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ngan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倾听现象的剖析
   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当教师在讲课时,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不清楚教师讲的内容;当教师提问时,学生不知道教师问的什么或不加思索就举手;当学生答问时,他全然不顾别人的回答,同学还没答完有的学生就跃跃欲试准备发言;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开小差没有倾听组内同学的发言,小组的成果不能得到分享。这些都是没有养成良好倾听习惯所导致。
   通过剖析这些现象,学生不倾听的原因有:1、学生对课的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同学回答的问题不感兴趣。2、有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3、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去倾听尊重他人发言。
  
   二、培养学生倾听的策略
   (一)让生明确倾听要点。
   1、听老师讲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言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和预习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切忌精力不集中。
   2、听小组发言。先要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好在小组交流时说哪几句话;组内同学发言时,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认真记录,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分享小组成果,形成小组统一意见。
   3、听全班交流。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二)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教师要强化语言表达,增强语言表达魅力,利用睿智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倾听兴趣。现在的学生喜欢亲自动手实验探索,在《找规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摆一摆,在《植树问题》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画一画,在《找次品》中我们可以让生亲自称一称……,由于学生喜欢这些活动,教师就可以利用实践操作来激发学生倾听兴趣。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
   (三)教师做倾听示范者。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应当首先成为一个良好倾听示范者。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倾听的途径
   1、加强听算训练:利用上课前2分钟对学生进行听算训练。如:根据不同年级教材内容进行口算练习,老师念一题,抽生回答一题;教师还可以在新课教学完后念一些判断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2、评价同学发言。当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他回答对了吗?他回答得怎么样?你还有与他不一样的答案吗?他错在什么地方?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为了评价同学发言,他在同学回答时听得非常认真,教师应对评价得好的学生进行肯定。这样就促使了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质疑同学答案。当同学回答了某个问题后,你觉得有不理解的或不清楚的地方,你可以向同学质疑,让他给你解释。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倾听习惯的培养。
   4、复述倾听内容。一些重要的结论、概念、推理过程或最优化的解题方法,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听明白了吗?那你把他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让学生知道不专心倾听是要进行复述的。这样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5、留下倾听记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是有限的,再精彩的课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倾听,我要求学生听课时要做好记录,即让学生上课时边听讲边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听到哪儿,记到哪儿。将重点的概念、公式、法则在课本上勾画出或记录上。
   6、规范倾听习惯。当别人在说时自己要坐好聆听,关注别人发言;当别人在说时自己不要插嘴,当别人在说时自己不要弄出声响。这样可以让生听得更清楚些,也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
   7、学会课外倾听。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同样,课外也是学生培养习惯的好场所。平时,我们可以注意观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是如保相互倾听的,再把例子引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课外,在跟家人的共同生活中,如何把校园内的培养的倾听的品质在课外得到锻炼,是我们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思考与解决的一个环节,家校共同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也就不难了。同时也让学生将这一良好习惯运用于生活和社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加强对学生听的训练,就要把“听的训练”看作是一项教学任务,认真去完成。只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定会在数学教学园地里,培育出一棵棵新苗,并结出累累的硕果。
  
   【作者单位:什邡市实验小学四川618400】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因此,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是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及教改走向。下面就如何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想象、朗读等方面谈谈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引导探究.促成三维目标的整合    自主探究是语文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扣住重点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生命的创化,是宗白华先生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独到的阐释.以此为起点,从造化即生命、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建造以及构建艺术形式的生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宗白华先
为提高胶粉在沥青中的溶解度,改善橡胶沥青高黏问题,探讨植物油用于胶粉活化的可行性,采用流变学试验,对不同种类助剂活化胶粉沥青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红外
深基坑开挖降水引起周围土体沉降变形问题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比奥固结理论,以邻近长沙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的某在建基坑为工程实例,采用修正摩尔库伦本构关系,利用
语言有两个独立的层面--符号学层面和语义学层面,新闻语言作为一种功能语言,是自然语言在特殊视觉类中的转移,其语义层作用于描写对象和接受对象时所蕴涵的层次,是文学语言、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遇,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办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以上理念,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汉语教学的特点    1、拼音教学的复杂性。  语言学习,语音正确是基础。汉语有四声调,而且声调不同,字音字义就不同。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最难掌握的是四声调,从小学学到高中毕业,还是有很多学生发音不够准确。原因之一是学生受母语的影响(藏文是拼音文字,没有声调),对汉语声调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学习四声发音时与母语无从比较,完全靠机械识记。普通小学学生在学习拼音和四声调时,有着良好的母语基础,教学时教
本文从能力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泸定大渡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创新地提出了在高烈度地震区的悬索桥采用耗能型中央扣的思路。耗能型中央扣首次将防屈曲钢支撑构件应用于悬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