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巨大憩室并小肠扭转1例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人男 56 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半年,加重3 小时"于2011年4 月23 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10 年10 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胀痛,休息后可缓解,于当地县医院诊治,考虑为"胃炎",给予抑酸治疗后好转,后患者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于上级医院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提示"小肠功能紊乱,回肠起始部巨大憩室",期间再次行小肠镜检查提示"小肠憩室伴炎症、小肠寄生虫感染",即为患者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后缓解,3 月前患者于本地探亲,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于我院内科住院治疗可缓解,3 小时前患者饱食后再次出现上腹部阵发性胀痛,如刀割样,并向后背部放射,难以忍受,伴恶心、呕吐数次,均为胃内容物,吐后上腹部疼痛仍无缓解,急诊科以"小肠憩室伴感染"收住我科,入院查体:T 37 ℃、P 98 次/ 分、R 20 次/ 分、BP 122/9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呻吟不止,口唇无发绀,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平坦,全腹肌柔软,未触及包块,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4 次/ 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肠鸣,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肠鸣,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入院后急诊行上腹部CT回报示"小肠系膜扭转",完善相关检查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围绕肠系膜上动脉顺时针扭转360度,扭转肠管呈暗红色,腹腔少量淡黄色渗出液,先将扭转小肠复位后,见扭转小肠血运及色泽恢复正常,距屈氏韧带40cm回肠见巨大憩室,囊袋大小约5cm×5cm×4cm,囊袋质软,探查其内空虚,囊袋基底部较宽,探查直径约1.5cm,因囊袋与肠系膜致密粘连,分离粘连后,遂行小肠憩室切除+小肠端侧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解剖标本见回肠憩室内空虚,未见寄生虫及食物残渣,术后病理回报示"小肠憩室、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术后住院10天出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复明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00 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B,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A.结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静脉输液造成的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和温热水湿热敷对60例静脉输液导致的液体外渗患者进行处理.按液体外渗先后顺序随机分组,
本文叙述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特殊地理气候条件,进行第三代塑料窗开发设计,实现建筑节能65%的要求,取得了节能保温的效果,并对塑料门窗抗风压进行了计算.
目的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加强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及各项检测.结果 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阻止了医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1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5 例,在常规治疗无效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 对肾癌的诊断、分期价值.方法 自我院2007 年1 月~ 2010 年12 月收治病理证实为肾癌的患者中,回顾性选取30例实行多层螺旋CT 平扫与增强平扫,观察其
目的 通过对1 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护理,在专科创面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病情观察、消毒隔离措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患者经治
目的 探讨针刺颈交感神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50例门诊、住院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取仰卧位,针刺交感神经,使患者颈部产生胀感或麻感.留针5-6分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少儿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50 例假性近视少儿,采用耳穴压豆方法进行治疗.3 日更换一次,10 次为一疗程,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效果分析.结果
一、概述动物实验被应用广泛于生产生活军事国防生命科学等各项活动中,实验动物、仪器设备、信息和试剂,是科学实验经常涉及到的,动物实验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四大支撑条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