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之王,巅峰对决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斯拉大战金刚》海报

  尽管在电影中一度被宿敌—王者基多拉“打回老家”,但所有人都知道,《哥斯拉2:怪兽之王》副标题中的“怪兽之王”,当指哥斯拉无疑。
  在怪兽电影史上,哥斯拉几乎拥有最强的名望。日本东宝公司拍摄的32部电影、好莱坞改编的3部电影,加上汗牛充栋的其他类型文艺作品,奠定了哥斯拉的“江湖地位”。
  之所以说哥斯拉“几乎”最强,是因为怪兽电影史上还有另外一名地位难以动摇的角色—金刚。假如哥斯拉是“怪兽之王”,金刚就是“怪兽之祖”。在怪兽电影发展近100年后,哥斯拉与金刚谁才是更有影响力的怪兽?这可能是一个会让双方粉丝争辩得面红耳赤的话题。

“怪兽宇宙”


  对于电影厂商来说,“看热闹不嫌事大”。《哥斯拉2:怪兽之王》的续集,正是暂定于2020年上演的《哥斯拉大战金刚》。无论谁是电影中的最终胜利者,两大怪兽界翘楚必将借助这部作品,继续巩固在影史上“头号怪兽”的地位。
  《哥斯拉2:怪兽之王》是“传奇影业怪兽宇宙”中的一部作品。在漫威影业成功推出“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宇宙”之后,众多电影厂商跟风,尝试打造云集不同类型幻想角色的系列电影。其中,华纳与DC影业推出了以蝙蝠侠、超人等人气美漫角色担纲的“DC超级英雄电影宇宙”,环球影业尝试推出由狼人、木乃伊、弗兰肯斯坦等参与的“黑暗宇宙”,知名恐怖电影导演温子仁则通过《招魂》系列和《安娜贝尔》系列打造出“招魂宇宙”。
《哥斯拉》剧照

  “传奇影业怪兽宇宙”已规划四部电影,分别是2014年的《哥斯拉》、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火热上映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以及明年登陆银幕的大结局《哥斯拉大战金刚》。
  “怪兽宇宙”的最大看点,无疑是哥斯拉与金刚的“宿命之战”。传奇影业不乏耐心,通过三部电影来铺垫怪兽电影史上最出色的两个形象的史诗式对抗。哥斯拉通过《哥斯拉》对抗“巨大的不明来历目标生物”M.U.T.O.初次展示实力,然后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中力克王者基多拉,并借此令其他复苏的怪兽臣服,真正展现王者霸气。铺垫金刚的电影只有一部,但金刚在片中也打赢了连场硬仗,生吞了巨型章鱼,报了被骷髅蜥蜴杀害双亲之仇。
《哥斯拉2:怪兽之王》剧照

  一山不能容二虎,哥斯拉与金刚越是威猛无匹,相遇交战时的张力越引人入胜。但影迷早已意识到,《哥斯拉大战金刚》肯定藏有“套路”—哥斯拉与金刚固然必有一战,但传奇影业很可能以“不打不相识”的模式,描述这对怪兽翘楚之间的关系。
  它们在前期交手之后惺惺相惜,最终联手对抗从外太空而来的侵略者、因某种原因复活乃至进化的王者基多拉—这种“识英雄重英雄”的戏路,似乎才是诠释两大头号怪兽傲视怪兽电影界的最佳表现手法。

渊源深厚


  哥斯拉与金刚最终握手言和,符合彼此在影史上的互动渊源。

  哥斯拉强大的破坏力、发动射线的技能、摄入核能的设定,都表现着日本人的核恐惧。

  1933年,梅里安·C. 库珀拍出《金刚》,这头巨型猿人类怪兽震撼了当时的观众。《金刚》的成功诞生,标志着怪兽电影特效走上新台阶。其后《原子怪兽》《金星怪兽》等怪兽电影相继问世。
1933 年的《金刚》标志着怪兽电影特效走上新台阶

