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竞争、增长目标管理与居民幸福感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幸福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与中国人民大学CGSS社会调查问卷进行匹配,使用排序probit方法实证研究经济增长目标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设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降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增长目标和发展差距对不同人群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房价和工资水平在增长差距影响居民幸福感的路径中产生了明显的中介作用.这表明,适当的经济增长差距会激发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居民幸福感.当经济增长差距过大时,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短视化行为,在长期中降低居民幸福感.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发展实际制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区间,不宜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应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人与环境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奋斗目标,在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其他文献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超大规模市场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具有体系完整、层次丰富、高速增长、持续升级的特点.从国内大循环来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孕育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需求,是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来源、应对逆全球化的坚强屏障、打破"卡脖子"制约的有力保障,为科技和产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更多机会.从国内国际双循环来看,超大规模市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坚实基础,超大
法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形成了完善的保护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梳理法国非遗保护的历程,分析法国非遗保护体系的现状,归纳出法国非遗保护的多个特征.有理由认为,法国的非遗保护经验不仅可为完善我国的非遗保护机制提供借鉴,同时也可引起我国非遗学术共同体的反思.
语言具有想象性是不争的事实.从宏观角度看,这种想象性的形成与民族的、时代的、地域的审美意识关系密切,从微观角度看,语言想象又是"诗象"与"音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研究中,一直以来对显性的"诗象"(即内容)关注较多,但却经常忽视音乐、格律、节奏、语音等声音因素在构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事实上,"音象"无论在共时层面还是在历时层面都扮演着审美意识与诗歌想象之间中介的角色.通过对作为中国诗歌起点的周代"风诗"的横向考察,以及对作为中国诗歌转折点的魏晋"声律诗"的纵向考察,可以认为审美意识、音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