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但是一份合理评价量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总结、试用、再总结,最终形成符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的评价指标。在上学期我对我校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评价作了一些研究,我的研究由以下三步骤组成。
一、初次尝试,听取建议,修改评价指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门课程,说起来,这门课知识性内容少,动手实践的内容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为孩子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活动来,9月份一开学,我就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表,决定在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都要使用这份评价表,希望能够将其作为常态评价的一种手段,让评价贯穿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切实达到评价符合学生实际,激励学生乐意参与实践活动。(评价表如下)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给我的奖励星
小组奖励
积 极 参 与
团 结 协 作
整份表格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两方面内容。学生自评体现在“给我的奖励星”活动中,学生根据课堂发言,给自己做出评价,填写的方式是“画星”。教师评价体现在“小组奖励”,从两方面来评,分别是: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奖励的方法也是 “画星”。积极参与星主要是看学生参与课堂和小组活动时是否有热情,积极主动;团结协作星则体现在小组活动中组员是否团结,组内活动效率是否高。教师通过观察每个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星。接下来两周时间,我边使用评价表,边进行调研,从每班找到3位同学,听取他们的意见。
孩子是最纯真的,听说要讨论评价表的问题都禁不住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每次活动肯定有最好的小组,小组评价的“星”多,有没有奖励啊?”
“有奖励好,您奖励小组什么呀?”
“如果小组展示得好,我们画什么星呢?”
“看到评价表就想到要做班上最好的小组,如果有竞争,会不会有的同学记录不真实,我觉得要让同学记录公正。”
……
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考虑的问题很实际,既然是评价,一定有“好”的小组,他们希望给与表彰,我认为是可行的。同时,他们也提出小组交流时要给奖励星,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因此,第三周,我根据孩子提出的建议对评价表进行了修改。(见下表)添加了教师评项目“认真表达”星,小组展示后老师给较好小组的奖励。另外,添加了 “月总结”一栏,这是小组评比用的,评比得胜的小组会有奖励。
二、观察思考,分析症结,细化评价指标
一个月结束了,评价表到了总结的时候了,按照先前制定的办法孩子们要数出这个月得星数量。随着每个小组热火朝天的数星,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小组的效率不高。原本我设计是用10分钟全部完成评价活动,包括:小组数星和班级评选。但是实际用时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前两个班都用了15——20分钟才完成活动。其次,在记录上发现有的同学将老师评价小组的星也记录在了“给我的奖励”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要好好观察一下下一个班的小组,寻找其中的症结。
再一次上课时,我巡视在小组周围,随着他们的活动,我发现,在数星活动中,小组的任务量集中在一两个人的身上,其他人大多旁观,这样造成时间长,效率差。询问那些旁观的孩子:“为什么自己的评价表自己不总结呢?”“我不太清楚怎么数,担心数错了,如果错了,同学都该说我了,干脆不数了,给组长放心。”我又找了记录出现问题的同学,了解他们的想法。他們表示:不太清楚黑板上老师给小组的星是哪一个项目的,所以就写在一起了。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感到评价项目中具体操作的细节孩子们还不是很清楚,如果能在评价表上有所体现就好了。想到这里,我拿起评价表自上到下仔细的看了又看,感觉到,小组奖励的确存在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给小组画的“奖励星”到底属于哪一种,表格上没有明确,造成孩子也很糊涂,久而久之,“小组奖励”都成了“给我的奖励”了。再有,月总结没有说明具体方法,使得很多孩子从“不明白”到“不作为”,这样,大量的工作交给组长做,使得小组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工作效率低。基于这些,我决定要在评价表的 “可操作性”上做点“文章”,一切要以孩子容易操作为标准。下面是修改后的评价表。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给我的奖励
小组奖励
月总结
积极
参与
绿色星 团结
协作
红色星 认真
表达
黄色星 给我的奖励、小组奖励 两项相加
三、再次使用,吸取经验,完善评价指标
修改后的评价表又继续使用了两个月,在使用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加强反思。通过学习,我发现,仅仅有教师评和学生自评,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因此,在评价表中,我增加了“组员互评”这一项,评价方法是在每一次小组活动结束后,组内的同学用“画星”的方法互相评价,对认真参与活动,对小组活动有所贡献的同学会得到同伴奖励给他的一颗“星”。在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每个月总结时,小组还可以根据组员的综合表现,提名小组的出色组员,记录在评价表上。下面是又一次修改过的评价表: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给我的奖励
小组奖励
月总结
自评
积极
参与
绿色星 团结
协作
红色星 认真
表达
黄色星 给我的奖励
小组奖励
两项相加
组员评
出色组员
通过本学期的使用,我觉得此份评价表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利用什么样的评价指标能更好的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该使用什么评价指标呢?怎样突出孩子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呢?如何将孩子一个学期的活动进步利用评价呈现出来呢?如果再能适时加入“家长评”的内容就更好了。总之,我会将“评价”作为自己长期不懈的研究点,在新学期,做到对评价内容在使用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改进,让评价表更好的引领我的课堂,引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明天的辉煌。
一、初次尝试,听取建议,修改评价指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门课程,说起来,这门课知识性内容少,动手实践的内容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为孩子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活动来,9月份一开学,我就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表,决定在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都要使用这份评价表,希望能够将其作为常态评价的一种手段,让评价贯穿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切实达到评价符合学生实际,激励学生乐意参与实践活动。(评价表如下)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给我的奖励星
小组奖励
积 极 参 与
团 结 协 作
整份表格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两方面内容。学生自评体现在“给我的奖励星”活动中,学生根据课堂发言,给自己做出评价,填写的方式是“画星”。教师评价体现在“小组奖励”,从两方面来评,分别是: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奖励的方法也是 “画星”。积极参与星主要是看学生参与课堂和小组活动时是否有热情,积极主动;团结协作星则体现在小组活动中组员是否团结,组内活动效率是否高。教师通过观察每个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星。接下来两周时间,我边使用评价表,边进行调研,从每班找到3位同学,听取他们的意见。
孩子是最纯真的,听说要讨论评价表的问题都禁不住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每次活动肯定有最好的小组,小组评价的“星”多,有没有奖励啊?”
