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觅古圩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桂柳运河,又名相思埭。她在桂北大地上流淌了千年。如今的河畔,已不见客舟往来的情景,却透出一股文化气息。会仙镇的马面古圩,便是其一。
  说到马面圩,人们自然而然会和“牛头马面”联系在一起。其实“马面”的名称,来源于谐音“抹面”,即洗脸。会仙人有赶早市的习惯。每个圩日,方圆数里的百姓都来赶圩,他们天刚亮就起床,抹完脸便去赶圩,因而,便形成了“马面”之俗。
  据说马面圩最早的居民是赵姓和薛姓,于明朝末年在此落户发迹,清初逐渐形成圩场。马面圩周边秀峰环抱,是桂林进出会仙的官道必经之地,因而几百年来一直是会仙的繁华商业中心之一,与四塘乡太平古圩齐名。
  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圩,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气息。弯弯曲曲的巷道,路面镶满了被脚步磨得光滑了的马钉石。巷道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木制跑马楼,林立的当街铺面纵向深而窄,一户紧挨一户。铺面斑驳的门板上,都有半尺见宽的小木窗,那是为方便深夜和清晨前来购物的顾客而开的,被磨得圆滑光亮。路边料石围成的两口老井,被岁月磨出深深浅浅的印记。从一些大户人家四进三开间的青砖瓦房,还可以看出这里昔日的繁华。这些人家的房子采用进阶式的设计,后进要比前进高出一点,取意为进门步步高升。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市场所需,催生了马面圩这个商业平台。与封建社会重文贱商理念不同,马面圩家家户户都秉持种田、种地、经商三行,那时家家都卖米粉,户户都有自己的字号,一般都以掌柜的名字为字号。吃米粉,是一种传统习俗和荣耀、一种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不少人去赶圩,就是为了吃一碗可口的米粉。马面圩有着众多的赶圩人和买卖人,米粉铺生意都不错。会仙和四塘等地青年男女相亲,还盛行吃米粉的习俗。初次见面便在圩场,男方要请女方吃米粉,吃米粉的过程也是女方进一步考察男方的过程。
  外来的生意人以肩挑为主。从良丰圩来马面转场的女人挑来红绒丝线,夏天会有凉拌盐糖粽,货郎挑来酸醋、花布等。圩亭里除了没有牛行之外,各大卖行比较齐全,附近的土特产都拿到圩上来卖。文家村的酒饼有着很好的口碑。马面圩竹器也一样受欢迎,撮箕、菜篮、鸡鸭笼等材料都取材于附近石山中特有的金竹,结实而柔韧。此外,马面出产的大叶烟也有点名气。收购的季节,当地人或挑或撑着小船拉到马面圩,商贩再转往各地。
  随着交通的发展,这个古老的圩场逐渐被边缘化,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现代文明的浪潮渐渐涌进大山,游离于古老与现代之间的马面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马面圩老铺子大多已没了旧时繁华的商业味道,青砖瓦房渐渐被现代楼房包围,靠近圩场的黄金老铺面也有了时尚的装修,老巷里时常飘荡着流行音乐,农家示范店也给古老的马面圩注入了新的气息。
其他文献
很多的快乐和幸福都和分享有关系。吃火锅和看电影是快乐的,但一个人去做这两件事情,就会很寂寞很郁闷。郊游和運动会,同学们都很喜欢,这是因为有爱你的家人,给你鼓励的同学和你同行,一起参与,这就是幸福的事情。分享过程比分享结果更快乐,更幸福。  其实,从小我们就学会了分享。我有好吃的,你想吃,那么就分给你一点,不自私就是分享。你遇到了难受的事情,好朋友的安慰让你平复了心情,诉说和聆听也是分享,分享能够治
1  花苗多,花盆少。主人拿着一株花苗东瞅瞅,西看看。当他发现墙角有一个破瓦罐后,就往破瓦罐里装了些土,然后把多出的那株花苗栽进破瓦罐里。  比起栽在花盆里的花苗,栽在破瓦罐里的花苗自惭形秽,迟迟抬不起头来。破瓦罐安慰它说:“只要长得好,没人会注意你长在哪里。”  于是,破瓦罐里的花苗铆足劲儿生长,很快就从花丛中脱颖而出,如同鹤立鸡群一般把别的花苗比下去。因为长得好,蜜蜂喜欢给它传花授粉,蝴蝶乐意
