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与大豆对疫霉根腐病抗性的关系

来源 :植物病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uasong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与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关系,测定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接种大豆疫霉菌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和2种酶对大豆疫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能诱导大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增强,但2种酶在积累速度和幅度上,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有显著的差异。与感病品种"857-1"相比,抗病品种"垦农4号"2种酶活性不仅升高的速度快、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的时间长。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混合液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其次是β-1,3-葡聚糖酶,而几丁质酶对大豆疫霉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表明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混合对大豆疫霉菌的抑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新疆小芦苇青贮中优良的乳酸杆菌.[方法]研究将从自制的新疆小芦苇青贮中分离出乳酸杆菌进行鉴定,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产酸试验,确定新疆小芦苇青贮中的优势菌株.[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 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豌豆叶片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苗期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分别导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提出了土壤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
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白羽肉鸡210只,随机分成7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Ⅰ组为对照组,处理Ⅱ、Ⅲ、Ⅳ组叶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5和3.0 mg/kg;处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分布于粤西沿海的斗嫁蜮Cellana grata(Gould)的精子发生和雄性性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斗嫁蜮精子发生经历雄性性细胞的增殖、生长、成熟、变态等阶段.
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是中国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建立该病原菌的早期快速检测技术,筛选出了对苹果黑星病菌具有特异性的PCR引物.利用这对引物能从苹果黑
A new species of Kaempferia from Southern Laos, K.sawanensis,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Relationship of this new species with other taxa is discussed.
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一场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开展。在
3G通信技术还处于方兴未艾的时候,通信业应该具有前瞻、危机的意识,需紧跟国际通信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着手于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标准化控制,积极推动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
渔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渔业的发展有利于渔民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维护我国渔业的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和水生动物的生存发展,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