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非嘌呤非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表达的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j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后,DNA修复酶非嘌呤非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PE/Ref-1在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脑组织中的变化.结果自再灌注2 h起,损伤侧APE/Ref-1表达阳性细胞数较相应的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至48h各手术组间APE/Ref-1表达并无明显差异(P>0.05),72 h时损伤区域APE/Ref-1表达较其他手术组减少(P<0.01);2~48h,损伤侧及损伤
其他文献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促心肌血管再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过程包括先前存在的毛细血管出芽,最终形成毛细血管水平(直径5~8μm)的微血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生毛细血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E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2)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UVEC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NFa(40μg/L)组、TNFa(40μg/L)加E2(1μmol/L):
引入了广义模糊关联规则的概念,给出挖掘规则的计算方法,用来进行数据挖掘,以找出隐藏在数据库当中那些有用的而未被发现的知识。
在M-PN空间(E,f,T)上定义了模延伸与模收缩两种变换,从而得出了一些新的结果,改进了解文龙(1999,1,工程数学学报)与龚怀云(1990,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