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和猪排饭

来源 :意林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冬天,我就会跟很多人安利优衣库的薄羽绒服。冬天北方没法穿呢子大衣,太冷,里面穿一件优衣库的薄羽绒服,暖和又不臃肿,很有型。
  看到时装业内的新闻说,优衣库是今年天猫双11最大的赢家。对此我一点儿都不吃惊,优衣库横扫天猫,横扫全球,是日本猪排饭的又一次胜利。猪排饭的梗来自一个日本潮流专家打的比方。他说,猪排原来是德国食物,传到日本后,日本人配上米饭和味噌汤,用筷子吃,反而成为外国人眼中地道的日本料理。
  日本人擅长吸收外来文化,然后将其内化、挪用,再重新转销出去。优衣库是日本人对美国常春藤风格的一次“猪排化式”反向输出。这要提到日本的时尚教父石津谦介。1911年,石津谦介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他天生爱时髦,小时候会因为某所学校的校服漂亮而转学去那里,哪怕学校离家很远。他也会让裁缝巧妙地改动校服的一些细节,让学兰制服更时髦。20世纪20年代末他在东京上明治大学,成立了学校第一个摩托车俱乐部,穿伦敦萨维尔街定制的三件套粗花呢西装,是日本第一批街头时尚KOL。
  日本历史上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时尚体系,是个时尚荒岛。二战前,日本女装学巴黎,男装模仿伦敦萨维尔街;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接管了日本,开始对日本进行重建,贫困的日本人也视美国为文明与繁荣的象征,很自然地渴望效仿美式风尚。那时的日本社会,已经接受了女性可以追赶世界潮流,但是男人的衣着仍然非常单调,而且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上班族穿西装,学生穿学兰制服。
  石津谦介决定为日本工薪阶层开发时髦又质优价廉的成衣,他成立了一个品牌VAN,主打常春藤风格。常春藤风格就是美国东海岸大学生们喜好穿的服装,比如辫子花套头毛衣、领子上有扣子的衬衫、百慕大短裤、乐福鞋,石津谦介引进这种风格的时候,也做了日本式的改良,比如裤腿会改细,裤脚提高,看上去既时髦又不会时髦得太嚣张。日本人买衣服有个特点,一般自己拿不定主意,必须要遵循某个范例,一旦认准了某个范例,就视其为圣经,必须买到手不可。所以石津谦介就出时尚杂志,拿自家衣服拍常春藤风格的时装大片,教日本年輕人如何根据时间、地点、场合穿衣搭配。日语中有300多个服装词汇是他创造的。比如日本人原本对“衣柜”这个词很陌生,他发明“衣柜作战”这个概念,告诉人们为了形成自己的穿衣风格,必须对服装做选择和搭配。
  石津谦介和他的VAN塑造了日本男装的基本风格,他的公司也成了男装业的培训学校。1978年,VAN破产.数千名VAN职员转到其他服装公司就职,享受神一般的待遇。其中一位名叫柳井正,他父亲开了家专营VAN服装的商店,所以柳井正非常熟悉常春藤风格。VAN破产后他索性自己创业,开了家“独一无二的服装仓库”,简称“优衣库”。优衣库卖得最好的产品是摇粒绒卫衣、羽绒服、羽绒夹克、T恤衫、发热内衣,但主打还是常春藤风格的牛津衬衣、海魂衫、帆布裙、卡其长裤、休闲西装、圆领毛衣。
  有趣的是,优衣库在打进美国后,早就放弃了自己传统的美国人反倒通过优衣库重新开始对常春藤风格产生了兴趣,兴起怀旧风潮。常春藤风格是万金油,有潮流人士说,如果你不知道当下流行什么,就找件常春藤风格的衣服来穿。
  (深海蓝摘自《看天下》 图/HHYM)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能让人等得心甘情愿。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新加坡樟宜机场。它已连续7年被评为“世界第一”,毫不夸张地说,它算是新加坡的国宝。好看好逛又“好睡”  卡塔尔那般奢华,也就在多哈机场摆只玩具熊,但新加坡人却在新开的航站楼里挂进一道瀑布,而且是全球最大的。靠在栏杆旁,就可以免费享受全方位水雾洗头服务。澎湃的水声,让你早起赶机的丧心情,瞬间被轰走。  从十年前开始,樟宜机场就在制造爆款的路上狂
期刊
