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中华北路

来源 :贵阳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656lk55lk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华北路地段直至1626年建外城之前还在贵阳城北门外,之后才逐渐形成街道。原来从老城北门(现喷水池附近)开始的路段依次叫黑石头街、广东街、南京街,这是贵阳旧时繁华的商业、金融中心。1927年,贵阳城修建马路,黑石头街、广东街合并改称为西成路。1929年,在该路南端——也就是现在喷水池的位置建贵阳最早的城市广场,中央树一尊周西成铜像,民间俗称为"铜像台"。直至1936年才将西成路、南京街合并改名为"中华北路",与中华中路、中华南路组成南北向的中华路。1941年中华路拓宽到9米,从六广门至大南门全铺成石块路(与今天省府路东段尚存的路面一样),而六广门外的街道叫市北路。
其他文献
当代艺术的发展使艺术的本质不断变化,艺术的根本观念已受到质疑.一方面造成了艺术在人的精神领域里的严重排拆和强大冲击,从而从根本上减弱、降低人们对艺术的精神依赖和审
“问题情景”,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景,设置疑问,吸引孩子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创造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笔者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教师应如何利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培
为了解决系统快速响应和小超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结合免疫控制理论和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提出了2阶模糊免疫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生物自适应免疫机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