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传统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严重地阻碍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更新发展。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演示方式。围绕初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展开讨论,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具体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检索以及分析处理,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的有机融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以此提高教师的地理教学水平。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重视。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对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能力、思维模式以及接受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分析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方案,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地理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地理综合素质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进行掌握,并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引导工作。通过网络中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实现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个性化的地理辅导方式,协助学生独立完成地理知识的预习与复习任务,确保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够具有较好的成效[1]。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地理知识从本质上而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部分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地理知识化繁为简,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初中地理教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其形象化的优势,将地理教学中的抽象化知识进行形象化的呈现,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以课堂教学任务为基础,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关键点。学生在观察图片或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辅以相关的语言讲解,以此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此外,由于地理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图表的使用,因此需要学生在识图和用图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因此地理图形的教学对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十分重要。但单纯地利用地理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课堂教学,无法将图形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全面的提取,未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中的插图进行全面分析建模,充分挖掘其中的地理知识,并对地理要素进行精确详细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识图用图能力,减轻学生后续地理学习的压力。例如,在讲解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中国的气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中国气候的分布图以及地形图等相关地理因素的分布图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中国气候的分布特点以及形成特色气候的原因,促使学生对中国气候的相关知识具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和深层次的理解[2]。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地理的教学需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以此全面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综合素质。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的关联进行梳理,构建出清晰简洁的地理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将口头讲解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整直观地呈现出全面的地理知识关联图,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时,教师可以将关于亚洲与欧洲的人种、气候、地形、板块特点以及植被特点等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将其完整串联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学习亚洲及欧洲的相关地理知识时,能够具有发散性思维,综合考虑相关的地理因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合地理知识的能力。进而实现促进初中生全面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3]。
   总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因材施教、突破教学难点以及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目的,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英.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为例[J].文理导航(下旬),2016(6):95.
   [2]王武精.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3):176-178.
   [3]王军元.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1(3):85-87.
其他文献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将其应用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助力。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为切入点,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予以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体验式教学;应用   在“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下,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地位被进一步落实,这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发展带来了助力。然而,從当前的课堂教学状
摘要: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在开展酸碱盐复习的过程中,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努力使酸碱盐复习实现更大突破。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酸碱盐复习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   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效。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对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因而,应当切实做好酸碱盐复习,采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教学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翻转课堂作为当前较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翻转课堂指的是学生在课前自学,并且通过探究等活动强化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逐步应用到各个学科当中,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中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中科学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摘要:初中化学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们迫于升学压力,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影响了学生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现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關键词:化学教学;教学质量;优化策略   学生在初中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对其有好奇心,教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正朝着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与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深层理解、运用物理知识,因此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做一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现状;策略   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理念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逐步呈现一派生机,教与学得到了一定
摘要:学校教学要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春风,完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要通过不同方法的落实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为教师各项知识教学做好阶梯搭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融合上述先进思想意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为学生创建有效契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要合理开发、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增强;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学习收益。这些是综合指引学生,落实课程改革思想意识的
摘要: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进行学习的过程称之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思考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这样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获得更好
摘要: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从初中数学当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有效课堂构建助力。以数学课堂为切入点,分别对信息技术在学生兴趣激发、知识理解强化和趣味训练开展等方面的应用予以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带来了重要助力。然而,从当
摘要:上海市二期课改已有很多年了,不可否认的是,课改给教学改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同时,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中,英语课堂效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随着课堂效率的提高,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也一一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语音教学。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问题的暴露对于一线英语教师来说值得借鉴和思考。因此,围绕沪版初中牛津英语中语音教学的问题,提出一些反思和想法。   关键词:初中牛津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反思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