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自然资源,提升生态式园本课程质量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ao663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教授说过:“学前教育需要实体的课程资源,需要可感知、可操作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除了开发收集,如何將其转化为幼儿的发展才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追求”。在课程游戏化的浪潮中,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提升园本课程质量,成为各大幼儿园实践与探索的方向。从“十二五”走到“十三五”,我园以自然资源为抓手,逐步建构生态式园本课程。下面我以“树”资源为例,解析我园生态式园本课程的建构。

一、生态式园本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缘起


  园本课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偶发生成,是幼儿园在特定条件下逐渐完善的。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园生态式园本课程才得以水到渠成。
  “未达蠡园,先闻蠡香”。我园位于一座小型公园内,占地面积17064平方米,园内绿化面积占到11308平方米,从建园初期就以生态自然环境为特色。大自然的四季赋予了幼儿园无限缤纷,教师和幼儿每天伴随着鸟鸣声穿越公园进入园所,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另外,我园地处蠡口家具城最中心地段,拥有生态式资源的另一种存在——家具市场、木材资源和匠人资源。
  “十二五”期间,我园构建的园本课程精华“百草园·四季课程”被评为本市精品课题,且“十二五”末期申报的多个省市级课题也是全都基于生态理念。2015年,我园成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开始探寻“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
  基于以上条件,我园从单一的四季课程、家具特色课程,走向更为宽广、更基于儿童本位的生态式课程。

二、生态式园本课程的整体解读


  园本课程的完整建构包含众多因素,有主题活动、理念、目标、评价等。生态式园本课程中的“生态”意味着自然、真实,课程目标涉及幼儿的认知、习惯、个性养成和园所文化构建等多个领域,课程内容涵盖自然生态、人文社会,并延伸到园标、园服、吉祥物、网站等,都融入了生态式概念元素。我园将生态的概念从自然界引申到儿童成长的环境,借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的思想“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推行“让幼儿走进自然,在原色、原味、原生态教育中健康成长”的园本课程理念,全面构建园本课程体系。

三、生态式园本课程的建设历程


  我园生态式园本课程的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上至下”,以行政班子为主导,理念新、课程意识强,但内容狭隘、易脱离师幼实际情况。第二阶段“由下至上”,以教师为主导,真实、可操作性强,但质量参差不齐、系统性差、欠缺思考及深度。第三阶段“上下联动”,把之前的两种经验“顶层架构”与“一线实践”合二为一。三段历程截然不同的实践与反思,促使教师园本课程组织实施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四、生态式园本课程的管理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推进受制于课程实施者的专业水平和园所管理水平。为此,我园设立了园所管理人员网络和园本课程管理网络,条线细致、分工明确,对园本课程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比如我园的园本课程管理网络,第一层设立“课程研发中心”,园长和业务园长起带头作用,对课程进行总体构想、规划和调控,确定学期发展重点以及四季主题构想。第二层设立“课改先行组、实践发展组、资源配置组、监测评价组”,这四组成员包含教科研组长、后勤保育、专家团队等,主要负责调查、开发课程资源,制订各年龄段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在一日教学活动中按计划推进,进行个性化实践及反馈,提供后勤保育、主题材料、实物资源等方面支持,参与课程评价,公正、客观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三层设立“纵向及横向监督反馈机制”,在课程实施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均可跳级反馈联动探讨,主题课程实施就会更为高效成熟。

