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音乐教学经常出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形,这样的矛盾显现出来的是音乐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问题,而背后暴露的深层次的矛盾是,初中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到课堂活跃的气氛,收获不到成就感。基于这一问题,笔者对初中音乐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活跃气氛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师生互动,活跃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并不只是课上多一些欢声笑语,而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真正的兴趣。通常认为,音乐课是轻松活泼的,因此音乐教师要开放音乐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善于激发师生互动,以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
  这里所说的师生积极互动,是指音乐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不能只是教师范唱而学生跟唱,这种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注定了课堂的气氛无法活跃。反之,如果师生积极互动,课堂上的气氛就容易活跃起来。需要指出的是,师生积极互动的内容可以是语音音乐相关的所有要素。
  比如,在教《蝴蝶飞》这首歌的时候,笔者先问学生熟悉哪些音乐组合,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些音乐组合有哪些,最喜欢哪些组合所唱的歌曲,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喜欢的组合的名字及歌名。
  这样师生之间就有了一个积极互动的开始。随后为了将课堂引向教学的主题,笔者再通过多元互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小虎队组合:笔者先向学生介绍了小虎队组合的三个人的照片,同时用小虎队的一些经典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学生看得非常认真,听得非常仔细,一段时间之后就有学生开始提问:这是些什么歌?这么好听!这个组合的名称叫什么?等到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动机,再向学生介绍《蝴蝶飞》这首歌,学生就有了积极的学习动机,而《蝴蝶飞》这首歌本身的旋律,又足以打动初中学生,轻快的旋律加上优美的内容,无疑可将学生带入歌声的世界。
  通过以上的师生积极互动,音乐课堂就呈现出气氛非常活跃的状态,这个活跃的气氛既与音乐学习内容有关,也与课堂的组织形式有关。
  音乐陶冶情操
  如果说师生积极互动还是基于教学方式所做出的努力,那通过音乐本身,用音乐的旋律与内容,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都知道,音乐向来都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来获得心灵上的享受,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升自身的素养。
  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不能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像上面所教的《蝴蝶飞》这首歌曲,虽然说距离今天的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时间,但是这首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已经是经典形式的存在。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每年的教学中只要教学方式得当,只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那一样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进而让学生真正实现用音乐来陶冶情操。
  具体的教学中,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在上述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在学生产生了学习动机之后。笔者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一边给学生呈现《蝴蝶飞》的歌词,一边播放《蝴蝶飞》的曲,作为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认真阅读歌词的时候,接受背景音乐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肯定是积极的影响。于是,在课堂上就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刚开始,学生认真阅读着歌词,构思着歌词所带来的意境,看到“海风在我耳边轻诉着老船长的梦想”,学生就仿佛自己在海边一边吹拂着海风,一边听着老船长诉说他的梦想一样;看到“贝壳爬上沙滩看一看世界有多么大,毛毛虫期待着明天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时,好多学生都感觉自己仿佛就是那个贝壳,或者是那只毛毛虫……这些在课后通过调查的方式所获得的认识,制止了学生在欣赏歌词、感受音乐的过程中,确实已经进入了歌曲的意境,而只要学生进入了歌曲的意境,音乐就必然会对其心灵产生陶冶作用。
  这个时候的课堂,可能没有欢声笑语那种活跃的气氛,但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音乐的迷恋,对歌词的咀嚼,就说明此时的课堂气氛也是活跃的,这不是表现在肢体动作上的活跃,而是流淌在学生血液里的一种活跃。
  生生相互欣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笔者还发现,在学生歌唱的时候,如果能够引导他们实现相互鉴赏,也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学生学会了《蝴蝶飞》这首歌时,笔者让学生个体,或者一个小组的学生,轮流着唱;而其他学生则充当倾听者、评价者的角色,这样生生之间实际上就形成了相互欣赏的关系。事实证明,只要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策略得当,那他们相互欣赏的时候就不会带着嘲笑的心情(这是其他音乐课堂上很容易出现的情形),真正的相互欣赏就会发生,而课堂气氛也就会因此而活跃起来。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活跃课堂的气氛需要有效的策略支撑,音乐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时候,必须高度关注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任亚妹.如何讓音乐课堂“活”起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z2).
  [2]曾美芬.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音乐教学[J].吉林教育,2015(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其他文献
黄霉素(Flavomycin)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是德国赫斯特公司在70年代初期开发的.由于其具有抗菌作用强,性能稳定,与其他添加剂不产生拮抗作用,不产生耐药性、无残
笔者从河蟹育苗的种蟹培育和幼体培育两个方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河蟹育苗普遍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以及育苗问题而带来养殖的负面效应;分析了河蟹育苗存在问题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金融监管以及推进防风险进程。对于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债券市场而言,有必要考虑和探析信用评级现有问题所导致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累积。因此,在理论分析
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形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长期成长,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因此,教师要构建科学的反思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反思是一种素养,对于学习与教学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反思,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重新认识,在二次认知中突破思维桎梏,提升学习的能力。当然,要想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并不容易,教师需要从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的推广,养殖密度不断增大,产量不断提高,但病害也日益严重,其中对虾红体病就是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的养殖经验,就对虾红体病谈谈个人的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学习资源。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资源丰富、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各学科教师的青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运用微课,可以为教师高效教学开辟新途径,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以下三方面对微课
摘要: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10年规划,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作为一线的教师也必须扎扎实实地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确实让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深度融合,而微课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  关键词:微课;学生;高中生物  微课,其实就是具体而微的传统课堂,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除了具备传统课堂应该有的特点以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资源共享。那么,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如何利用微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其中针对校长工作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指出做校长要做整个的校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