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拱桥”教学的数学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相同的内容领域,而且也体现在不同的内容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认知结构;知识与方法
  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下册“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25页的探究3有这样一个问题:图中的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m。水面宽4m。水面下降1m,水面宽度增加多少?
  本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解题习惯,自主地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根据学生直角坐标系建立的不同以及解释方法的不同,将学生整体的思维活动直观化,展现了学生真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水平和数学能力结构层次得以充分体现,展示了学生真实的数学能力结构。
  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二次函数这一章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教材力求让学生明白“函数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这样一个道理。在研究“二次函数”这一数学模型时,一直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探究3被安排在本章内容最后一节的最后一个探究,足见其价值,充分体现了初中函数教学“螺旋上升”的最高境界!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我们常进行如下类似巩固练习:
  例:如图,公园要建造圆形的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处安装一个柱子OA,O恰在水面中心,OA=1.25m。水流在各个方向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线落下,为使水流形状较为漂亮,要求设计成水流在离OA距离为1m处达到距水面最大高度2.25m。
  (1)若不计其他因素,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要多少米,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致落到池外?
  (2)若水流喷出的抛物线形状与(1)相同,水池的半径为3.5m,要使水流不落到池外,此时水流最大高度应达多少米?(精确到0.1m)
  学生经过慎思后往往选择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简解:(1)由于抛物线的顶点为(1,2.25),因此设y=a(x-1)2+2.25,又图象过点(0,1.25),所以a=-1,
  所以y=-(x-1)2+2.25。令y=0,得x1=-0.5(舍去),x2=2.5。 所以水池的半径至少要2.5m。
  (2)因为抛物线形状与(1)相同,所以设y=-(x-h)2+k,将点(0,1.25)、(3.5,0)代入,解方程组得h= ,k=3 ≈3.7。 所以此时水流最大高度达3.7m。
  恰当地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选用这些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更好地揭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数学认知结构。
  止步于此,笔者认为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还不够,上述一系列数学问题的解决只是关注了平面直角坐标法在二次函数中的应用。但我们更应注意到一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相同的内容领域,而且也体现在不同的内容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后续教学中,拓展类似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例:(2013年福建·龙岩卷,第9题)如图,边长分别为4和8的两个正方形ABCD和CEFG并排放在一起,连结BD并延长交EG于点T,交FG于点P,则GT=(  )
  (A).  (B).2  (C).2  (D).1
  本题运用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可以求解;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求解。笔者认为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图,可根据点的坐标求出直线BP与直线GE的函数解析式,然后求出交点T的坐标,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GT的长。
  又例:(2014年黑龙江·农垦卷,第28题)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CD⊥AB于点D。点P从点D出发,沿线段DC向点C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A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P运动到C时,两点都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线段CD的长;
  (2)设△C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S△CPQ:S△ABC=9:100?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CPQ为等腰三角形?
  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B长,再用等积法就可求出线段CD的长。
  (2)过点P作PH⊥AC,垂足为H,通过三角形相似即可用t的代数式表示PH,从而可以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利用S△CPQ:S△ABC=9:100建立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由CQ=CP可建立关于t的方程,从而求出t;由PQ=PC或QC=QP不能直接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借助于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及三角形相似,即可建立关于t的方程,从而求出t。
  对于(2)、(3)两个问题,笔者认为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Q(0,t)。过点P作PH⊥CB,垂足为H(作y轴的垂线也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以求出PH=0.6(4.8-t),CH=0.8(4.8-t),所以P(0.8(4.8-t),0.6(4.8-t))。问题(2):利用S△CPQ:S△ABC=9:100建立t的方程迎刃而解。问题(3):CQ=t,CP=4.8-t,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QP2=〔0.8(4.8-t)〕2+〔0.6(4.8-t)-t〕2。然后分三种情况建立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这样的解题思路很流畅,一气呵成,可谓心旷神怡。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把数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利于借助图形直观地探索数量关系的规律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希望学生除了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外,还能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回归数学的本质,发挥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7月12日,国土资源部举行上半年挂牌督办违法违规案件新闻发布会,公布了8起国土资源领域违法案件的查处结果。
企业之大,不在于职工人数之多,而在于高科技人才之多;企业之大,不在于工厂厂房之大,而在于有一个一心为企业谋发展的领导层;企业之大,不在于生产线的规模之大,而在于其文化底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贯彻和体现,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如何与思想
本文从"机械基础"课程入手,主要针对"说课"进行分析,就说课的"三定"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抓住教材进行阐述,结合章节进行举例,对于新教师招考、参加说课比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章针对学校留学事务管理的机构设置、功能和运行进行实证研究,在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思考,以期能为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文章从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索改革“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识图、几何精度设计、几何量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学模式也相应做出变化,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建立以生为本的创新化课堂成为现代老师们关注的重点。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并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其中就以创新思维能力为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的现代化教学课堂。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下文提出该问题的探究方案。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提高效率  前言:语文课
权力制约监督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核心问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现当代的理论家们都在孜孜求索。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的梳理发现,西方国家权力制约监督理论的发展遵循着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