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做体育教师以来,我对体育教学一直非常自信,总认为学生肯定都喜欢上体育课。但工作几年下来,特别是在学校搞的一次问卷调查之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占82.8%,4.7%的学生不喜欢上,12.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开始反省自己,究竟问题出在哪儿?怎样才能改变那部分不愿上体育课及上不上无所谓的同学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反省,终于有了一点点头绪,使这部分不喜爱上体育课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一、教师的态度、精神、情感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要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思前想后地备好每一节课,连贯有序地探究每一个教材,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授好每一个细节,推敲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学生的学习情趣会因此受到鼓舞,使他们易于开拓思路、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的练习。如果教师精神萎靡不振、态度生硬呆板、组织要求不得法,学生心情就会紧张、不愉快,大脑皮层易出现抑制状态,学生就不易掌握教材,更不能进行动作创新,从而使教学效果很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的态度、精神、情感直接影响那部分不愿意上体育课或上不上无所谓的学生,处理不好只会扩大它的比例。
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些同学比较任性、易激动、难于管理或由于生理方面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针对不同情况,老师就需要进行个别沟通,用各种方法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慢慢地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因为爱是开启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使这部分人感受到老师无处不在地关心他们、爱他们,使他们产生对老师的信任,进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从而转变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及对待态度,由无所谓、不愿意,转为喜欢上体育课。
三、加强无趣教材向趣味性转变,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使无趣教材变成有趣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成了我们在备课中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如单调的快速跑,每次只有个别学生跑第一且活动量较大,学生多数不喜爱,对那些不爱上体育课的学生更是难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让距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能力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起跑,可使部分学生找到自信心。再如耐久跑,即使是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绝大多数也不愿意跑。我们可以采用定时跑,先不让学生知道是耐久跑,让他们在几种图形中跑,最后计算成绩(距离)的方法来消除他们对耐久跑的恐惧(因为几种图形的范围不大,而在其中来回跑就达到了耐久跑的目的)。或者先激励他们,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如举出我国长跑冠军王军霞的例子来激励学生向她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由排头举旗领跑,教师在跑的过程中做一些游戏(猜谜语、做题目、脑筋急转弯等等)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觉不到跑的枯燥,在跑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参与意识,改变原有态度。
四、根据不同的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材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地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教材可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迎面接力跑可用三种方法,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分别进行教学。教法一,采用近距离迎面接力或近距离往返接力形式进行练习,以提高传接棒技术为主。教法二,采用较长距离的迎面接力练习以提高快速跑能力。教法三,进行教学比赛,以提高传接棒动作技术及团结合作精神为主。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克服了同一教材反复练习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缺点。
为克服个别学生对有些动作的恐惧,我们可采用一些与正式练习、诱导性练习、帮助性练习、转移性练习相近的练习来帮助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如跳山羊可使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由矮到高的练习,跳高时用皮筋代替竹竿等等。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心理,抓住机会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逐渐增强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改变对体育课的态度。
五、重视场地器材的布置,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从审美的角度,设计多种新颖的体育器材放置图形。器材线条清晰,井然有序,就会给学生一个美的印象。尽管这种美的印象是短暂的,给学生的感觉却是耳目一新、赏心悦目,产生愉快的情趣,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经常地变换各种器材布置,就会不断地吸引学生,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反之,不利于教学。
总之,要想改变部分不乐意上体育课或上不上无所谓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要通过实践,在教学中不断摸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积极学、自觉参与。
(责任编辑 谭有进)
一、教师的态度、精神、情感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要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思前想后地备好每一节课,连贯有序地探究每一个教材,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授好每一个细节,推敲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学生的学习情趣会因此受到鼓舞,使他们易于开拓思路、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的练习。如果教师精神萎靡不振、态度生硬呆板、组织要求不得法,学生心情就会紧张、不愉快,大脑皮层易出现抑制状态,学生就不易掌握教材,更不能进行动作创新,从而使教学效果很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的态度、精神、情感直接影响那部分不愿意上体育课或上不上无所谓的学生,处理不好只会扩大它的比例。
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些同学比较任性、易激动、难于管理或由于生理方面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针对不同情况,老师就需要进行个别沟通,用各种方法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慢慢地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因为爱是开启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使这部分人感受到老师无处不在地关心他们、爱他们,使他们产生对老师的信任,进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从而转变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及对待态度,由无所谓、不愿意,转为喜欢上体育课。
三、加强无趣教材向趣味性转变,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使无趣教材变成有趣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成了我们在备课中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如单调的快速跑,每次只有个别学生跑第一且活动量较大,学生多数不喜爱,对那些不爱上体育课的学生更是难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让距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能力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起跑,可使部分学生找到自信心。再如耐久跑,即使是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绝大多数也不愿意跑。我们可以采用定时跑,先不让学生知道是耐久跑,让他们在几种图形中跑,最后计算成绩(距离)的方法来消除他们对耐久跑的恐惧(因为几种图形的范围不大,而在其中来回跑就达到了耐久跑的目的)。或者先激励他们,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如举出我国长跑冠军王军霞的例子来激励学生向她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由排头举旗领跑,教师在跑的过程中做一些游戏(猜谜语、做题目、脑筋急转弯等等)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觉不到跑的枯燥,在跑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参与意识,改变原有态度。
四、根据不同的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材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地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教材可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迎面接力跑可用三种方法,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分别进行教学。教法一,采用近距离迎面接力或近距离往返接力形式进行练习,以提高传接棒技术为主。教法二,采用较长距离的迎面接力练习以提高快速跑能力。教法三,进行教学比赛,以提高传接棒动作技术及团结合作精神为主。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克服了同一教材反复练习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缺点。
为克服个别学生对有些动作的恐惧,我们可采用一些与正式练习、诱导性练习、帮助性练习、转移性练习相近的练习来帮助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如跳山羊可使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由矮到高的练习,跳高时用皮筋代替竹竿等等。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心理,抓住机会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逐渐增强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改变对体育课的态度。
五、重视场地器材的布置,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从审美的角度,设计多种新颖的体育器材放置图形。器材线条清晰,井然有序,就会给学生一个美的印象。尽管这种美的印象是短暂的,给学生的感觉却是耳目一新、赏心悦目,产生愉快的情趣,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经常地变换各种器材布置,就会不断地吸引学生,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反之,不利于教学。
总之,要想改变部分不乐意上体育课或上不上无所谓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要通过实践,在教学中不断摸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积极学、自觉参与。
(责任编辑 谭有进)