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腾飞发展,税收凭借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点在财政收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税收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成本是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仅包括征税成本。本文针对我国税收成本和税收环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分析了我国税收的基本现状。
【关键词】 税收成本 税收环境 现状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ost of tax and tax environment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taxation.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针对我国税收成本和税收环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分析了我国税收的基本现状。
1.我国现行税制与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与不完善
1.1现行税率过于复杂。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差别税率而非单一税率,并较多地使用了累进税率,这将直接提高税制的复杂性。例如,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对不同的所得项目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即工薪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的应税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采纳累进税率虽有利于实现税负公平,但却大大增加了计征税收的复杂性,从而会提高征税成本。不仅如此,累进税率还会产生高边际税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纳税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研究避税,从而增加了其纳税成本。
1.2税制设计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对现行的税收征管条件考虑过少。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对税法的解释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超越税法条例而作为行政解释,如有的省改变增值税法定税率,制定增值税的预征率;有的将福利企业所享受的所得税减免扩大到乡镇企业;有的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采取征6%,发票开17%的办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人为地造成了税法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麻烦,增加了税收的征收成本。
1.3税收政策连续性不强,变化过于频繁,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例如,从2000年到2001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行业的广告费用税前扣除标准先后修订了两次,即从当初的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到2000年出台的“2%”标准,再到2001年将家具建材商城、房地产开发、制药等企业据实扣除的标准提高到销售收入的8%3.税收政策变动如此频繁,不但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收难度,也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大幅提高。
2.税企关系如何改善
对于这一点的介绍,笔者通过本人实际课堂学习讲座,分析和阐述了税企关系如何变得融洽,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介绍。
2.1源头根治税赋,推动体制创新,第一天的课程,由致通商学院院长李记有老师主讲。李老师以其特有的风度和幽默感,将原本枯燥难解、细碎繁复的税收法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娓娓道来,很适合大家的理解。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将数十年税收筹划心得凝结为企业董事长亲自担任税收风险防控负责人的管理理念。这样一来,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上的制度性安排将税收风险防控提升到了其应有的位置,抓住了税收风险防控的源头,从而为根治企业涉税风险建立了良好制度性保障。第二天上午税务商学院副院长孙老师用翔实的案例、成功的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李老师观点在实践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2权威解读税法,和谐税企关系,以前,在许多人心目中,税务人员都是不近人情的,通过商学院第二天、第三天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司梁处长、企业所得税司杨处长的全方位讲述,我想这种观念一定会在商学院学员心中改观。他们作为具体税收法规的制定者,除了对相关业务知识的精通外,认真回答学员的问题,耐心讲解学员的疑惑,对纳税人所处的纳税环境有深刻的理解,并使学员们了解了近阶段主要税种税务机关的工作方向。通过上述交流,和企业有了近距离沟通,塑造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2.3交流互动热烈,氛围轻松活泼,通过会务组的精心安排,将各企业学员划分为不同小组,使大家在商学院这个大家庭中相互熟识,交流体会各自心得体会。由于是在企业之外的交流,大家能够在轻松探讨的环境中各自交流。
2.4全面提升素质,学习满意而归,我感到大家都能过从企业全局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涉税风险防控。这个包括自己在内的各学院提出了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
3.我国税收环境现状
3.1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及法律意识不强。纳税人缺乏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甚至采用各种途径以偷逃税款,从而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收和查处成本。2002年,我国税务部门通过专项检查和对大要案的查处,查补偷逃税款共计350亿元。
3.2税务机关的税收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营方式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税收成本的问题重视不够,往往只注重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而忽略课税的费用支出。对税务机关的考核,主要侧重于业务指标,而往往将税收征收成本指标排除在外。税务机关从提高税收收入目标出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加强征收,并制定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从各方面控制纳税行为,这大大增加了征税成本,而且繁琐重叠的规定也给纳税人增加了困难进而提高了纳税成本。
3.3税务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目前稽查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税收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人情税、关系税屡禁不止,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严重,提高了税收成本。
3.4税收工作外来干预大。一些地区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随意越权减免税,妨碍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从而造成税收人为流失,增加了税收成本。据统计,2000年查出各地越权制定的涉税违规文件600多份,所涉及的违反税收制度金额超过19亿元。
3.5税务机关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力配合。为严密控管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打击偷逃税行为,需要税务、工商、海关等职能部门之间通力配合、数据共享,尤其是上述机关所拥有的有关企业经营情况资料可以为税务监管提供极大便利,但目前税务部门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仍然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各自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收集,使得税务机关的信息成本大大提高。
结语
有的人说现代税收重于古代,汉代十五税一,税率大概7%。现在月收入5000以内的个税,税率远高于这个,还有其他方面的税收,比如你买房子缴税,买菜缴税,买衣服缴税。汉代十五税一,那是实物税,咱们交的个税,那是货币税。货币税,中间还被商人割了一刀。如何才能合理的有效的控制好税收成本,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还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
