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小板减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SLE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血小板≤(20~30)×109/L且伴有出血表现的患者,采用泼尼松≥1 mg·kg-1·d-1合并长春新碱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短期治疗,待血小板≥(40~50)× 109/L且无明显出血表现时改为低剂量泼尼松(≤0.25 mg·kg-1·d-1)治疗并长期随访,效果显著,而且感染等不良反应少见.为评价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对这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采用中剂量泼尼松(≥0.5mg·kg-1·d-1)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

其他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1].SLE病因迄今未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2].反转录病毒,尤其是近几年特别关注的人类内源性反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HERVs)被认为可能是SLE发病中重要的病因之一[3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我们把它当做“虚构了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反衬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的经典文言文来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肺虚邪恋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顺尔宁治疗,对照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