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策略与案例分析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shi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式学习,主要是教师预先提出问题和任务,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组际合作,启发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合作式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并提升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 合作式学习 策略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把合作式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学习中了。《学记》中说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指的就是我们在学习时切不可一个人闭门造车,一定要向老师请教,和学友交流合作、讨论切磋,否则就会知识狭隘,目光短浅。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作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因为学科的独特性,对合作式学习的应用要求更高。合作式学习,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更好地发挥孩子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实践应用、动手操作的环节较多,学生们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合作式学习能有效地弥补同一班级学生水平差异,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合作式学习的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合作式学习,需要讲究策略,想方设法将合作学习方法和信息技术教学连接起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增强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作式学习准备阶段的策略
  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掌握班级学生们的学情,制订教学方案。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所以在合作式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人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分组。教师在分组时,一定要注意每组内学生的合理搭配,即按照比例一定的优秀生、中等生、薄弱生分配在一组,以便发挥优等生的带动作用。组内合作分工,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情特点及兴趣爱好,分配给适合他们的任务,如:搜集资料,制定计划,指导学习,检查作业等。
  2.合作式学习实施阶段的策略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与管理者。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及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学习环节,教师要及时布置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任务目标。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及时关注薄弱生在小组内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适时鼓励指导,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互相讨论,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合作式学习的引导策略
  因为合作式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要更多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策略在信息技术教學中的合作式学习实施中至关重要。教师要针对前期各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案例、数据分析、学情分析为基础,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实现组内角色分配、学习任务计划制订、自我评价标准制订等。
  三、合作式学习案例分析
  1.合作式学习阶段的案例分析
  笔者以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为例,探讨合作式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做一个关于“我的家乡——五彩淮南”的作品。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讲解合作式学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定学习目标,根据学情分组。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情境导入: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你们的家乡淮南有什么特色吗?(教师播放一个“我的家乡”主题作品)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要你们做一个关于自己家乡的主题作品。
  教学要求:作品的形式可以是电子板报、幻灯片、网站或Flash动画。通过分组合作,集体完成一个作品。
  学习过程:学生根据分工,分别进行文字编辑、图片收集、音频编辑、素材合成等工作。教师课堂巡视,发展问题及时指导。
  教学评价:首先小组自评,然后作品展示,组际评价,教师点评作品。
  2.合作式学习引导阶段的案例分析
  以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为例,学生在做“五彩淮南”的主题作品时,有几个小组都想制作“淮南美食”的方面的主题作品,教师进行了课前引导。
  导入素材:教师连续播放三个关于淮南煤矿发展历史的视频,虽然每个视频拍摄的角度不同,但都是关于淮南煤矿历史发展的素材。
  教师问题:大家连续看三个同一主题的视频,有什么感觉?你们喜欢吗?
  学生回答:不喜欢!太单调枯燥了!
  教师引导:你们想不想看看我们“五彩的淮南”?多姿多彩的淮南呢?
  学生回答:想!
  教师讲解:我们在制作视频的时候,如果每个小组的主题都是一样的,那么做出来的作品就会很单一,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因此老师要求大家集思广异,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小组之间做出不一样的展示淮南的作品,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我们淮南的精彩。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拓宽了,课堂气氛活跃,大家积极动手,相互合作,最终做出来的作品都很有特色,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式学习效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合作式学习,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群体学习的结合,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增长,取得仅仅依靠传统讲练结合的方式难以实现的效果。
  第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教师对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作业,每一项作业都涉及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小组内相互学习、讨论,不知不觉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第二,合作学习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间相互竞争,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教师通过“互评、师评、自评”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激发了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良好局面。第三,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能够显著性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成绩有,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对合作式学习的运用积累的一点经验和体会,现分享给大家,请方家指正。
其他文献
对连续催化重整装置的预加氢反应器顶部、循环氢压缩机汽轮机、重整产物分离罐和膜分离压缩机出口分液罐出现的结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红外光谱结构表征,分析了结垢原因
借鉴经典Orlicz空间中各向一致凸的证明方法并发展了广义情形下的新方法,给出了赋Luxemburg范数的广义Orlicz函数空间L(Φ)在无原子Lebesgue测度下是各向一致凸的充分必要条件.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使他们能享受到平等的优质教育,实现自身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
利用2003-2007年AMSR-E每日亮温产品计算了甘南州每日微波植被指数,结合Terra/MODIS植被指数产品比较分析了两种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生物量监测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升轨6.925,10.650 GHz亮温数据的微波植被指数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其,rR2和RMSEP值分别为0.69,0.54和0
正确理解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处理好贸易与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合理
日前,国务院讨论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以及文化软实力,再次成为一个热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规划的出台,十分具有针对性。 Recently, the State Cou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英语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的学习方式学习英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任务,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有关联的语境中,通过完
总结了枣树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土肥水管理、调节营养分配、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枣树管理和高产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