  “怪兽电影”的理念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本多猪四郎与圆谷英二受其启发—包括以金刚为代表的巨兽形象,以及日渐成熟的由真人演员扮演怪兽的美国怪兽片拍摄模式—创作出哥斯拉形象。尽管创作哥斯拉的想法可以追溯到金刚,但哥斯拉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更沉重的内涵。
  曾造访过核爆后的广岛的本多猪四郎,其思想受到了核破坏场景的巨大冲击。而日本国民更是一直陷于核恐慌、战争、小岛资源不足、自然灾难频繁等阴霾情绪中。因此,日本新创作的怪兽形象,包含了反战、科技恐惧、反思人与自然状态等元素。
  1954年,由东宝公司出品的首部《哥斯拉》电影正式面世。哥斯拉强大的破坏力、发动射线的技能、摄入核能的设定,都表现着日本人的核恐惧,成为令人不寒而栗的时代象征。这丰富了哥斯拉的形象内涵,也促使哥斯拉发挥着“反思工具”的功能,不断登上银幕,又不斷得到日本国民的支持。
  相比之下,金刚的象征意义薄弱得多。尽管金刚被人类从骷髅岛老家绑架到城市、金刚与美式金发美女的互动,分别对应文化侵蚀、种族对立等社会议题,但哥斯拉能直接勾起一个国家所有国民的噩梦,成为揭开民族伤痕的符号,其思想内涵从一开始就十分深沉。
  时至今日,哥斯拉系列电影始终拥有一定的反思精神。《哥斯拉2:怪兽之王》中的男女主角和芹泽博士,分别代表了人类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和在两者之间寻找适应调和之道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表现出不同群体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主张。而“传奇影业怪兽宇宙”指出哥斯拉复苏与人类核试验有关,更是哥斯拉系列“核恐惧”精神的延续。

反向输出


  哥斯拉相对于金刚的另一“青出于蓝”的理由,在于“怪兽电影”这一类型,后来也通过哥斯拉和日本“特摄片”发扬光大,并进一步影响到欧美市场。而率先生产出怪兽电影的美国,反而在很長一段时间内鲜有代表性作品。有趣的是,这种“徒弟变师父”的状态的形成,也与金刚有关。
《哥斯拉2:怪兽之王》剧照《金刚:骷髅岛》剧照

  东宝公司购入了金刚角色的授权,在1962年推出《金刚大战哥斯拉》—这才是“怪兽之祖”和“怪兽之王”的首次银幕大战。影片的成功令东宝开始以年为单位制作哥斯拉电影,不断创作新的怪兽与哥斯拉对战。
  自此,哥斯拉系列走向兴盛,王者基多拉、魔斯拉、拉顿等怪兽,也随之日渐成为经典。
  哥斯拉系列的奠基人之一圆谷英二,有一个响亮外号—“特摄片之父”。“特摄片”字面意思为“采用特殊摄影技巧制作的影片”,实际上泛指由日本制作,强调采用微缩模型、真实爆破手法的幻想类电影。
  日本特摄片史上公认有三大剧作系列—奥特曼系列、超级战队系列、假面骑士系列。其中,奥特曼系列也由圆谷英二发起,“巨人打怪兽”是奥特曼的标志特色。由东映公司制作的超级战队系列,同样有怪兽元素。怪物首先以正常人类的形态与战队战斗,一旦陷入劣势就会变得巨型化。战队也会相应地召唤出大型机器人,与巨型怪物作战。哥斯拉、奥特曼、超级战队等特摄作品,构筑起日本的怪兽影视文化。
  然而,作为怪兽电影的祖师爷,美国怪兽电影的产量和质量均有下滑。根据维基百科“巨型怪兽电影列表”条目,以《金刚大战哥斯拉》为界,从1962年开始,30年来美国独立制作的相关电影仅有5部,其中包括《抓鬼敢死队》这种并非完全描写巨型怪兽的作品。而日本独立制作的怪兽电影超过20部。尽管这个条目未必完全可靠—例如1976版《金刚》在介绍文段中有提及,却没有出现在表单中—但依然足以反映日美怪兽电影产量差距之大。

