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作为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理由的初步探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10225 四川大学法学院 四川 成都)
  摘 要:犯罪动机是一直是一个模糊而且很难讲清楚的刑法概念,但是犯罪动机确实在影响量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自2000年到2015年期间发布的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刑事裁决书的研究,探讨犯罪动机在量刑方面,尤其是在适用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犯罪动机;法定刑以下;情理;最高院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第二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因此基于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法定刑以下判处刑法主要基于两种原因,一是具备刑法明文规定的法定减轻处罚情节,比如自首、立功等情节。二是虽然不具备刑法明文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基于案件的特殊情况,依然可以减轻处罚,但是必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一、犯罪动机的概念
  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了犯罪人基于何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在于发动犯罪行为。产生犯罪动机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
  犯罪动机是行为人主观要素,且直接反应行为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以及刑罚改造的难度。犯罪动机在我国刑法分则有的属于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比如制造、贩卖假药罪,其必须以营利为动机,否则不能构成此罪。但是刑法分则中大量的犯罪动机并不是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而是作为酌定量刑情节。最高院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原因也主要是考虑作为酌定量刑情节的犯罪动机。
  二、犯罪动机同犯罪目的的关系
  谈到犯罪动机就不得不说以下其犯罪目的关系,因为二者在很多教科书、著作中总是接班出现,形影不离。从目前的法学论著来看,犯罪目的无外乎两种含义:一是指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直接发生危害结果的希望。如直接故意杀人,行为人对他人所持的希望心理,就是其犯罪目的。二是指在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通过实现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后,对某种非法利益(或者结果)的进一步追求的心理。例如,行为人诬告陷害他人后,对实现打击报复的心理追究和满足。
  现行的论著在论述犯罪目的与动机时,大多混淆了上述两种分类。教科书对犯罪目的定义时表述为:“犯罪目的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成的犯罪结果”。因此,教科书对犯罪目的的定义实际上指的是上面讲的第一种意义。而在论述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的时候,实际上用的是第二种意义,比如营利为目的。许多论著和教科书都是如此作者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偷换了目的的两种含义。由此看来,刑法理论界对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研究是混乱的。之所以如此,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混淆了目的与动机。直截了当的说,第二种意义的目的,实际上是犯罪动机。而刑法分则却把它规定为犯罪目的,刑法理论界也把它作为目的来研究。
  犯罪动机这一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之所以在实践中很难被明确适用,或者在量刑时确实考虑了犯罪动机,但法官在判决中也鲜以提及,更多的是用主管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等表述带过。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由于我国刑法的立法表述的不准确性,以及作为酌定量刑情节的具体适用的模糊性,以及在理论上同犯罪目的界限的混乱性等原因。
  三、结语
  犯罪动机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的酌定量刑情节,在最高院考虑核准的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时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刑法典中没有对犯罪动机的明确规定,犯罪动机仅在2010年最高院发布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提到量刑时适当考虑犯罪动机。笔者认为犯罪动机是任何犯罪的起点,对犯罪行为以及行为人的认识、评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德国刑法典第46条、日本刑法第48条、韩国刑法第51条,以及我国台湾刑法第57条,都明确规定了犯罪动机,将其作为法定情节。
  因此笔者认为无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加大对犯罪动机的认识和研究,做到正确评价行为以及行为人,从而才能真正符合刑罚目的,并且做到法理与情理的兼顾。
  参考文献:
  [1]李晓冰,动机如何影响量刑,山东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段立文,对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再认识,法律科学,1991年01期。
  [3]陳和华,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政法论丛,2010年02期。
  [4]胡安瑞,犯罪动机的刑法学初步展开,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5]刘军犯,罪动机如何影响量刑,兼论同罪亦当不同罚,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7期。
  [6]张明楷,《论犯罪的动机》,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作者简介:
  苏怡(1995.4~ ),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现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已经逐渐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作为法律和科技的结合,电子证据已经受到了法学界学者的关注与青睐。本文针对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阐述了保全公证的特点和概念,提出保全公证中的注意问题。希冀本文对同行或类似工作能够提供借鉴和帮助,共同为电子证据保全公证,做相应的努力。  关键词: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电子技术  随着计算机、手机、电话等电子技术逐渐
摘 要:夫妻关系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信任关系,夫妻共同债务指的是夫妻需要共同承担的债务,相关法律需要对夫妻共同债务确认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从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来看,我国法律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确认制度还存在些许不足,需要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特别重视。本文简要就当前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确定制度中的不足和完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确认制度;完善  夫妻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信任关系,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了相应的扩展,且随着社会商品买卖与交换的日益频繁,商品交易形式同时也得到了多样化的转变。但是在实际的交易活动过程中,其仍然会存在较多的不公平交易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存在还会给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本文主要对社会经济市场中存在的不公平交易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特点及其主要的形式进行
“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日益受到重视。“对话”的主阵地在课堂之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本文通过列举名家教学的课堂案例,阐述了教
随着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与劳动用工相关的法律法规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劳动用工关系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发展,与此同时对企业劳动用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劳动用工中所面临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
我国宪法确定了男女平等就业权的基本原则,因此对女性就业的平等保护制度建立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但是在当前社会就业环境中,对女性就业方面的歧视不但无法消除,而且大有蔓延之势
爱因斯坦强调指出:“科学力求理解感性知觉材料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用概念来建立一种逻辑結构,使这些关系作为逻辑结果而纳入这样的逻辑结构。”高中物理教改,必须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以心理学特别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科学成果为理论依据,以现代系统科学为方法论的依据来进行。就此粗谈以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高中物理。   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
摘 要:扶贫助困是高校工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扶贫助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提出只有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原则,才能做好高校扶贫助困工作。  关键词:工会;扶贫助困;方法;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他多次强调:“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