[2]张月华.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生态税收政策选择[D]. 2002,(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税收成本 税收环境 现状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ost of tax and tax environment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taxation.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针对我国税收成本和税收环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分析了我国税收的基本现状。
1.我国现行税制与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与不完善
1.1现行税率过于复杂。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差别税率而非单一税率,并较多地使用了累进税率,这将直接提高税制的复杂性。例如,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对不同的所得项目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即工薪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的应税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采纳累进税率虽有利于实现税负公平,但却大大增加了计征税收的复杂性,从而会提高征税成本。不仅如此,累进税率还会产生高边际税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纳税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研究避税,从而增加了其纳税成本。
1.2税制设计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对现行的税收征管条件考虑过少。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对税法的解释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超越税法条例而作为行政解释,如有的省改变增值税法定税率,制定增值税的预征率;有的将福利企业所享受的所得税减免扩大到乡镇企业;有的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采取征6%,发票开17%的办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人为地造成了税法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麻烦,增加了税收的征收成本。
1.3税收政策连续性不强,变化过于频繁,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例如,从2000年到2001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行业的广告费用税前扣除标准先后修订了两次,即从当初的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到2000年出台的“2%”标准,再到2001年将家具建材商城、房地产开发、制药等企业据实扣除的标准提高到销售收入的8%3.税收政策变动如此频繁,不但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收难度,也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大幅提高。
2.税企关系如何改善
对于这一点的介绍,笔者通过本人实际课堂学习讲座,分析和阐述了税企关系如何变得融洽,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介绍。
2.1源头根治税赋,推动体制创新,第一天的课程,由致通商学院院长李记有老师主讲。李老师以其特有的风度和幽默感,将原本枯燥难解、细碎繁复的税收法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娓娓道来,很适合大家的理解。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将数十年税收筹划心得凝结为企业董事长亲自担任税收风险防控负责人的管理理念。这样一来,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上的制度性安排将税收风险防控提升到了其应有的位置,抓住了税收风险防控的源头,从而为根治企业涉税风险建立了良好制度性保障。第二天上午税务商学院副院长孙老师用翔实的案例、成功的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李老师观点在实践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2权威解读税法,和谐税企关系,以前,在许多人心目中,税务人员都是不近人情的,通过商学院第二天、第三天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司梁处长、企业所得税司杨处长的全方位讲述,我想这种观念一定会在商学院学员心中改观。他们作为具体税收法规的制定者,除了对相关业务知识的精通外,认真回答学员的问题,耐心讲解学员的疑惑,对纳税人所处的纳税环境有深刻的理解,并使学员们了解了近阶段主要税种税务机关的工作方向。通过上述交流,和企业有了近距离沟通,塑造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2.3交流互动热烈,氛围轻松活泼,通过会务组的精心安排,将各企业学员划分为不同小组,使大家在商学院这个大家庭中相互熟识,交流体会各自心得体会。由于是在企业之外的交流,大家能够在轻松探讨的环境中各自交流。
2.4全面提升素质,学习满意而归,我感到大家都能过从企业全局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涉税风险防控。这个包括自己在内的各学院提出了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
3.我国税收环境现状
3.1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及法律意识不强。纳税人缺乏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甚至采用各种途径以偷逃税款,从而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收和查处成本。2002年,我国税务部门通过专项检查和对大要案的查处,查补偷逃税款共计350亿元。
3.2税务机关的税收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营方式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税收成本的问题重视不够,往往只注重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而忽略课税的费用支出。对税务机关的考核,主要侧重于业务指标,而往往将税收征收成本指标排除在外。税务机关从提高税收收入目标出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加强征收,并制定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从各方面控制纳税行为,这大大增加了征税成本,而且繁琐重叠的规定也给纳税人增加了困难进而提高了纳税成本。
3.3税务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目前稽查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税收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人情税、关系税屡禁不止,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严重,提高了税收成本。
3.4税收工作外来干预大。一些地区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随意越权减免税,妨碍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从而造成税收人为流失,增加了税收成本。据统计,2000年查出各地越权制定的涉税违规文件600多份,所涉及的违反税收制度金额超过19亿元。
3.5税务机关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力配合。为严密控管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打击偷逃税行为,需要税务、工商、海关等职能部门之间通力配合、数据共享,尤其是上述机关所拥有的有关企业经营情况资料可以为税务监管提供极大便利,但目前税务部门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仍然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各自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收集,使得税务机关的信息成本大大提高。
结语
有的人说现代税收重于古代,汉代十五税一,税率大概7%。现在月收入5000以内的个税,税率远高于这个,还有其他方面的税收,比如你买房子缴税,买菜缴税,买衣服缴税。汉代十五税一,那是实物税,咱们交的个税,那是货币税。货币税,中间还被商人割了一刀。如何才能合理的有效的控制好税收成本,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还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
[2]张月华.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生态税收政策选择[D]. 2002,(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