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一起来做一下下面这个小测试吧。凭借你的第一直觉做出一个选择,测试一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吧!  测试结果  A.你是一个智慧型的人,在你的身上总是能看到聪明在闪闪发光。你有着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待事情你不会人云亦云,反而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你能够迅速判定出周围的形势,从而给这个问题找一个
期刊
洞庭春尽水如天  银盘托君山  巧雨润湿油纸伞  风卷莲动船  一篙撑開浮萍散  侧过小荷畔  白帘乱珠跳入船  满目红菱颤  千倾湖水碧映天  山色风月倦  波光潋滟晴方好  斜雨又撒落  卷不起的珠帘  把酒临风岳阳楼水天一色间  湘妃竹上斑阑干  龙女泪珠涟托信悔姻缘  戏台上正唱柳毅传  戏台上正唱柳毅  微闻兰芷动芳馨  素茶巧含烟  遍山云雾收一盏  华水香拢岸  满壶银针蕴杏色  浮
期刊
一只大象不幸掉进了黑洞。更不幸的是,黑洞蒸发干净了,大象也不见了踪影。信息不是不灭的吗?那么大象所含的信息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消失了呢?黑洞里的大象失踪了  黑洞的霸道让人战栗,不过它们毕竟距离地球很远,所以我们地球人还是很安全的。只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黑洞设下了一道难题,让科学家头痛了几十年。那个时候,英国著名天文学家斯蒂芬·霍金从理论上证明,黑洞其实也不是完全只吃不吐,它也会向外辐射能量,
期刊
内脏不是日常的菜肴,是吃腻了正常饭菜时的调剂,是我们对于旧日子的怀念。  我有个在纽约茱莉亚学习古典钢琴的朋友,每次回北京都要在深夜吃一碗“脏卤煮”,不仅如此,他还会在桌上找出几瓣生蒜扒开,就着卤煮的汤汁咽下。看到这里,我很难想象面前的这位钢琴家曾在全球那么多的音乐厅里演奏过贝多芬或卡普斯汀,他却不以为然,说他在纽约的时候最想吃的就是这一口儿。  东四北大街的“北新桥卤煮”,是名副其实的夜店。白天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电视剧里的人物都成了“闪电侠”。从吃饭到对话,他们的身手之敏捷,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卓别林主演过的那些喜剧。只是,如今这些略显滑稽的场面并不会让观众发笑,因为,这是他们主动选择“倍速播放”的结果。  不管是谁发明了“倍速播放”,或许我们都应该好好感谢Ta。因为,让电视剧放得快一些,可能是这个时代的观众刚需。动辄七八十集的篇幅、无聊透顶的拖沓情节,早已把大家的耐心消磨殆尽。据说
期刊
我小时候读《巴黎圣母院》之前,久闻大名,听说是美女爱斯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爱情故事。真读了,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在文学史上来说,这个算浪漫主义巅峰。我们现在说浪漫,总觉得是衣香鬓影、美目流盼、灯红酒绿、佳偶天成、烛光晚餐。然而原初意思,并非如此。  之前法国的主流思想,还是新古典主义,讲究理智和平衡。但雨果那会儿,讲浪漫,罗曼蒂克,法语Romantjque,就是要富有传奇色彩。不乐意讲平
期刊
對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  无论外部风云如何
期刊
什么是窑变?说法很多。最简单地说,就是瓷器在烧造时,出现了非人力、超乎预期的釉色、品种等变化。而在各种瓷器里,钧瓷堪称代表,有“进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  送进窑里时,是同一种颜色,而出窑时,却五彩缤纷。这不是意外之喜吗?然而,意外并非都是喜。  已故钧瓷艺术大师晋佩章在《钧窑史話》里讲述了一次亲身经历。有一次,他烧出了一件具有宋代钧瓷神韵的作品,喜出望外,以为自己找到了秘诀,于是就按照同样的釉
期刊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初次去贾府打秋风,王熙凤给她哭穷,刘姥姥厚着老脸说: “凭他怎样,你们拔下一根毫毛比我们腰还粗呢……”刘姥姥的口无遮拦,还受到了周瑞家的批评,觉得她在王熙凤面前说这样的话,本意是恭维,但实在太不含蓄。就像乡下大娘夸回乡过年的打工姑娘: “哟!胖啦。”被夸的姑娘脸色就很不好看,您老可真会说话哈。  也难怪大娘,她哪里知道,腰的粗细胖瘦,其实是一种暗示。王熙凤肯定不爱听人家说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