  哥斯拉、奥特曼、超级战队等特摄作品,构筑起日本的怪兽影视文化。

  最终,怪兽电影变成一个由日本业界定义的类型。英语中本来有“Monster Movie”的名词,指代以幻想类生物为主题的电影类型。但“Monster”覆盖范围很广,异形、狼人、吸血鬼这种非巨型幻想类生物也包含其中。
  而日语中的“怪兽”一词,特指动辄把建筑物砸个稀巴烂的庞然大物。欧美地区的该类型电影爱好者,直接借用日语“怪兽”的罗马字母拼写,发明了“Kaiju Movie”这个词汇,专门形容以巨型幻想类动物为主题的电影。所以,尽管美国人是“怪兽电影”的创始人,但为这类电影制作出专属标签的却是日本人。
《环太平洋》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巨型机甲战士与怪兽肉搏这个概念真正展现在了银幕上

  1933年《金刚》之后,怪兽电影在美国长期不受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又出现一些代表作。例如《从地心窜出》(地底蠕虫类怪兽)、《侏罗纪公园》(恐龙)、《狂蟒之灾》(巨型蟒蛇)、《极度深寒》(巨型章鱼)等。1998年,索尼影业拍摄了好莱坞版《哥斯拉》,再一次证明哥斯拉以及日系作品在怪兽电影产业中的地位—这是一次东方怪兽向西方的反向输出。
  遗憾的是,这版《哥斯拉》被视为失败的翻拍,B级恐怖片风格以及哥斯拉变成雌性的设定,都成为水土不服的一部分。传统怪兽片迷不认可这部作品,普通影迷也觉得了无意思。

