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应激后低蛋白血症启因及治疗的最新进展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zi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在大手术后的创伤、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影响,导致负氮平衡。此外,炎性因子释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胶体白蛋白渗漏到血管外组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创面水肿,最终出现术后低蛋白血症。临床治疗除补充白蛋白外,应针对其发生机制,控制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释放所造成的渗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回顾近年来有关大手术后低蛋白血症的成因及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术后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对重症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重大威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雾化吸入抗菌药物能够明显提高肺部抗菌药物浓度,且不增加全身毒副作用,提示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疗法在VAP的治疗中可能具有较好的前景。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VAP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诸多因素如机械通气模式、潮气量、雾化器类型等都会影响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仔细调节和监测。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L(BAG-1L)过表达对缺氧/复氧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其对磷酸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重组慢病毒感染组(感染携带BAG-1L基因及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对照组(感染携带荧光蛋白基因但不携带BAG-1L基因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