,是新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中学生 写作兴趣 激发 培养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长期以来,很多中学生都怕写作文,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成绩的关键。  从心理学上看,兴趣是人倾向注意某事物或研究某事物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面临改革的当代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如何认识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何进行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这是每一为教育工作者都应探索的问题。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最后,教师
期刊
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但是,时下小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往往小学生的想象不太现实,但充满憧憬的神奇色彩,对未来生活信心十足。我们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在观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理想的翅膀,让他们绘制未来的蓝图。  例如:围绕“未来—
期刊
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长期被教育贫困所掩盖的教育内部的深层次问题正逐渐暴露,这些教育内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都集中指向了新时期教育的两大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发展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而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是为
期刊
摘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变注入式教学
期刊
摘要: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教学手段,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实验 兴趣 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学生能够看到实验,很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入手,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探求如何使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   为此,我们应该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
期刊
音乐课是音乐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质的教师执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自身的素质各不相同,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也各有所长。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音乐教师将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要使自己适应教育形势,跟上时代步伐,并做一个学生欢迎、敬重、信任的老师,这就需要音乐老师不断进取,努力探索,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制定了三维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如何在物理实际教学中落实标准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本文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主动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 重视探索过程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它所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