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十分重要,基层组织关系党的全部工作,也是党员干部核心战斗力的基础,在去年12月的中共十八大上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全面建设做了重要部署。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要认真做好基层政治任务,要博采众长,不断优化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员干部组织的设置,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来提升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的能力,并以此推进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 基层党组织 创新方式
党的基层组织是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组织,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我党的全部工作能否有效落实,同时也是我党最核心战斗力的保障,合理完善的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发挥核心战斗力的有效基础。在复杂多变的新时期,国情、党情和社会群众的现实基础均要求我党必须切实提高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这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组织保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对自身先进性的要求,要保持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就要求全体干部党员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自我膨胀,自我满足,党员干部要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要不怕吃苦,敢于到基层去服务群众。认真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关心百姓生活,重视基层群众的呼声。保持创新热情,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发挥自主创新精神,调动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也是拓展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样式与空间,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要求和机制内涵。这对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都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真正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单调开会这也是以往的基层组织活动缺乏热情和效率低下的原因。空洞冗长乏味的会议挫伤了基层干部党员的积极性。但是这种问题的产生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要彻底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象牙塔内的独立学院与社会生活在各自的发展中日渐形成了很大的隔阂,不少独立学院党员显得很不积极,缺乏对新事物的热情,对社会迅速变迁和改革冷漠忽视,压抑新思想的萌发和观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阻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活动的质量,就需要彻底改变以往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形式。
1 基本情况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在珠海三所独立学院①的学生党员,共包括1200 名本科生党员和50个学生党支部。这次是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设计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1005 份,回收率为83.75%。本文力求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合理分层并有效区分不同学生的学历结构、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以保证本次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合理性。问卷的设计共包含25个问题,都是开放性选择题,答案有若干类。整体设计的问题基本上涵盖了基层组织生活的一般内容,有关党的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内容、形式、效果、存在的问题及组织生活改进建议等。此外,本次问卷调研附加了一些面谈和访谈。其中就对部分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做了详细的个案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整体比较好,以下是一些比较好的方面:①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主要是在专业系部的支持和基础上设立。问卷调查反映,有58%的学生党支部都是依托专业系部为单位成立的党支部,在同一系由不同的年级分别自己成立的有31%,此外单独而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支部的有7%,一些按社团、生活园区等小型团体自主设立的是4%。数据结果还显示,独立学院的学生党支部显得比较庞杂。②基层党组织生活有一定的计划,比较合理。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认可党支部的规划,安排也较为合理,学生党员大多能够适应。③党员基层组织生活安排频次比较合理。问卷统计结果显示,69%的学生党员对自己支部每月定期举行一次或两次的组织活动表示接受,每周一次基层党员组织活动的有7%,其余较小比例的是每月一次,甚至每学期一次的。④学生党员基层组织生活保持了很好的民主氛围。调查结果证明,73.5%的学生党员感受到了自由民主、活泼严肃的气氛,整体比较开放;另外,26.5%学生党员有不同意见,对基层组织生活的民主氛围表示不满。⑤学生党员基层组织生活质量整体满意。在这次调查中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党员对基层组织生活表示认可和满意,自己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组织生活,内容也比较丰富,质量还能满意。剩余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党员则认为大学生基层党员组织生活质量整体欠佳,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⑥学生对组织生活价值有较高的认可度,在这方面体现在在对组织生活的评价上,34.2%的学生党员说自己所在的党支部,思想先进,具有很强的时代内涵,51.8%的学生党员虽然认为组织生活枯燥乏味,但仍然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此外,4%的学生党员明确表示组织生活没什么价值,比较乏味。
