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网络载体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技术的兴起以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载体形式,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其引入微生物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与不足,有利于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文章指出了新型网络载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对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网络载体;微生物学;应用优势;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较广的应用性,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是,就当前整体教学情況来看,存在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教学内容狭隘、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利用QQ、微信等新型网络载体,可以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 新型网络载体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新型网络载体是指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学载体形式,常见的包括QQ、微信等,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具有多方面应用优势。
  (一)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微生物学教学基本以讲授式为主,老师围绕课本内容,通过黑板板书、模型分析、幻灯片放映等方式进行讲解,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不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借助新型网络载体,可以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将知识点呈现出来,课堂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注意力将会更加集中,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调动,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学习革兰氏染色法时,可以以动画形式将具体实验步骤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该部分知识,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巩固所学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可以丰富拓宽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教学大多都是以课本内容为主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并且课本内容更新较慢,所涉及的最新微生物学知识和技术较少,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隘,无法形成较为系统且完善的知识结构,再加上课堂时间较短,都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储备。而新型网络载体可以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发布空间说说或者朋友圈,分享当下广受关注的流行性病毒的变异和发病情况,也可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诊断方法等,可以拓宽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三) 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大学与初中和高中的授课方式不同,学生学习更加自由、灵活,但是也导致师生之间课后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遇到困惑时无法及时得到解答,不利于课堂教学成果的巩固,也会影响微生物学教学效果。而新型网络载体具有较强的互动功能,打破了时空限制,只要有网络支持,师生之间便可以通过文字信息、语音聊天、视频对话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老师还可以在学习群中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讨论,让学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增强了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增进师生间感情。
  二、 新型网络载体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基于新型网络载体所体现出的众多优势,必须将其引入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 明确新型网络载体的地位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新型网络载体虽然优势众多,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应明确其辅助地位,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新型网络载体时,必须做到主次分明,传统课堂教学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及情感状态,是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的一种效率最高的教学模式,这是新型网络载体所不具有的特点。这就要求微生物学教师坚持以课堂为主、以新型网络教学载体为辅的基本原则,科学辩证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新型网络载体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二)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
  因为新型网络载体是以网络平台最为基础的,所以学生难免会接触到复杂的网络环境,而网络有着虚拟化特点,其中不乏大量消极、偏激的不良信息,无疑会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影响,违背了教学改革的初衷。所以,在微生物教学中应用新型网络载体时,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只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并且在搜索网络学习资源时,尽量不浏览不相关内容。同时,任课教师应及时回复学生留言,解答其困惑,并与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及时纠正并消除其不良思想及不正确观念。
  (三) 学校给予老师鼓励和支持
  现阶段,新型网络载体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任课教师下足功夫加大研究力度,才能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挖掘其应用价值和优势。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强化去探索创新意识,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需要提供充足的经费,调整学校的教学制度,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型网络载体教学研究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学习并掌握网络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应用。
  三、 总结
  在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新型网络载体的应用是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新型网络载体的优势所在,不断探索、研究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其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和弊端,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讯作者:邵世和)
  参考文献:
  [1]范黎.微信支持下的网络辅助教学[J].微生物学通报,2015(12):2505.
  [2]唐小标,韩利军.网络教学在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7(10):263-264.
  作者简介: 申红星,王华,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医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化学观念建构的重要性,探索从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三种课型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化学观念的途径。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观念建构;课堂教学  近些年来,世界教育界倡导“以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教育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增强其知识内容掌握能力,各学科教学核心内容应该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转变为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学重心应由传授知识到使用知识;学习重心应
摘 要: 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本文围绕怎样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进行阐述,旨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思维;生活;教学  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科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能力都起着至
摘 要: 本文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出发,首先对微课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微课资源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在探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的开发基础上,总结了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开发  目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中随处可见微电影、微信和微博等信息传播媒介。微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被有效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的。本文对高中物理实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后,生物学科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同时也给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地适应这一转变,教学反思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主动地去学习新课程理念,反省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教学反思;新课程;高中生物  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国家率先兴起培养教师们的教学反思的能力,然后迅速波及世界各个范围。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图书馆文献交流系统的中间环节、社会宣传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外在表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同分异构现象是常见的概念之一,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同分异构体只是以概念的形式提到了,而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种类的确定是高中有机化学重要的考点之一,因此,该考点变得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学好有机化学的突破口之一。  关键词: 同分异构现象;高考;同分异构体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同分异构的判断和书写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有关同分异构体试题的分析,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