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l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可以推动人的成长和进步,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和才干。但是目前,学校和家长过于强调阅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这一功能,忽视阅读的另一个意义,那就是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为孩子们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基础。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材,首先必须把孩子教育成人,让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德育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对于不同的孩子要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其中让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的方法就是阅读。
  如何让阅读帮助孩子确立远大的人生思想呢?
  家长和老师通过和孩子的共同阅读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不论中外,大部分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主题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这一特点。家长和老师在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很容易地分析作品中的美丑和善恶。如《伊索寓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篇故事都很浅显,但是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能受用一生的哲理,所以不论是《狼和小羊》还是《想吃葡萄的狐狸》,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地分清楚其中的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意义的事,哪些是愚蠢的事,这些鲜明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都可以作为德育的资源。结合故事说理,让枯燥的讲道理变成有趣的说故事,可以消除孩子厌恶听道理的消极心理,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从而使得德育的效果显著。有时候,孩子甚至会自己通过这些故事感悟出道理,这比成人对孩子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
  家长和老师通过给孩子讲解儿童文学树立典型形象。很多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和孩子年龄接近,年龄特征也就很相似,通常表现为好奇心强烈,爱冒险,有时候会犯点小错误,等等。孩子们和这些儿童文学接触的时候,就很容易和这些角色交上朋友。最著名的一个典型角色是木偶皮诺曹。这本是个有很多缺点的男孩子,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孩子差不多,但是通过一次一次冒险,遭遇,小木偶最终成为一个诚实、善良、有爱心的好孩子。这个长鼻子木偶不仅长得很有个性,也很有个性。很多孩子在阅读《木偶奇遇记》时,有时候会感觉这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而最终伴随木偶的成长,孩子们的内心也在成长,在阅读过程中,善良、诚实、有爱心这些优秀的品质也会渗透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当然,中国儿童文学中也不乏此类典型形象,如勇敢、爱冒险、爱幻想的皮皮鲁《皮皮鲁外传》;聪明、善良的鲁西西《鲁西西外传》;调皮、滑稽但很有自己思想的戴小桥《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淘气但懂事的桑桑《草房子》,等等,甚至这些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中国孩子角色和我们的孩子的性格、见识、理想等更接近,孩子可以更容易接受他们。家长和老师可以让这些艺术形象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们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提高修养,和他们一样,树立远大理想。
  孩子可以通过阅读达到自我教育。这里说的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多的是情操的陶冶,美感的教育。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生动。通过阅读,可以陶冶孩子情操,明白什么是美的,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世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是不是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呢?其实不然,在我们周围,有一批披着儿童文学作品的外衣,实质是一些无聊垃圾的读物在腐蚀着孩子的思想。如一些光怪陆离的恐怖小说、鬼怪小说等。有的孩子可能为其中刺激的情节所吸引,但是不知这些书籍对于人的成长根本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以说有很多害处,如让孩子的思想消极,或者产生一些恐怖的情绪,等等。在平时选择时,家长和老师尤其要注意,千万不能让这些书籍腐蚀孩子的思想。有必要的话,甚至在书到达孩子手里之前,自己先看看,看看是不是适合孩子,同时通过阅读,和孩子找找共同的话题。
  儿童文学其实是很美好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身心都可以获得放松,在纯净的儿童文学的世界里,有一些很激人上进的元素,有一些能让人浮想联翩的元素,有一些让人铭记一生的元素。回想我们童年阅读的儿童文学,那些曾经喜欢的角色好像一个个都能跳出来,那些曾经熟悉的剧情好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放映。信息化社会,电视和网络传达太多信息,但是文本的阅读是永远都无法替代的,文本,特别是儿童文学,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它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让孩子用空余时间多读一点书吧。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打造多彩灵动的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真的课堂,以及呼唤个性张扬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语文教师的范读。教师怎样恰当运用范读呢?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阐述看法,和同行一起探讨。  关键词: 范读 中职语文教学 作用  一、教师范读,以情感染学生  范读就是教师用心用情把课文读通、读懂、读顺。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传情达意,师生相互协作,共同表达情感,表达
翻译文言文,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翻译所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为了保证试题的区分度和阅卷标准的统一度,命题人往往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作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语法现象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以及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一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从历年高考的作答情
1.以审美的意识形态解读文学文本。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领会艺术,只有用空灵优美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不能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描绘的,因此教师往往要通过模糊的具有诗意的弹性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美感描述,激起学生自己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
摘 要: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读好书的习惯,语文教师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地封闭教学,必须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心灵飞扬  阅读课是小学语文的一种新课型,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阅读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阅读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的背景下,现代教学技术引入了中学语文教学,它一方面为新课程改革摇旗呐喊,另一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中学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教学改革和创新根据自身的非凡魅力,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和活力冲击着旧有的教学模式。作为具有高度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综合技术,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个人经验、主观性等缺陷,使之上升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