2 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普遍存在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乏味。组织生活学习内容多是上级制定文件,理论性很强,但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组织生活形式也较为僵化,没有吸引力。②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内容空泛,没有实际针对性。多数同学表示,基层组织生活内容大多空泛散漫,没有比较有效的针对意义。③基层组织生活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党员。基层组织生活没有很好的结合当代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还是按照老一套的组织生活模式,逐渐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2.2 主要原因分析。①院系领导对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研究力度不够。通常在党员入党前的工作力度很大,但真正在入党之后对学生的教育比较少,而且不深入,这不利于学生党员的健康发展。②学生支部规模比较庞杂。这次问卷调查研究显示,10-15人的支部占18.6%,16-25 人的支部占36.7%,25-100 人的支部占43.6%,超过100 人的支部占1.1%。支部人数偏多,人数也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组织活动安排的困难。③党员发展任务重。在全国范围内,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迅速,学生党员比率接近10%左右,庞大的党员发展任务给基层组织生活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④活动经费不足。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活动没有能力丰富内容,也没有经费支持组织形式的创新。
3 民办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创新模式的主要策略
3.1 多层次开展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改变以往以开会为主的基层组织方式,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培训管理体系,聘请优秀培训老师,举办专题讲座,深入阐释先进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干部党员对政治事件的敏锐性,提高思想觉悟,党员干部自身要以身作则,切实履行使命。
3.2 积极开展以模范风采为主题的党员自我形象设计活动。从以下几方面重树党的形象: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②加强足学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崇高风尚;③发挥一线模范带头作用,敢于挑重担,负重前行,勤恳努力;④强化作风,厉行勤俭节约,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本色;⑤恪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
3.3 积极开展以党旗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党员奉献活动。要求学生党员义务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死角,义务到社区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义务为中小学生做课外辅导,义务到环卫处做环卫义工等。
3.4 积极开展以迎接新挑战为主题的党员民主评议活动。从政治思想,遵守纪律,学员意识,学习状况,社会工作,发挥模范作用等方面入手。
4 应注意的问题
4.1 要把握好节奏。组织活动要在“新”和“实”两个字上下工夫,不要过于频繁,“多则惑,简则明”,宁缺毋滥。
4.2 要围绕和服务于中心工作。围绕学生健康成才进行教育,保持党员本色。
4.3 要精心策划和准备。要有统筹规划总揽全局的决策纲领,认真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欧阳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N].人民日报,2009-10-20(7).
[3]叶云霞.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
[4]陈国荣.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
关键词:独立学院 基层党组织 创新方式
党的基层组织是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组织,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我党的全部工作能否有效落实,同时也是我党最核心战斗力的保障,合理完善的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发挥核心战斗力的有效基础。在复杂多变的新时期,国情、党情和社会群众的现实基础均要求我党必须切实提高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这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组织保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对自身先进性的要求,要保持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就要求全体干部党员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自我膨胀,自我满足,党员干部要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要不怕吃苦,敢于到基层去服务群众。认真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关心百姓生活,重视基层群众的呼声。保持创新热情,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发挥自主创新精神,调动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也是拓展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样式与空间,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要求和机制内涵。这对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都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真正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单调开会这也是以往的基层组织活动缺乏热情和效率低下的原因。空洞冗长乏味的会议挫伤了基层干部党员的积极性。但是这种问题的产生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要彻底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象牙塔内的独立学院与社会生活在各自的发展中日渐形成了很大的隔阂,不少独立学院党员显得很不积极,缺乏对新事物的热情,对社会迅速变迁和改革冷漠忽视,压抑新思想的萌发和观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阻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活动的质量,就需要彻底改变以往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形式。