真是了不得,小编昨天可是大长见识,参加了“首届吉林省华服文化节”,在舞台上看见了太多身穿汉服的俊男美女,绝对的帅气靓丽!  只是,提及汉服,大家知道多少呢?是不是会想起《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美人心计》中的汉文帝……小編这次就要把自己的所见所得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将汉服文化独有的意蕴展示一番。  汉服长春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姜向復老师告诉小编,汉服,并不只是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族的服饰体系,起源其实
一  六月的天空  只因一次的相遇  变得多彩而炫丽  二  其实不需要更多的言语  就像月光不需要风的传递  在你的眼里  我听到了此生最好的诗句  三  如果时光可以停滞  或者可以倒流  那么请相信  亲爱的,此时的六月  将会点燃我们余生的章节  四  别离的日子  花开花落  我如莲的心,沉静  在这湛蓝的湖底  五  只是  在不经意想你的日子里  用水藻一遍又一遍书写回忆  六  其
他家很穷,一张床,一张桌,三张椅子,一个柜子,一口锅,四个碗,似乎是全部家当。  母亲嫌父亲穷,跟了一个外地来的商人跑了。  母亲走的那天,他什么也没说,望了望她的背影又继续做自己的事。父亲上完工回家看到的是破桌上摆好的稀粥和一小碟咸菜,他坐在旁边,嘴里念念有词地背英语。  父亲背过脸,用手抹了一下发红的眼眶,随即坐下,唤了声“吃饭吧”,便抓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喝粥。  他刷了碗,又坐在那破桌前拿着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发生。  巴西的火红花就是一种奇迹!  巴西火红花,有“花中之冠”的美誉,因为一株火红花在开花最旺盛、最灿烂的季节,其枝叶花冠可以遮覆一亩地的面积。  但火红花起初只有拇指一般大,长在地里几乎没能引人注目。奇怪的是,它从春天就这么丁点儿大,生长了七、八个月,还似乎是原样不变。但一进入十月,它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天扩展三米。仅几天的时间,它的枝叶便变戏法似的
“老面馒头,老面馒头……”听到这声声吆喝,我就知道是那卖馒头的老人又来了。我赶忙穿上棉袄,戴上棉帽、围巾、手套出了门。屋外寒风呼啸,还飘着小雪。  “爷爷,还有糖馒头吗?”我问道。  “没有,今天的糖馒头卖完了。”爷爷笑眯眯地说。  “啊?卖完了……”我不禁有些失落。  爷爷注意到我的表情,看透了我的心思,说:“明天我给你留两个,你还在这里等我,好吗?”  “真的?谢谢爷爷!”  回到家中,一想起
我家有一个“开心果”,就是我的妹妹。自从家里有了她,欢声笑语就更多了。  妹妹现在只有八个多月,还不会说话,但是她能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她的喜怒。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眼睛瞇成一条弯弯的线,像一轮峨眉月;生气的时候就会表演“鲤鱼打挺”,嘴巴发出“嗯嗯”的声音。所以总是让我们笑个不停。  妹妹还不会走路,但是爬的却很快。两只小手举在胸前,撅起小屁股,小脚丫一蹬一蹬地向前扑去,从床的一头爬到另一头,那搞笑
一觉醒来,忽然感觉背后的床黏黏的,我转头一看,才发现我的床居然变成了一张网。我惊惶起身,看到自己竟然长出了八条腿,不仅如此,身上还长满了绒毛,我惊恐极了,想张口呼救,没想到却吐出了长长的蛛丝。天呐,我变成了一只蜘蛛。  惊恐之余,我还有点欢喜。毕竟,我可以像蜘蛛俠一样吐丝了,只是吐丝的方法有些不一样而已,多么有趣的变化呀!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又趁着今天是个大晴天,我要出去旅行。  我借着蛛丝攀向了
我是铅笔。  说起我们家族,可是有着很多模样,兄弟姐们不仅身形不一,而且颜色各异,它们有的是普普通通的样子,一层木头里面包着一根笔芯,或许是三边形,或许是六边形,也许是圆柱形。颜色更是多变,绿色的、红色的、黑色的……千变万化。  我的作用可大了,因为人类从初识文字开始,我就成为他们增长知识的必需品了。平时你要写作业的话,都是离不开我的。而且呀,我还有一个搭档,它的名字叫橡皮,一旦写错了字,它可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