“有奖励好,您奖励小组什么呀?”
“如果小组展示得好,我们画什么星呢?”
“看到评价表就想到要做班上最好的小组,如果有竞争,会不会有的同学记录不真实,我觉得要让同学记录公正。”
……
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考虑的问题很实际,既然是评价,一定有“好”的小组,他们希望给与表彰,我认为是可行的。同时,他们也提出小组交流时要给奖励星,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因此,第三周,我根据孩子提出的建议对评价表进行了修改。(见下表)添加了教师评项目“认真表达”星,小组展示后老师给较好小组的奖励。另外,添加了 “月总结”一栏,这是小组评比用的,评比得胜的小组会有奖励。
二、观察思考,分析症结,细化评价指标
一个月结束了,评价表到了总结的时候了,按照先前制定的办法孩子们要数出这个月得星数量。随着每个小组热火朝天的数星,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小组的效率不高。原本我设计是用10分钟全部完成评价活动,包括:小组数星和班级评选。但是实际用时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前两个班都用了15——20分钟才完成活动。其次,在记录上发现有的同学将老师评价小组的星也记录在了“给我的奖励”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要好好观察一下下一个班的小组,寻找其中的症结。
再一次上课时,我巡视在小组周围,随着他们的活动,我发现,在数星活动中,小组的任务量集中在一两个人的身上,其他人大多旁观,这样造成时间长,效率差。询问那些旁观的孩子:“为什么自己的评价表自己不总结呢?”“我不太清楚怎么数,担心数错了,如果错了,同学都该说我了,干脆不数了,给组长放心。”我又找了记录出现问题的同学,了解他们的想法。他們表示:不太清楚黑板上老师给小组的星是哪一个项目的,所以就写在一起了。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感到评价项目中具体操作的细节孩子们还不是很清楚,如果能在评价表上有所体现就好了。想到这里,我拿起评价表自上到下仔细的看了又看,感觉到,小组奖励的确存在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给小组画的“奖励星”到底属于哪一种,表格上没有明确,造成孩子也很糊涂,久而久之,“小组奖励”都成了“给我的奖励”了。再有,月总结没有说明具体方法,使得很多孩子从“不明白”到“不作为”,这样,大量的工作交给组长做,使得小组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工作效率低。基于这些,我决定要在评价表的 “可操作性”上做点“文章”,一切要以孩子容易操作为标准。下面是修改后的评价表。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给我的奖励
小组奖励
月总结
积极
参与
绿色星 团结
协作
红色星 认真
表达
黄色星 给我的奖励、小组奖励 两项相加
三、再次使用,吸取经验,完善评价指标
修改后的评价表又继续使用了两个月,在使用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加强反思。通过学习,我发现,仅仅有教师评和学生自评,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因此,在评价表中,我增加了“组员互评”这一项,评价方法是在每一次小组活动结束后,组内的同学用“画星”的方法互相评价,对认真参与活动,对小组活动有所贡献的同学会得到同伴奖励给他的一颗“星”。在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每个月总结时,小组还可以根据组员的综合表现,提名小组的出色组员,记录在评价表上。下面是又一次修改过的评价表: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给我的奖励
小组奖励
月总结
自评
积极
参与
绿色星 团结
协作
红色星 认真
表达
黄色星 给我的奖励
小组奖励
两项相加
组员评
出色组员
通过本学期的使用,我觉得此份评价表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利用什么样的评价指标能更好的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该使用什么评价指标呢?怎样突出孩子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呢?如何将孩子一个学期的活动进步利用评价呈现出来呢?如果再能适时加入“家长评”的内容就更好了。总之,我会将“评价”作为自己长期不懈的研究点,在新学期,做到对评价内容在使用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改进,让评价表更好的引领我的课堂,引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明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