1 基本情况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在珠海三所独立学院①的学生党员,共包括1200 名本科生党员和50个学生党支部。这次是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设计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1005 份,回收率为83.75%。本文力求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合理分层并有效区分不同学生的学历结构、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以保证本次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合理性。问卷的设计共包含25个问题,都是开放性选择题,答案有若干类。整体设计的问题基本上涵盖了基层组织生活的一般内容,有关党的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内容、形式、效果、存在的问题及组织生活改进建议等。此外,本次问卷调研附加了一些面谈和访谈。其中就对部分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做了详细的个案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整体比较好,以下是一些比较好的方面:①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主要是在专业系部的支持和基础上设立。问卷调查反映,有58%的学生党支部都是依托专业系部为单位成立的党支部,在同一系由不同的年级分别自己成立的有31%,此外单独而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支部的有7%,一些按社团、生活园区等小型团体自主设立的是4%。数据结果还显示,独立学院的学生党支部显得比较庞杂。②基层党组织生活有一定的计划,比较合理。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认可党支部的规划,安排也较为合理,学生党员大多能够适应。③党员基层组织生活安排频次比较合理。问卷统计结果显示,69%的学生党员对自己支部每月定期举行一次或两次的组织活动表示接受,每周一次基层党员组织活动的有7%,其余较小比例的是每月一次,甚至每学期一次的。④学生党员基层组织生活保持了很好的民主氛围。调查结果证明,73.5%的学生党员感受到了自由民主、活泼严肃的气氛,整体比较开放;另外,26.5%学生党员有不同意见,对基层组织生活的民主氛围表示不满。⑤学生党员基层组织生活质量整体满意。在这次调查中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党员对基层组织生活表示认可和满意,自己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组织生活,内容也比较丰富,质量还能满意。剩余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党员则认为大学生基层党员组织生活质量整体欠佳,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⑥学生对组织生活价值有较高的认可度,在这方面体现在在对组织生活的评价上,34.2%的学生党员说自己所在的党支部,思想先进,具有很强的时代内涵,51.8%的学生党员虽然认为组织生活枯燥乏味,但仍然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此外,4%的学生党员明确表示组织生活没什么价值,比较乏味。
2 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普遍存在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乏味。组织生活学习内容多是上级制定文件,理论性很强,但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组织生活形式也较为僵化,没有吸引力。②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内容空泛,没有实际针对性。多数同学表示,基层组织生活内容大多空泛散漫,没有比较有效的针对意义。③基层组织生活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党员。基层组织生活没有很好的结合当代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还是按照老一套的组织生活模式,逐渐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2.2 主要原因分析。①院系领导对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研究力度不够。通常在党员入党前的工作力度很大,但真正在入党之后对学生的教育比较少,而且不深入,这不利于学生党员的健康发展。②学生支部规模比较庞杂。这次问卷调查研究显示,10-15人的支部占18.6%,16-25 人的支部占36.7%,25-100 人的支部占43.6%,超过100 人的支部占1.1%。支部人数偏多,人数也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组织活动安排的困难。③党员发展任务重。在全国范围内,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迅速,学生党员比率接近10%左右,庞大的党员发展任务给基层组织生活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④活动经费不足。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活动没有能力丰富内容,也没有经费支持组织形式的创新。
3 民办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创新模式的主要策略
3.1 多层次开展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改变以往以开会为主的基层组织方式,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培训管理体系,聘请优秀培训老师,举办专题讲座,深入阐释先进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干部党员对政治事件的敏锐性,提高思想觉悟,党员干部自身要以身作则,切实履行使命。
3.2 积极开展以模范风采为主题的党员自我形象设计活动。从以下几方面重树党的形象: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②加强足学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崇高风尚;③发挥一线模范带头作用,敢于挑重担,负重前行,勤恳努力;④强化作风,厉行勤俭节约,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本色;⑤恪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
3.3 积极开展以党旗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党员奉献活动。要求学生党员义务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死角,义务到社区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义务为中小学生做课外辅导,义务到环卫处做环卫义工等。
3.4 积极开展以迎接新挑战为主题的党员民主评议活动。从政治思想,遵守纪律,学员意识,学习状况,社会工作,发挥模范作用等方面入手。
4 应注意的问题
4.1 要把握好节奏。组织活动要在“新”和“实”两个字上下工夫,不要过于频繁,“多则惑,简则明”,宁缺毋滥。
4.2 要围绕和服务于中心工作。围绕学生健康成才进行教育,保持党员本色。
4.3 要精心策划和准备。要有统筹规划总揽全局的决策纲领,认真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欧阳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N].人民日报,2009-10-20(7).
[3]叶云霞.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
[4]陈国荣.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