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及道德品质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并且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而被放在了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于处于三观思想正在形成、并最易受到不良文化的风气影响的初中生,开展和创新思想品德教育是必然的。因此文章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及其所产生的积极和创新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思想品德;重要意义;问题;创新方式
一、引言
思想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被提上了教育日程。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影響着人们的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加之学科涉及的大多是国家政治、经济等,内容较为枯燥,学生没有兴趣,教师也没有动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探讨,根据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的改革和创新,使思想品德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目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思想品德教学的传统方式就是“你读我听”的单向模式,教师根据大纲重点,对照课本讲述内容,摘抄重点,学生死记硬背,以此应对考试。学生对所学内容感觉抽象且枯燥,不理解,更不会加以运用,在记忆的过程中也是力不从心,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上课效率低下,在综合评价体系中,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对新的教材和大纲标准研究不深,对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教学资源的开发,脱离实际生活,更加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性和开放性。
2、教学评价不科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应该以长远的眼光进行综合统一的考核,而非单纯的注重书面分数。目前现状则是以分数为主,以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导致思想品德教学陷入短视、功利的困境。
三、创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课程是我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的融合体,它能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确保学生的思想清明,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生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等思想感情的发展,并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政治基础。另外,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启发和引导,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加深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奠定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思想保障。
2、利于稳定学校教育的根基。学校教育承载着人们的所有希望,都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以高分形式去培养人才,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自理能力差、思想不端正、法制意识薄弱等不良现象,无疑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也会使学生走入歧途。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对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深入和推广,可以巩固社会价值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的学校风气和社会风气,促进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1、转变教学思路。学校不但要强化政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投入力度,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用网络设备和技术拓宽学习平台,对涉及到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实现生动的演绎和讲解,使学生对相应的理论进行深度理解,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同时举办一些辩论会等,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将当前时事政治的主要内容进行虚拟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激发学生的自住性和积极性,教师对最后的结论给予引导和点评,从根本上实现教学,同时。而学生和家长也要积极的配合学校的要求,从思想上改变陈旧思想,以身作则,用生活细节将政治内容诠释出来,让学生观看新闻节目、实时动态、科普节目等,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国家的伟大和自己的使命,为自己制定成长目标,以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从心理上改变和坚定学生的信念,完成心理上的教育和引导。
2、优化教学模式。除了必要的教材固定知识外,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联系当前的时事政治,像钓鱼岛是目前最为敏感的国际话题,教师在学生们的描述和总结上做出积极正确的引导,灌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意识。其次,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教师要将学习内容通过导入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人真事、听到的故事等,以生动丰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描述、讨论等,最后做出总结。只有绝对轻松、相互尊重的课堂环境中,才能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敢于发表自己对该课堂内容的意见、看法,并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和碰撞,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悦,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创新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是以高分为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就避免了学生的尴尬处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在综合能力上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思想品德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联系实际生活,以正确的三观思想为导向,对内容进行分析和汇总,并结合所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敏锐的观察、分辨和思维能力。由此在满足学生身心需求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客观、综合性的评价,催化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语
思想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正确三观思想的树立、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培养学生身心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采取创新措施,发散教学思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不断地钻研和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自主教学的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朱遐俊《探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2]尹娟《浅谈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3]卢成隽《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重要意义;问题;创新方式
一、引言
思想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被提上了教育日程。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影響着人们的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加之学科涉及的大多是国家政治、经济等,内容较为枯燥,学生没有兴趣,教师也没有动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探讨,根据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的改革和创新,使思想品德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目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思想品德教学的传统方式就是“你读我听”的单向模式,教师根据大纲重点,对照课本讲述内容,摘抄重点,学生死记硬背,以此应对考试。学生对所学内容感觉抽象且枯燥,不理解,更不会加以运用,在记忆的过程中也是力不从心,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上课效率低下,在综合评价体系中,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对新的教材和大纲标准研究不深,对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教学资源的开发,脱离实际生活,更加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性和开放性。
2、教学评价不科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应该以长远的眼光进行综合统一的考核,而非单纯的注重书面分数。目前现状则是以分数为主,以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导致思想品德教学陷入短视、功利的困境。
三、创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课程是我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的融合体,它能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确保学生的思想清明,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生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等思想感情的发展,并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政治基础。另外,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启发和引导,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加深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奠定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思想保障。
2、利于稳定学校教育的根基。学校教育承载着人们的所有希望,都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以高分形式去培养人才,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自理能力差、思想不端正、法制意识薄弱等不良现象,无疑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也会使学生走入歧途。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对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深入和推广,可以巩固社会价值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的学校风气和社会风气,促进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1、转变教学思路。学校不但要强化政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投入力度,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用网络设备和技术拓宽学习平台,对涉及到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实现生动的演绎和讲解,使学生对相应的理论进行深度理解,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同时举办一些辩论会等,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将当前时事政治的主要内容进行虚拟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激发学生的自住性和积极性,教师对最后的结论给予引导和点评,从根本上实现教学,同时。而学生和家长也要积极的配合学校的要求,从思想上改变陈旧思想,以身作则,用生活细节将政治内容诠释出来,让学生观看新闻节目、实时动态、科普节目等,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国家的伟大和自己的使命,为自己制定成长目标,以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从心理上改变和坚定学生的信念,完成心理上的教育和引导。
2、优化教学模式。除了必要的教材固定知识外,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联系当前的时事政治,像钓鱼岛是目前最为敏感的国际话题,教师在学生们的描述和总结上做出积极正确的引导,灌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意识。其次,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教师要将学习内容通过导入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人真事、听到的故事等,以生动丰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描述、讨论等,最后做出总结。只有绝对轻松、相互尊重的课堂环境中,才能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敢于发表自己对该课堂内容的意见、看法,并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和碰撞,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悦,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创新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是以高分为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就避免了学生的尴尬处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在综合能力上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思想品德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联系实际生活,以正确的三观思想为导向,对内容进行分析和汇总,并结合所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敏锐的观察、分辨和思维能力。由此在满足学生身心需求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客观、综合性的评价,催化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语
思想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正确三观思想的树立、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培养学生身心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采取创新措施,发散教学思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不断地钻研和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自主教学的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朱遐俊《探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2]尹娟《浅谈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3]卢成隽《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