五、以“树”资源为例,谈生态式园本课程的构建


  (一)“树”资源的价值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园就是一座天然树博物馆,师幼们日常热衷于探究各种各样的树。基于此,我们梳理出与树相关的内容,包括树的种类、生长、用途、如何保护树、树与动物及人类的关系、树的精神等,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奥秘,比如根据树叶感知季节的变化,从发芽到落叶感受生命的轮回,从一根木头进化到一组家具,从一朵花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丰富的树资源极具研究价值,涵盖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各领域的发展目标,如科学领域“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艺术领域“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等。
  (二)“树”资源与主题课程
  依据我园师资队伍实情,园本课程实施路径分三步:模仿实践、因地制宜、自主开发。第一步,模仿实践打基础。也就是依据蓝本教参和经典案例进行模仿实践,学习他园主题课程建构方式、梳理流程以及调整内容的适宜性。第二步,因地制宜找自己。我们立足蓝本、改造蓝本、使之园本,从蓝本中选取契合生态式方向和树主题进行课程改造,如建构式“落叶飘飘”、渗透式“丰收的季节”,替换、增补蠡幼独有的树资源。第三步,自主开发做品牌。我们鼓励各班教师每学期开发一个班本主题,如“树之趣·四季课程”中关于花、叶、果、枝的研究,教研组会协同班级教师进行集体审议,制定主题网络,对照《指南》寻找核心经验,确保班本主题不会偏离航向。
  (三)“树”资源与户外活动
  1.优化场地设置,创设园本课程情境
  鉴于园内树种繁多,但欠缺整体规划及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融合,我们结合植物生长规律对全园的树进行了梳理与移栽。
  (1)“移树”:如将零散在校园四处的果树,集中移植到山坡上形成一片果园。
  (2)“做树”:如“树与树之间”运动场,依托大型香樟树做了吊桥、走绳等,将幼儿带入更为直观有效的课程情境中。
  2.优化材料投放,丰富园本课程内容
  大自然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生态式玩具,优化材料的投放极大地丰富了园本课程内容。
  (1)收集小型自然素材,丰富活动细节。面对园内丰富的四季树资源,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源,整理成小型“资源库”,如:运用树叶、树枝等进行“野炊、烧烤”游戏,细细的树枝当筷子,树叶和薄木片制作三明治等食物。
  (2)添置大型低结构木材,增添活动趣味。大型低结构木质材料包括树桩、树根、木板、长竹子等,主要在幼儿园收集和采购。孩子们可将木桩当座椅、堆篝火;大竹竿做家具、搭灶头,不断增添户外活动趣味。
  (3)寻求功能性树材料,满足活动需求。功能性高结构材料包括木铲、木尺、自制小木车等,自制小木车可以在孩子们运货或整理材料时,充当运输工具。
  3.优化活动实施,完善园本课程方案
  我们将树与户外集体教学、区域游戏、阳光体育、生活活动进行了融合。
  (1)树与户外教学活动的融合。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原生态的教具,我们就要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们将传统的“树之趣”室内教学活动拓展到户外开展。如“落叶飘飘”主题活动就包括了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音乐活动“小树叶”、美术活动“树叶变变变”等,孩子们将落叶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比较、排序、测量,进行艺术创作。
  (2)树与户外区域游戏的融合。孩子们在天地之间自由地奔跑、游戏,如“丰收的季节”主题活动包括了探索区观察、记录果树的变化,涂鸦区绘画表现各种果实,骑行区运输小车载满了果实……
  (3)树与阳光体育的融合。如体育锻炼功能区内投放的丰富多样的树木器材,可以开展树之趣特色器械操、爬树掏鸟蛋、过树桩趣味活动等。
  (4)树与生活活动的融合。一日生活皆课程,“树之趣”种养殖活动已成为一种综合性“生命课程”。我园户外花木蔬果实行班级责任制,一年四季的蔬果生长让课程实施有了保障,更让孩子收获到能力和知识,情感和态度。
  园本课程的完整建构包含众多,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组织评价等环节需要反复运作、调整、修订、管理,只有当幼儿园一日活动与生态式园本课程融为一体后,生态式园本课程建构才能更完善,幼儿发展才能更全面。
其他文献
马上就要读小学了,受疫情影响不能参观小学,浙江省湖州市第一幼儿园的老师便带领孩子們开展了一场“云”上参观小学的活动。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对未来的小学生活都有哪些期待!  我叫周楠茜,小名茜茜,是湖州市第一幼儿园大二班的一名小朋友。看到小学里的哥哥姐姐们坐在座位上认真学习眼保健操的样子,我好羡慕,真期待自己马上就成为一名小学生!虽然老师也让我们跟着模仿了一下,但是我没学会。我觉得这个很好玩,老师说:“以
期刊
亲爱的宝贝,今晚你突然主动要求读老师新教的《毕业诗》,我不禁随着你的深情流了泪,也才真正意识到你要毕业了。岁月流转,时光飞逝,三年前那个啼哭着入园的宝宝已经长大了,长结实了,俨然是一个小小男子汉了,妈妈很是欣慰。而今,你即将告别美好的童蒙期,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三年来,你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刚入园时,你遇到委屈只会默默流泪,你的懂事和无助惹得老师更加心疼,老师像妈妈一样安抚你,给你
期刊
六月的风  带着些许忧伤  小小的人儿  你向左,我向右  努力奔跑,各自绽放  时光荏苒  那个曾经站在幼儿园门口嚎啕大哭的孩子  如今已用欢笑代替了泪水  那个曾经说话都羞涩的孩子  如今已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个曾经眼睛里只有妈妈的孩子  如今身边多了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伙伴  那个曾经第一次踏进幼儿园的孩子  如今已拥有了三年难舍的暖暖小时光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假期  我从你的眼中读出
期刊
栀子花开,麦黄梅熟,山西师范大学幼儿园毕业季开始啦!孩子们即将告别幼儿园,勇敢地踏入小学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光,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毕业的仪式感,感恩师长、朋友的陪伴,感受成长的快乐,幼儿园的教师们别出心裁,为大班的孩子们精心定制了精彩的“云毕业季”活动——毕业生宣誓。  毕业是结束,亦是开始。幼儿园毕业,意味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毕业宣誓,给孩子们一个里程碑式的告别仪式,既为孩
期刊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提出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劳动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劳动教育应该回归幼儿的生活,并在幼儿自然的生活样态中进行,最终促进
期刊
以往毕业季,我们都会在幼儿园举行“夜宿”活动,可是由于疫情,今年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晚上在幼儿园穿着睡衣,走秀狂欢,庆祝毕业。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经过商讨,我们决定开展一场“‘疯狂’毕业照”主题活动,让幼儿自由、自主、自信地度过属于自己的毕业时光。一、谈话活动  话题一:为什么要拍毕业照?  煊煊:我觉得,毕业照是为了留下纪念,我们毕业了还能看看小朋友和老师们的照片。  苗苗:毕业以后我就要去天津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掌握初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要利用阅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幼儿想象力丰富,图文并茂的绘本可以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教师充分利用绘本,组织幼儿围绕绘本展开游戏,尝试进行手工展示,为自制画册配上说明文字,尝试结合绘本编写剧本,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促使幼儿全面提升创造能力。一、游戏——隐性表达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也是幼儿的
期刊
德国美学家莱辛说过:“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我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乐,注重音乐对人道德之教化。关于幼儿艺术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音乐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出发点与落脚点也需要立足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发展幼
期刊
3—6岁是幼儿语言、思维、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求,科学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我意识的培养。一、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自我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自我认知、自尊、自信、自主、自
期刊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需求。深度学习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促进幼儿高阶思维的发展,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室内运动区域是开发和利用幼儿园室内活动室、走廊、专用室等资源,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或材料属性划分区域,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究的一种运动游戏模式。我园在开展室内运动区域活动的实践中,聚焦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诱发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