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轴促进小鼠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或)MMP2基因敲除小鼠中促进血管内膜增生的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C57BL/6N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MMP9基因敲除(MMP9-/-)组、MMP2基因敲除(MMP2-/-)组和MMP9/2基因敲除(MMP9/2-/-)组,每组10只小鼠。取对照组小鼠2只,将其股动脉线性损伤,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和PDGF-bb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和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用Odssey图像分析软件测得的蛋白条带灰度值;另取2只对照组小鼠,一只在其血管内膜损伤周围注射外源性TNF-α(5 ng/ml,0.10 ml)、TNF-α(0.05 ml)+MMP抑制剂SB-3CT (0.50 ng/ml,0.05 ml),另一只注射PDGF-bb(10 ng/ml,0.10 ml)、PDGF-bb(0.05 ml)+SB-3CT(0.05 ml),观察损伤后2和4周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情况。MMP9/2-/-组小鼠股动脉内膜线性损伤后2和4周观察其内膜增生情况。MMP2-/-组小鼠股动脉内膜损伤后,在其损伤周围注射TNF-α 0.1 ml,MMP9-/-组小鼠损伤血管内膜周围则注射PDGF-bb 0.1 ml,观察各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情况。采用Elastica-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小鼠损伤后股动脉内膜增生情况,SigmaPlot测量内膜和中膜面积,并计算其比值。最后,取MMP9-/-组和MMP2-/-组小鼠股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培养基,分别给予TNF-α和PDGF-bb干预,进行迁移和增殖实验,测定迁移和增殖细胞数。

结果

(1)血管内膜损伤后TNF-α、PDGF、MMP9和MMP2于不同阶段被诱导:对照组小鼠TNF-α、PDGF-bb mRNA表达在血管内膜损伤后1 d达高峰,MMP9和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血管内膜损伤后7和28 d表达水平较高。(2)TNF-α、PDGF-bb分别于血管内膜损伤后不同阶段诱导内膜增生:血管内膜损伤2周时,TNF-α干预较未干预的对照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更为明显,内膜比值分别为2.21±0.05和1.55±0.03(P=0.02)。血管内膜损伤4周时,PDGF-bb干预较未干预的对照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更为明显,内膜比值分别为2.60±0.07和1.89±0.04(P=0.03)。(3)血管内膜损伤后不同阶段MMP9和MMP2与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血管内膜损伤2周时,对照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较MMP9/2-/-组明显,内膜比值分别为1.63±0.05和0.46±0.01(P=0.008)。血管内膜损伤4周时,对照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较MMP9/2-/-组明显,内膜比值分别为2.24±0.06和0.51±0.01(P=0.005)。(4)TNF-α促进MMP2-/-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而PDGF-bb促进MMP9-/-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内膜损伤2周时,TNF-α干预与未干预的MMP2-/-组小鼠比较,血管内膜增生较为明显,内膜比值分别为1.73±0.05和1.23±0.03(P=0.02)。血管内膜损伤4周时,PDGF-bb干预与未干预的MMP9-/-组小鼠比较,血管内膜增生较为明显,内膜比值分别为2.32±0.06和1.35±0.03(P=0.03)。(5)MMP9缺乏抑制TNF-α诱导的VSMC迁移而MMP2缺乏抑制PDGF诱导的VSMC增殖:MMP9-/-组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迁移较对照组明显,迁移细胞相对数分别为1.45±0.03和2.16±0.04(P=0.03),MMP2-/-组抑制PDGF诱导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增殖细胞相对数分别为1.15±0.02和1.82±0.04(P=0.03)。

结论

血管内膜损伤后的前2周,主要由TNF-α诱导MMP9表达、促进VSMC迁移,而后2周,主要由PDGF诱导MMP2表达、促进VSMC增殖,故TNF-α-MMP9-VSMC迁移轴和PDGF-MMP2-VSMC增殖轴共同组成了内膜的增生机制。

其他文献
扩大实名检测是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基础,为艾滋病防治取得显著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中国累计艾滋病报告病例45 092例,仅占估计感染例数的5.4%。实行实名检测和网络直报系统后,至2015年,报告存活例数为57.7万,占估计存活例数的67.9%;抗病毒治疗例数为38.7万。艾滋病防治常态化将为艾滋病患者寻求医疗服务纳入医保系统,实行全民医保制度铺平道路。艾滋病防治常态化是较为理想的
目的了解国内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中曾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4 008例,调查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和莫雷西嗪的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停药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房颤动患者中,2 579例(64.3%)服用胺碘酮,1 247例(31.1%)服用普罗帕酮者,服用索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血流的TIMI分级,将患者分为慢血流组(Ⅰ~Ⅱ级,16例)和正常血流组(Ⅲ级,127例)。研究对象均行心外膜脂肪垫厚度的超声检测及血液生化检测(包括纤维蛋白原浓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和血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RE-LY试验中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卒中预防的作用。方法RE-LY试验是1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平行组设计的临床试验。全国13个医学中心从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入选541例伴有卒中风险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对服用110 mg、2次/d(180例)和150 mg、2次/d(181例)2种固定剂量达比加群(每种均以盲化方式给药)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查体至少2次的体检者信息,排除基线高血压、年龄<20岁、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肌酐>177 μmol/L者,构建前瞻性研究队列(共20 606人,其中女性8 218人,男性12 388人),分性别采用Cox回归分析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51 352人年随访中,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