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措施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保证产妇安全,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36例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等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经过护理之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获得痊愈。结论:产妇产后阴道较为脆弱,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保护产妇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防治;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的现象。产后出血几率占整个分娩总数的3%左右,它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因此,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孕妇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产后出血现象有上升之趋势。文章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36例产后出血患者,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符合胎儿产出24 h 内阴道出血≥500 ml 的诊断标准,年龄 20 ~36 岁,平均 25.3 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5例,孕周36 ~ 41 周,排除精神疾病史、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9例,胎盘影响9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软产道损伤6例。
  1.2方法
  1.2.1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容积法加称量法:胎儿产出后,将积血器置于产妇臀下,测量出血量多少;或将产妇垫垫至产后 24小时,计算方法:(产妇垫湿重-干重)/1.05 = 失血量[2]。
  1.2.2产后出血急救方法
  首先布置好抢救人员,各司其职使抢救工作有序进行,迅速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其次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决定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而发生肺水肿。再次,采用按摩子宫、宫腔填塞纱布、子宫底压迫缝合、子宫动脉结扎等方法治疗子宫出血。如以上方法无效,实行子宫切除术。最后,对软产道撕伤给予有效缝合,立即清除胎盘残留物,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者,要及时输新鲜血、凝血因子。对于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最重要的是找明产后出血原因,针对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鉴于大多病人对出血存在恐慌的心理,因而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要安慰病人,做好心理工作,以解除其心理紧张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治。
  1.3结果
  36例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无一例产妇死亡,无不良反应、后遗症发生,均获得痊愈。
  2.护理
  2.1产前护理
  做好产前的各项检查,旨在尽量消除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各种因素。针对一些有贫血、胎盘早剥等现象的孕妇,医护人员要加强产妇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对那些初次生产有恐惧感的产妇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可能性。
  2.2产时护理
  产时护理是针对产妇在生产工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状况做一些准备和预期。做好产时护理,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密切监测产妇的宫缩、胎心、宫口开张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与产妇以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如产程延缓和停滞等,要尽早检查发现,并且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二是密切监测胎心变化。自然分娩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胎头压迫,会对阴道造成一定损伤,从而产生肿胀等现象,采用冷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局部微血管出血,减少组织液渗出,从而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三是留意胎盘剥脱的情况,胎盘剥脱关系到产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具有关数据统计:胎盘早剥所致的胎儿死亡率约为30%左右。而胎盘剥脱会导致孕妇疼痛和出血,因此医护人员在接生时要防止过早、粗暴揉挤子宫的行为。同时,医护人员和医生要做好紧急备案,如遇胎儿产出后半小时胎盘依旧没有娩出,此时医护人员应积极分析其中原因,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采取人工剥离胎盘术,以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针对产妇第一次生产的紧张情况,医护人员可采用适当的催产素,以缩短分娩过程,防治产后出血。
  2.3产后出血护理
  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现象是十分严重的产后并发症,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密切检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还要及时关注出血量等情况,尽量配合好临床医生工作,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护理。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尽快查明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人工剥离胎盘的方法,仔细检查产妇的阴道,及时缝合阴道裂口。二是针对不同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充足的血液补充,同时控制好静脉输液的速度,避免因输液过快导致其他并发症。三是保持产妇合适的体位。保持合适的体位,既可以使产妇减轻产后疼痛感,又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产妇产后应保持平卧位,以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产后出血产妇体温较低,要做好保暖防护。四是确保产妇的呼吸道畅通。针对不同产妇身体状况,对呼吸吃力的产妇及时输氧,输氧标准为每分钟5L左右,观察产妇面部情况,看是否出现口唇、指甲红润等,则可以判定吸氧是否产生效果。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产后出血一般由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胎盘因素等造成。针对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出血护理即产后出血急救,是保障产妇和婴儿生命安全的有效举措[3]。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为阴道流血、继发性贫血和失血性休克等,其中失血过多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之类的并发症,因而必须预防产后出血。当前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加强产前检查,增加对预产状况的了解度,二是在生产过程中识别产后出血可能导致的情况,三是积极处理产后出血,做好产后出血护理等。
  在对本次36例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中发现,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等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抽查的36例产妇而言,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大因素,在36例中占了19例,占52.8%。其次,胎盘因素是造成产后出血的第二大因素,在36例中有9例,占25%。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这就为医护人员指明了,在产后出血的护理和急救中,要充分重视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这两个问题,及时采用应急预案,保障产妇和胎儿安全。因此,在护理中就必须做到对产妇的宫缩、胎心、宫口开张等情况要密切注视,就产妇子宫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案,在胎儿娩出之后,仔细观察产妇阴道的撕裂现象,及时进行缝合。同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随时关注胎盘情况,对胎盘位置不利于生产的情况要善于引导,对脐带盘结现象做合理的疏通,在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手部力道,避免粗暴揉挤。在产妇娩出后还要关注胎盘是否在半小时之内娩出,超过半小时,医护人员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产妇娩出胎盘。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3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出后出血的急救措施以及产妇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出血护理等方面,重点探讨了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可能导致的危险,保证产妇安全。
  参考文献:
  [1]高艳.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21.
  [2]邓宁,张丽芳.45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4):42.
  [3]黄醒华.防治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的热点议题.中國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85 -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予阿普唑仑、倍他乐克、谷维素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主要症状等。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18分[2]。  1. 3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阿普唑仑 0.4 mg,每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ENA)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AID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ANA、ENA检测的结果。结果:ANA在各种AID中均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皮病(P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DMCT
期刊
静脉炎是临床静脉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有关静脉炎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护理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对静脉炎的处理措施包括局部外敷或超短波理疗等方法,这些方法属于“被动护理”,我科采用增强型透明贴防治静脉炎取得了较好效果。  1静脉炎判断标准: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0版)的分级标准,将静脉炎分为4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痔疮肛肠治疗仪切除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痔疮肛肠治疗仪切除治疗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0.45%(31/44),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18%(41/44),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就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本组80例肺癌化疗患者当中共发生医院感染45例,占56.25%,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消化道感染是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变部位,发生率分别为53.33%、26.67%和8.89%,同时,患者发生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服用两个疗程,即一月一疗程,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服药到规定疗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有可比性。  1.2临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的2013年9月~2014年3月本院接诊的30随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记录与分析,并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数明显不同于对照组正常患者,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指标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检测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植入式输液港(VPA)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0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术后行x线片确定导管末端位置及观察有无血气胸等并发症,做好静脉输液港的健康宣教及护理。结果 102例病人均一次性植入成功,未出现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植入式输液港感染率低,应用方便,,维护间隔时间长,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为乳癌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期、可靠、安全的输液通道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治疗法在盆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4.13%,治疗有效率为93.65%;實验组患者治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