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波用于临床始于上世纪70年代,它利用致热和场力作用,在特定的功率下,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且疗效确切,近年来得以广泛应用.因为耳鼻咽喉科疾病发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波用于临床始于上世纪70年代,它利用致热和场力作用,在特定的功率下,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且疗效确切,近年来得以广泛应用.因为耳鼻咽喉科疾病发病部位特殊,解剖结构复杂,常规手术常因术野狭窄,切口、术中止血、缝合等操作难度大,所以治疗效果常受到影响.微波的引入,降低了操作难度,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及预后,因而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微波在耳鼻咽喉科的使用情况简介如下.
其他文献
基于仿生识别的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手段,具有高效、低成本、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显著优势,非常适合于复杂基质样品中痕量目标物的快速检测。为更好地研究开发新的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缠绵,常反复发作.自1997年至今,我们应用微波治疗慢性颗粒性咽炎[1]5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自2001年1月~2003年9月我科应用鼻内镜经口进路行腺样体切割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6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951年Levi-montalcini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中包括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1].许多研究表明bFGF是参与促
咽喉结核是由于结核菌通过直接扩散或血行传至咽喉部所致特异性感染之一,多继发于肺结核,原发者较少.为探讨咽喉结核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临床分型和临床工作中如何避免和
近年来,微波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领域,我科运用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衄及慢性咽炎、肥大性扁桃体炎、鼻腔及咽部良性肿瘤等疾病,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