双雄并峙


  进入21世纪,西方怪兽电影终于看起来有了追赶的迹象,而且主题、风格颇为多变。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迷雾》,探讨了极限场面下的人性挣扎;《科洛弗档案》以“伪纪录片”和病毒营销的玩法,圈了一批粉丝;《异兽禁区》是一部“有怪兽的‘公路片’”,文艺色彩浓厚;《环太平洋》则是彻底地向日本致敬,“机甲打怪兽”显然受到《高达》《哥斯拉》等日系作品的影响……
  “传奇影业怪兽宇宙”也是美国怪兽电影复苏的表现之一。虽然日式元素显而易见、传奇影业背后有中国资本,但这个系列依然是在典型的美式好莱坞工业体系下打造的作品。
  相比之下,日系怪兽电影虽然地位依然强势,但这么多年来只是哥斯拉独撑大旗,缺乏有影响力的新IP。哥斯拉的品牌价值消耗巨大,一旦美国怪兽电影在故事、内涵、创作手法等方面重拾多样性,怪兽电影的市场格局也许有变。当初《金刚大战哥斯拉》成为日本怪兽电影乃至怪兽影视作品真正崛起的契机;明年《哥斯拉大战金刚》,是否会变成好莱坞抢占怪兽电影江山的标志性一枪呢?
  无论日美怪兽电影产业如何斗法,哥斯拉和金刚的地位很难动摇。“65岁”的哥斯拉有30多部电影加持,“86岁”的金刚则单凭在帝国大厦楼顶大战战斗机的一幕,就留名影史。新怪兽想挑战“怪兽之王”和“怪兽之祖”,还需要有新的现象级大作系列助推一把。
其他文献
也许是巴克德·阿巴蒂饰演的海盗太有魅力,60岁的索马里海盗教父阿夫韦内(Afweyne)也心动了,他打算去比利时兜售一个关于东非大掠劫的精彩故事。  这是2013年,《菲利普船长》的票房正在美国本土高歌猛进,阿夫韦内和同事坐上了前往比利时的航班。自负的他,答应给一部海盗题材的电影当顾问。但显然,前方等着他的,是一个圈套。  2009年,比利时的“庞贝”号挖泥船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该国警方为了抓捕幕后
2021年6月29日,美国加州的圣盖博水库几乎干涸  美国西部遭遇了1200年以来的史上最“渴”时期。  根据美国干旱监测机构的数据,美国大约40% 的地区正在经历干旱。在最渴的西部地区,2021年的整体降水量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部分地区(包括萨克拉门托、旧金山、拉斯维加斯和凤凰城等主要城市)的降水量,也仅为正常水平的1/3。  “异常干旱”属于干旱状态中最严重
2月24日下午,马哈蒂尔(中)突然辞去了马来西亚总理和所在的土著团结党荣誉主席的职位(资料图片)  94岁高龄的马哈蒂尔,是全球政治史中的一个奇迹。在今年2月24日之前,他保持着全球年龄最大政府领导人的记录。在2月24日下午,马哈蒂尔突然辞去了马来西亚总理和所在的土著团结党荣誉主席的职位,在短暂回归担任过渡时期总理后,未能成功回归相位。  马哈蒂尔主动请辞总理职位,立即引起连带效应。紧随其后,土著
布里斯班建筑群  澳大利亚财政年的最后一天,我和我的对象顺利拿到了新房钥匙。  这是我们的第一套房。  在国内,我们两人都没有参与过父母买房的过程。  在澳洲异国他乡,从无到有的购房经验值得记录和分享,毕竟这是过去30年人生中,我自己作决定花的最大一笔钱。同样紧俏的“学区房”  周末,往返家具城累得不行时,我躺在地毯上,对着我的对象说:“你敢相信么,我们真的买了自己的房子。”  他也累傻了,说道:
特朗普4月22日签署行政令,暂停部分外国人移民美国60天,以确保受疫情影响的经济重启时,美国失业者能够近水楼台先得工作,同时也为美国病患保存医疗资源。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多元与平等并不画等号,同样有先来后到、倚老欺新的现象。比如非洲裔相对于亚裔,政治能量更大;而欧裔移民里,也有各种矛盾存在。梦与现实  自古移民,动机无非有二:或避难,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农业社会的人们普遍安土重迁,移民者以避
龙目岛山顶风光龙目岛上林贾尼火山的广阔火口湖,当地人称为“Segara Anak”  4月4日,帝汶岛外海的热带低气压,在经过罗地岛周围时加剧为热带气旋“赛罗亚”(Seroia)。它环绕罗地岛一圈后,往西南边缓缓离去。短短几天的时间,“赛罗亚”在印尼的东、西努沙登加拉省,以及东帝汶,带来了巨量的降雨,引发山洪与水灾,截至4月14日已经夺走了225人的生命。  这是一个美丽与风暴并存的地带,而“赛罗
迈克尔·海泽的《双重否定》  从1960年代晚期开始,地景艺术在世界各地兴起,美国艺术家沃尔特·德·玛利亚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1977年,他在新墨西哥州渺无人烟的草原上找到一片大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那里竖起400根约6米高的钢柱,它们在雷雨来时会吸引闪电,这件作品称为《闪电场》。  这个巨大的雷电审美装置,可以说是地景艺术最极致的作品之一。它不像常见的雕塑或艺术装置只是被安置在户外就完事了,而
21世纪伊始,一部以列车为主题的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被引进中国大陆,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作为一部科普动漫,《铁胆火车侠》的初衷是帮助日本小孩子认识铁路及列车,每一集都会有新的火车侠登场,化身成为正义的使者,并在片尾介绍车辆原型。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许多家长也陪着孩子一同观看。动漫中的各种火车模型,甚至成了无数成年人的收藏对象。  日本铁道,即JR(Japan Railways简写)
希特勒于1934年向德国工人致意。对工人权利的关注是法西斯领导人最初呼吁的一部分  如今是“强人政治”的时代:执政者认为自己是被选举出来体现国民意志的,任何阻挡他们的力量,无论是政治反对派、司法机构、大众媒体,还是个人,都将被铲平。  虽然一些“自由卫士”常常被妖魔化,遭受无视、鄙夷,甚至诛杀,但是难民、移民、少数群体、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才是强人政治下最大的牺牲者。  一些评论者认为,这与20世
静谧的北极光  在北极旅行的四五年里,我经常会想起那两个短暂的小插曲。一个充满永恒与光芒,让我想到天然的壮丽,想到未被打扰的与生俱来的美;另一个如同被扭曲的梦,让我想到人类身心长期挣扎,最终还是与遥远的北极和解。两段插曲  夜晚在苔原上漫步时,我不断鞠躬致敬。我手插在口袋中,向鸟儿及其巢中的潜在生命颔首—因为在此偏远地区,其生命力之强出人意料;还因为静谧的北极光降临该地,其脚步如空气般轻盈,如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