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美术的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使人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享受,从美丽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美的主要教育任务。而美术这门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美学的感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轻松的美感,这种愉悦的感觉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的。比如说让学生来欣赏某些大师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学生从感觉器官上就能感知出作品所流露出的美感,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体验着美,心情是愉悦的,自然而然,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
  二、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高中生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以情激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在兴趣方面没有自己的喜好。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进行投资,以爱结情。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像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地从课堂上把一名学生叫了出去。我见势头不对,安排学生们看书,自己便跟了去。见那人正在打这个学生,我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冒着挨打的危险,紧紧护住我的学生,并据理训斥那人,直到学校保卫人员来把他拉走。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2.教师要备学生
  备学生要做到:“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水平,”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只要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情况、能力、层次等,這样,在进行讲课时,我们就不会没有目的,能做到因材施教。在不同层次、不同学力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有所获,让他们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快速发展,学生的现实状况与课程也要进行有机的衔接。这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即“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理念。
  3.在对比中,体会美术的形象美
  通过引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方面得到进步,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对美术作品中的美与丑进行对比,逐步去琢磨、理解其中的感受,往往存在内在的美的。所以,在借鉴、比较的过程下,让学生领会真、善、美、假、恶、丑的真正意义,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美、丑等认识,以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在自己绘画的过程中,更加渗透自己的感情在其中。
  4.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对于我们,所教育的是学生,由于他们在知识、生活阅历方面具有不足,即认识事物不是很深刻,对鉴赏美的能力比较低。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即进行大胆、丰富的想象,还要教给他们会展开想象,而在想象中,让学生逐步去感受美术作品的内在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结合教材本身的因素下,借住学生所知道的、有关的情景促进学生去想象,依据事物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推理、想象、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好地创造自己的美术作品。
  5.在推敲中,欣赏美术作品的美
  在美术课中,在用画的方面往往追求“精练、传神”的特点,而画面的美感,如何才能体现出作品的优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去推敲、欣赏美术作品中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功底,加强了学生美的熏陶感染。通过推敲画面而理解美,对于画家,往往很关注用画的意境美,因为它有精妙的点,即其形象而丰富。通过琢磨具有个性化的画面风格而体会美。对于刻画出的人物形态,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等美感。
  三、总结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对美术教育的渗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审美观、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优美的画面也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好发挥自己的绘画天赋,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作品。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学生存在的几种心理障碍,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自我完善;意志品质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思维方式趋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或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等,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发生中学生由于焦虑、偏执
化工原理是培养化工类专业高级工程技术性人才的关键课程,也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一座桥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化工原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实践教学经验,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经过二十多年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的研究升级,传统的石油工业逐步壮大,对于现代技术的应用更加纯熟,尤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要求,促使教师积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落实提问教学法,从而预留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调动学生主动总结数学知识,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更好地学习知识,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必然会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根据教学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不断发展,与此同时,许多研究者开始打破理论研究的框架,关注其实际应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将其与第二外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当前语言学研究
目的:探讨单纯药物与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具有幻听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摘 要:小学科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门具有启蒙教育意义的重要课程。实验是小学科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学生开展深入探索、提升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过程中应该注重培養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探究科学的奥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然后重点分析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质疑能力;培养;措施  一、引言  小学
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文章就一号文件对“农民合作社”的定位以及加强示范社建设、加大项目支持、推动金融创新、推进人
在临近高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压力往往会增大,在心态上可能会过于紧张和焦虑。为此,父母应做好高三孩子的应考服务工作,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为他们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并加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是单纯的传授文化知识,而忽视了高中生素质的培养,如何在高中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只有做好两者的统一结合,才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