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一代杂交种微粒子病检疫及思考

来源 :中国蚕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u_al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蚕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桑田面积逐年扩大,用种量逐年增加.由于蚕种生产量难以适应或保障农村的蚕种需求,蚕种生产所需的物质基础(桑田、蚕室、蚕具)特别是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难以满足每年用种需求量的高增长,因而导致蚕种质量下降.本来我国于20世纪60~70年代几近绝迹的桑蚕微粒子病,在此后多年蚕种生产超常发展过程中得以死灰复燃,造成严重损失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这样的教训人们足以长期记取.江苏省的防微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笔者结合近年微粒子病检疫情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增强蚕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进而达到提升蚕业层次,巩固发展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的目的,根据湖州市人民政府湖政办发(1999
淳安县是浙江省第四大产茧县、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重点县之一。近三年来推广了优质高产的农桑系列新品种桑园3500hm^2,且多数为大田连片种植,有力地促进了淳安县蚕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